遵义地道黔菜,遵义黔菜特色

在以前,应该是七八十年代吧,那时还多是平房,住着的都是老街坊老邻居,大家见面打招呼习惯说:“吃了吗?”
“我刚吃过,你呢?”
“我还没,正准备吃” 。
习惯成自然,在厕所碰到了,你提着裤子正向外走,他刚好进来,两人一打照面,“王哥,你吃了吗?”
你说:“李老弟,我刚吃完,你呢?”
他边解裤带边答:“没呢,我正准备吃” 。
你看,这说明吃是人的头等大事,连孔夫子都说:“食色性也” 。
现在不论是交通还是信息,都很发达,全国各地的美食让人们如数家珍,像什么,新疆的大盘鸡,河南的糊辣汤,陕西的羊肉泡馍,湖北的热干面,东北的猪肉炖粉条子,贵州的...呃...那个...
你看一到贵州就卡壳 。
贵州多山,以前因交通不便,使得贵州的美食很少流到外省,外省的也难进去 。所以一提贵州有什么好吃的,很多人还真说不上来 。
我们总有一些再也见不到,可是总也忘不掉的人或事 。
那年我在遵义只呆了两天,有两个美食却让我一直难忘 。
一个是蹄髈,就是北方的猪肘子,一提到猪肘子有人立马就精神了,咋的?馋人呀 。
什么红烧,片片儿,凉拌,酱焖,熏烤,爆炒,咋整都好吃,这是北方人的吃法 。不过在遵义吃肘子这几种方法都不是,他们咋吃呀?蹄髈火锅呀,有朋友说这有啥呀,俺们哪嘎熬点骨头汤,放点东北大酸菜,切几片血肠,五花肉,放火锅里一咕嘟,可劲造,还不就是这玩儿意?还不一样嘛?
这个还真不一样 。
在遵义是把囫囵个的一个大肘子扔锅里面,边咕嘟着边吃,显得那么霸气 。这整个的猪肘,事先经过几个小时的熬制,你看着是整个的,用筷子一夹就脱骨了,里面还配有一种偏偏的豆子,我也不知道是什么豆,非常的绵软,汤锅中可以放各种菜,烫好蘸着蘸水吃,火锅汤都熬得白白的,却不油腻,嗨...
算了,不说了,哈喇子流出来了 。

遵义地道黔菜,遵义黔菜特色

文章插图
第二天我们驱车一个多小时到乌江边吃乌江鱼炖豆腐,这个就厉害了,这是贵州十大经典名菜之一 。
又有朋友说了,这鱼和豆腐本是寻常之物,鱼炖豆腐也是再寻常不过的家常菜,你想想,所谓的家常菜就是家家都会做,家家都吃得起,而且家家都常吃,就这个?有什么呀,还十大名菜之一,捡鸡毛凑掸子,跑这儿来凑数来了?
好吧,要说这乌江豆腐鱼咱们就得先聊聊这乌江,这鱼和豆腐都不是关键,关键的是这乌江水,是这乌江水养出的鱼和乌江水做出的豆腐,正如离开了赤水河的水和当地独特的气候环境,你就造不出茅台一样 。离开了这乌江水的豆腐鱼,那就是你眼中的家常菜 。
【遵义地道黔菜,遵义黔菜特色】这乌江是贵州省内第一大河,贯穿整个贵州,全长1037公里,差不多近900公里都是在贵州境内,剩下的一百多公里,是在重庆涪陵境内,然后从涪陵流入长江 。
乌江,它的气温,无霜期,降雨量,日照长短,水体流速,水体温度等有其独特之处,在乌江遵义段特别适合一种叫大口鲶鱼的生长,因为水网发达,水体更新交换速度快,有充足的氧离子,这就让水里有大量的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鱼的生长提供大量的天然的食物,就像溜达鸡一样,吃天然食物,没有添加剂,没有转基因,纯绿色食品 。正因如此,这种大口鲶与我们常见的土鲶鱼不同,它的肉质细腻,口感味道绝佳,营养丰富,而且生长迅速,一条鱼六七十斤稀松平常 。
我们再说豆腐,这豆腐同样是要用乌江水做,另外他的做法也有所不同,我们北方做豆腐是用火来煮豆浆,如果火候掌握不好,豆浆就会糊锅,所以我们吃豆腐有时会有糊味,这就是熬豆浆时糊锅了 。而乌江豆腐完全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他们不是用火煮豆浆,而是用蒸汽,把蒸汽通过一个管子插到豆浆里,用蒸汽把豆浆由里到外吹熟,做出的豆腐是滑如玉,嫩如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