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由来,印第安人的歌曲由来

儿歌由来
儿童歌谣取一、三字就是儿歌;取二、四字就是童谣 , 在古代 , 人们多采用童谣的词 , 在现代 , 大部分的人都采用儿歌 。有些学者认为儿歌和童谣虽名称不同 , 但实质相同 , 就像西红柿和番茄 , 名称不同但却是同一物 。
童谣的前身是民谣 , 其创作目的并非为了儿童 , 经学者考察结果发现“童谣”有以下五个特征:
1、重政治 , 很少关涉儿童生活 , 如:《晋献公时童谣》 。
2、表现为老百姓的议论、讽刺、评断 , 如:《始皇时童谣》
3、没有一定的结构形式 。
4、时间性的限制 。一旦时过境迁 , 谣就不再流传 , 不像一般的民歌流传那么久远 。
【儿歌由来,印第安人的歌曲由来】5、宗教色彩浓烈 。例如:《清真观童子歌》 。

儿歌由来,印第安人的歌曲由来

文章插图
印第安人的歌曲由来主要介绍
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1492年以前 , 印第安人是美洲的原住民 , 因此 , 其音乐文化成为当时美洲音乐文化的主流 。
1492年以后 , 教会音乐由耶稣会教士传给美洲土著居民 , 殖民当局镇压土著音乐 , 当地的节奏、旋律与欧洲的节奏、旋律逐渐混合而成新的、有特色的拉丁美洲音乐形式 。
因此 , 至今 , 仍可在拉丁美洲的音乐中寻探出许多印第安因素 。
印第安人的音乐文化 , 根据部落状况的不同 , 难以一概而论 , 但是大致可作如下归纳:
首先 , 印第安人的音乐很多是和生活密切相关 , 与宗教、劳动、舞蹈相结合的 , 所以 , 一般说来 ,  他们所拥有的旋律单纯而带有独特的表情 。这种特点尤其在安第斯地带以民歌为基础的南美民间音乐(采用印第安的乐器和吉他来演奏)名曲《神鹰飞翔》中表现出来 , 没有半音的五声音阶 , 以do、 re 、mi 、sol、la的五音构成的旋律 , 形成独特的风格、趣味 。
其次 ,  印第安人的音乐节奏比较单纯 。但是根据记载 , 在西班牙人征服墨西哥以前 , 在墨西哥 , 为了适应宗教性的舞蹈 , 已经具有了非常复杂的、由打击乐器敲打的节奏 。
另外 ,  在印第安人的传统音乐中 , 没有欧洲意义上的和声 。
再次 ,  乐器方面 , 没有弦乐器是印第安人乐器的一大特色 。虽然在当今的印第安人音乐中经常采用吉他、小提琴、竖琴等弦乐器 , 但是这些都是16世纪以来由欧洲人带来的 , 或者是接受欧洲的影响而在新大陆制造出来的 。
印第安人的传统乐器是笛、奥卡里(类似埙)等吹奏乐器 , 或者是鼓、摇响器等打击乐器 。管乐器中 , 最流行的是竖笛 , 用竹、芦或粘土焙制 , 还有排箫、鼻笛等 。印第安排箫 , 在秘鲁叫安塔拉箫 , 在哥伦比亚叫卡帕多箫 , 在厄瓜多尔叫龙达多箫 , 在玻利维亚叫西克斯箫 。有人将各种排箫统称为桑波尼亚(zampona) 。
印第安人的打击乐器尤其丰富多彩 。常用烧空的树干制鼓 , 如墨西哥的特波纳斯特尔、巴西的特罗卡诺;果壳可用作刮响器 , 也可用作空心摇荡器 。摇荡器的统称是马拉卡斯 。此外还有“地鼓”、丛林鼓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