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之年是几岁,近而立之年是几岁?

而立之年是几岁
而立之年是30岁,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后来用而立代表人的三十岁,古代人通常不会用具体的数字表示自己的年龄,而是用而立、不惑、花甲子、古来稀以及耄耋之年表示自己的年龄 。
【而立之年是几岁,近而立之年是几岁?】

而立之年是几岁,近而立之年是几岁?

文章插图
近而立之年是几岁?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所以而立之年是三十岁 。
襁褓,孩提,弱冠,豆蔻之年,知天命,花甲,不惑之年,而立之年分别是几岁?1、襁褓,古代泛指1岁以下幼童,现在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亦写作“襁緥”、“襁保”、“襁葆”、“繦緥” 。襁指背负婴儿用的宽带,褓指包裹婴儿的被子;襁褓又称作襁褓巾、襁褓被或者襁褓睡袋 。
2、孩提: 2~3岁的儿童 。是古代对人年龄的称呼 指幼儿始知发笑尚在襁褓中 。
3、弱冠:男子20岁 。不能用于女子 。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冠,帽子,指代成年 。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4、豆蔻之年:指少女十三岁 。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5、知天命:50岁 。是古人的形容人到了五十的事情,大雅的叙述方法 。“知天命”不是听天由命、无所作为,而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但不企求结果 。所以,“五十而知天命”,是说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 。五十之前,全力以赴希望有所成就,而五十之后,虽然仍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但对个人荣辱已经淡然 。6、花甲:指60岁 。花甲,指60岁 。花甲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为一甲子,又因干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又称花甲 。又一种说法是,人的指甲根部有一道白色的痕迹,到了六十岁,随着身体的愈加衰老,这道白痕就会消失不见,故而称作“花甲” 。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身体好的人超过六十岁,白痕还在,而有的人身体衰弱,未到六十岁也有可能没有白痕 。7、不惑之年:40岁 。意思是指人到中年(这里中年指四十岁),经历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很多事,不会像青年那样困惑了 。8、而立之年:30岁 。解释为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应该是人格自立、学识自立、事业自立的年龄 。现在成为了一个人三十岁的代称,用于男性 。“而”是一个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在“三十而立”中承接“三十”,但说“而立之年”,则无所承接 。因此,离开“三十”,把“而立”二字切出来单独用很牵强,不如说“当立之年” 。来源:——襁褓 来源:——孩提 来源:——弱冠 来源:——豆蔻年华(词语解释) 来源:——知天命 来源:——花甲 (60岁雅称)
来源:——不惑之年 (汉语成语) 来源:——而立之年(汉语成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