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结构什么偏旁部首 爱是什么结构


“爱”这个字,在现代社会非常重要,也非常泛滥 。大到爱国,中到爱情,小到爱好,无所不包 。爱似乎涵盖了生活的全部,生活的过程就是处理爱的过程,爱和被爱 。
但是,在传统的中国,最重要的不是“爱”而是“仁” 。政府治理社会应该是“仁政”,做人要“仁义”,同事不叫同事,叫“同仁” 。
不过“仁”和“爱”存在密切关联 。仁的主要义项就是爱,甚至有时两者等价 。孟子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荀子说:“仁,爱也”
爱与仁之间的密切关联,可以追溯到字形、字源上,两者是同源的 。下面就剖析一下爱的字形字源,从源头和根本上弄清楚爱的准确含义,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爱和被爱,更好地去生活 。同时,这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仁,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

从目前的资料看,爱这个字出现在战国时期,而且最初存在三种写法、三种字形,分别是:? 、愛 、。但是,他们的基本结构都可以追溯至甲骨文,见上图 。
?的结构为上旡下心 。愛的结构为上旡,中间为心,下边为一个反写的旡 。的百思特网结构为上既下心 。

进一步,从甲骨文字形看,旡可分解为卩加口,上口下卩,只不过口是竖着写的 。反“旡”与旡相对称,可分解为?加口 。卩?是对称的 。
既则为皀加旡 。甲骨文皀与喜共享关键结构,两者存在密切关联 。

通过字形分析,可以看到,“爱”与甲骨文“卿”、“喜”、“夹”、“仁”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
总体看,爱的基本字形结构单元有共五个:卩、?、口、心、皀 。弄明白这五个结构单元的真正含义,是准确理解爱的基本前提 。下面分别说一下 。
卩?这一对对称结构,所描绘的一对结绳在进行比对时的状态,指代一对结绳,其中,卩摆放在右边,为右绳,?摆在左边为左绳 。
关于“卩”我在前面已经做过很多次讨论 。这里只是再强调一下,它是结绳的右绳,尽管其形状很象一个跪着的人,而卩?则很象一对面对面跪着的人,但是,这种相似完全是偶然的,实际上与人形完全无关 。关于“卩”的真实含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记录在根本上是正确的:“卩,瑞信” 。现代文字学家基于象形思维,断然否定许慎,而把卩强说成人,是错误的 。

不仅“卩”不是对人的象形,而是源自结绳,就连“人”也不是对人象形,也是源自结绳,是对“卩”的简化 。但是,甲骨文造字者将“卩”和“人”当成两个独立的字,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前一篇我已经对甲骨文人的字形做了详细解析 。
尽管,从字形构造上,“卩”、“人”都不是对人的象形,与人百思特网形无关,但是,因为他们是一对结绳的左右绳,分别为契约双方所持有,也可以指代契约双方,即指代人 。不过大家一定要清楚,“卩”、“人”二字与人的关联是基于结绳机制的,基于契约机制的,与人的形状无关,与象形无关 。
结绳是最原始的契约形态,与现代契约形态不同,中国早期的契约的基石在契约双方之间的尊重和诚信,其签订和执行,都是基于这种双方的尊重和诚信,而不存在具备强制权力的第三方权威,不存在政府和法律 。
不过在这种契约机制中,的确存在一个契约中介,就是义务为双方提供评理、说理服务的“大人”,甲骨文“大”的原型、字源就是“大人” 。但是,“大人”并不拥有强制性的权力,而且对契约双方具体业务完全不参与,仅基于义理水平和道德威望,义务且超越性地为双方提供参考意见,双方愿意采纳大人的意见,完全出于自愿和对担任的尊重、信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