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表达慢的

怨调慢声如欲语,一曲未终日移午 。
《送薛秀才》皇甫冉
虽是寻山客,还同慢世人 。
读书惟务静 , 无褐不忧贫 。
野色春冬树,鸡声远近邻 。
郄公即吾友,合与尔相亲 。
古诗词是什么 送别诗 1、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 , 壮士发冲冠 。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
——崇敬荆轲古今一体 , 略去枝蔓直入史事,一种激越之情 。
后两句寓情于景,景中带比,荆轲精神千载犹存,还有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深切感受 。
没有离别的情景也不知所送为谁,纯是抒怀咏志之作,开风气之先 。
2、王勃 《别薛华》 送进多歧路,遑遑独问津 。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
无论去与?。闶敲沃腥?。
——穷和独是传神之笔,迢迢千里唯失意的心来作伴,第三联同情劝慰对方,也用以自慰,双方都会在对方的梦中出现,说明怀友之诚相思之切,不重惜别之情而写悲切的身世之感、政治上的挫折 , 未能摆脱个人哀伤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 , 风烟望五津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海内存知己 , 天涯若比邻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杜少府上任 , 俱是客中之别不必伤感,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 , 独标高格 。
《江亭月夜送别二首》其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
——客居巴蜀之间所写,通过对景物的描写,间接地表达送走友人后环顾离亭仰望明月,远眺江山 。
留连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自然浮现纸上,夜色深沉冷寂 。
融情入景 。
寒,着此一字境界全出 。
3、孟浩然 《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
只应守寂寞 , 还掩故园扉 。
——怨怼之中又带有辛酸意味 , 感情真挚动人 , 既没有优美的画面,又没有华丽的词藻,语句平淡近乎口语,对偶不工极其自然,言浅意深颇有余味 。
4、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首句写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 。
那寒意不仅在满江风雨中也在离人的心头 。
次句意境开阔,孤——衬心境,即景生情,情蕴景中,令人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 , 冰清玉洁的形象 。
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
《送别》 下马饮君酒 , 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 , 归卧南山陲 。
但去莫复向,白云天尽时 。
——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读来却词浅情深,含有悠然不尽之意 。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不写饯别,匠心独运,与他诗不同 。
把道别作暗场 , 而写别后的寂寞之感,怅惘之情 , 离愁,往往在别后当日的日暮而更浓重、稠密,却只用掩柴扉来表达 。
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浓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 。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友人奉命去安西,在渭城送别,前两句点明时间、地点、环境、气氛 , 写景色调清新 , 明朗 , 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却不黯然销魂,相反,倒是轻快而富于情调 。
三四句是极丰富内涵的一刹那 。
5、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首句写景兼时令 , 杨花子规暗含飘零之感,次句写五溪不着悲痛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 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 。
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明月中天千里可共,所以寄愁于明月随风而致 。
此两句有三层意思 , 一自己心中充满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好托于明月 , 二是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友人都可见到,三是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到别无他法 。
通过想象把无情月变成知心人,将自己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特点和优点之一 。
当诗人要表现强烈的或深厚的情感时常常使用这种手法来取得预期效果 。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以比物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 。
空灵而有余叹,自然而又情真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そ旒柿?。
——既不同于《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强的离别,也不同于《渭城曲》那种深情的体贴,这是充满诗意的离别,所以如此,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 。
在愉快的分手中 , 还带有诗人李白的向往 。
三月前加烟花 , 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意境优美,文字绮丽 。
后两句看似写景却包含一个诗意的细节,友人远去依然目送 。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月下飞天镜,云生接海楼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首联交待行踪 , 次联随和入用语贴切,景中蕴藏诗人开朗喜悦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
颈联写了远景和近景,尾联依恋老乡却不说思念,而是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来,怀着深情,更显出自己思乡的深情 。
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境高远 , 风格雄?。?形象奇伟,想象瑰丽 。
11、高适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 , 北风吹雁雪纷纷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慷慨悲歌,是出自肺腑的诗作...
古诗词中有哪些表达愁情的名句蒽 有好多哦劝君更尽一杯酒 , 西出阳关无故人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剪不断 , 理还乱,是离愁 。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
沉舟侧畔千帆过 , 病树前头万木春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 。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
只能想到这么多咯
一年级至三年级语文 古诗词及诗意,【一年级上册】 画 唐 王维 静夜思 唐 李白 远看山有色 , 近听水无声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春去花还在 , 人来鸟不惊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一年级下册】 春晓 唐孟浩然 村居 清 高鼎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所见 清 袁枚 小池 宋 杨万里 牧童骑黄牛 , 歌声振林樾 。
泉眼无声惜细流 , 树阴照水爱晴柔 。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
小荷才露尖尖角 , 早有蜻蜓立上头 。
【二年级上册】 赠刘景文 宋苏轼 山行 唐 杜牧 荷尽已无擎雨盖 , 菊残犹有傲霜枝 。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赠汪伦 唐 李白 少小离家老大回 , 乡音无改鬓毛衰 。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
【二年级下册】 草 唐白居易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离离原上草 , 一岁一枯荣 。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
野火烧不?。悍绱涤稚?。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绝句 唐 杜甫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两个黄鹂鸣翠柳 , 一行白鹭上青天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
【三年级上册】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萧萧梧叶送寒声 , 江上秋风动客情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望天门山 唐李白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两岸青山相对出 , 孤帆一片日边来 。
欲把西湖比西子 , 淡妆浓抹总相宜 。
【三年级下册】 咏柳 唐贺知章 春日 宋 朱熹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胜日寻芳泗水滨 ,  无边光景一时新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乞巧 林杰 嫦娥 李商隐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
云母屏风烛影深 , 长河渐落晓星沉 。
家家乞巧望秋月 , 穿尽红丝几万条 。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画》的意思: 这是一首五言谜语诗,诗人用优美、易懂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山水图 , 扣住“画”这个谜底 , 抓住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 。
课文里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画上有山、水、花、鸟 , 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的美感 。
静夜思: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 。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 丰富深曲的内容 。
境是境,情是情 , 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 , 耐人寻绎 。
无 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
李白的这首思乡之作,被称为“千古思乡第一诗” , 感动了古今无数他乡流落之人 。
诗的起句 , “床前明月光”,可谓平实朴素之极,以此清静之景来衬出诗人的寂寞孤单 。
这首诗在写法上,能注意心理刻画和行动举止描写相结合,第二句中 , 一个“疑”字点出诗人的内心深处迷离之因 。
由于是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因此很容易产生错觉 。
这是诗人极写思乡之切,因而才情思恍惚 , 眼目迷离 。
后两句诗人从沉思中转而清醒过来 , 便是一“举头”,再一“低头” 。
为何要“举头”?因为诗人后来既然已醒悟到地上应是月光而不是白霜 , 所以就产生了无穷的遐想,这就是“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之类的古人有关月光传情的诗句所表述的思亲之情 。
他感到光看地上的月光还不足以寄托自己的情思,因而便“举头”仰望,这样便可看得更加真切一些,清晰一些 , 似乎要从这明月里寻找家人从远方寄送来的美好祝愿 。
仰望既久,思念愈深,诗人便又转而“低头”了 。
为何还要“低头”呢?这是因为虽久久仰望,甚至望眼欲穿,依旧不能从明月那里得到一份慰藉,无奈之中,只得低头沉思不语了 。
以无情言情则情出,从无意写有意则意真 。
于是,诗人将对故乡的思念,化为寄情明月之举,头上的明月,心中的故乡,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春晓: 春天不知不觉的到来了 , 到出都可以听到鸟的叫声 , 晚上听到了风吹雨打的声音,暗自感叹,那些花儿不知要掉落多少啊 。
村居: 农历二月 , 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 , 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
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 。
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 。
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 , 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 , 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 , 把风筝放上蓝天 。
所见: 牧童骑者黄牛唱着歌,歌声响彻整个树林,忽然看到树上的蝉,想捕到它,就突然停止了唱歌。
小池: 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 。
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
赠刘景文: “荷尽”、“菊残”两词可以看出是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
后两句议景 , 揭示赠诗的目的 。
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
怎样学习古诗词?1.多读,达到能背诵诗词的结果 , 读古诗词要多 , 涉猎的古文作品也要多,古代文学作品诗词歌赋、四书五经、天文地理、哲学书籍都要多读多看,努力提高自身古文、字素养,立意才能高远 , 才能更加深澈领悟古仁人之风2.理解,通过理解古诗词的含义境界,加深对古代诗词作者的深层次沟通 。
最后能够了解古语“神交古人”的境界
古诗词分为哪些古代诗歌的分类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
1.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
注意“歌”、“行”、“引”、“曲”、“呤”等 。
②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
③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
④ 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
2. 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① 写景抒情诗 。
② 咏物言志诗 。
③ 即事感怀诗 。
④ 怀古咏史诗 。
⑤边塞征战诗 。
关于“羡慕”的古诗词关于“羡慕”的古诗词有:1. 自笑此身无定在,风蓬易转孤根 。
羡君归意满离尊 。
——元好问《临江仙》【释义】:自己嘲笑自己居无定所,随风漂泊,无依无靠就想风中的草一样 。
羡慕了那种离开家后可以随时回去的人 。
2. 荷花欲拆犹微绽,此叶此花真可羡 。
——晏殊《渔家傲》【释义】:荷花想要慢慢绽放,这样的叶子,这样的花朵当真让人羡慕 。
3. 君莫羡花间女郎祇斗草 , 赢得珠玑满斗归 。
——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释义】:你不要羡慕花间的女郎一会就能摘满一斗子,换来很多钱财 。
4. 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 。
——李白《寄崔侍御》【释义】:独自怜惜一行大雁飞往南边,却羡慕两条小溪汇集往大海流去 。
5. 羡君戏集他人诗,指呼市人如使儿 。
——苏轼《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五首》【释义】:羡慕你可以嬉笑他人写的诗,使唤别人就像在使唤自己的儿子一般 。
求8年级下册的所有古诗词 从第五单元开始就是古诗词了 , 下面你慢慢看 。
《与朱思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
水皆缥碧 , 千丈见底 。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夹岸(现行新教材中用的是“嶂”)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
蝉则千转不穷 , 猿则百叫无绝 。
鸢飞戾天者 ,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 , 有时见日 。
《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
性嗜(shì)酒,家贫不能常得 。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
造饮辄(zhé)?。?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céng)不吝情去留 。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
短褐穿结,箪(dān)瓢屡空 。
晏(yàn)如也 。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
赞曰:黔(qián)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极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衔觞赋诗 , 以乐其志 。
无怀氏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yú)? 《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故虽有名马 ,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 , 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1]学 。
家贫,无从[2]致书[3]以观,每假借[4]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5] 。
录毕 , 走送之 , 不敢稍逾约[6] 。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
既加冠[7],益慕圣贤之道 。
又患[8]无硕师[9]名人与游 , 尝[10]趋[11]百里外,从乡之先达[12]执经叩问[13] 。
先达德隆望尊[14],门人弟子填其室[15],未尝稍降辞色[16] 。
余立侍左右 , 援疑质理[17],俯身倾耳以请[18];或遇其叱咄[19],色愈恭,礼愈至[20],不敢出一言以复[21];俟[22]其欣悦,则又请焉 。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23]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24]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25]而不知 。
至舍[26],四支[27]僵劲不能动,媵人[28]持汤沃灌,以衾拥覆 , 久而乃和 。
寓逆旅[29],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 腰白玉之环,左佩刀 , 右备容臭[30] , 烨然[31]若神人;余则缊[32]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33]不若人也 。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待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 , 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37],县官[38]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39]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 , 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40]甚称其贤 。
余朝京师[41] , 生以乡人子谒余 。
撰[42]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
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43] 。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 。
是可谓善学者也 。
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
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44]而骄乡人者 , 岂知余者哉! 诗词曲五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沉舟侧畔千帆过 , 病树前头万木春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赤壁》:折戟①沉沙铁未销② , 自将③磨洗④认前朝⑤ 。
东风⑥不与周郎便,铜雀⑦春深锁二乔⑧ 。
1、咏鸟诗三首 《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
淮南秋雨夜 , 高斋闻雁来 。
《池鹤》 【唐】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
《迎燕》 【宋】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
2、诗词曲三首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 , 今日之日多烦忧 。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
蓬莱文章建安骨 , 中间小谢又清发 。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
抽刀断水水更流 , 举杯销愁愁更愁 。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
译文: 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 , 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 。
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 , 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 。
你的文章就像蓬莱宫中储藏的仙文一样高深渊博,同时还兼具建安文学的风骨 。
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飘逸豪放 。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
你读过最孤独的一句古诗词是什么? 什么是孤独,别人稍一注意你 , 你就敞开心扉,你觉得这是坦率,其实这是孤独有很多时候,注定要我们一个去面对,有些路,注定要我们一个人去走 。
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许多古诗词,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
一句句千古佳句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个美丽如幻的梦境,那么,你读过的最孤独的一句诗词是什么?1、蝶恋花——宋代:晏殊昨夜西风凋碧树 ,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2、癸巳除夕偶成——清代:黄景仁千家笑语漏迟迟 , 忧患潜从物外知 。
悄立市桥人不识 , 一星如月看多时 。
3、浣溪沙——清代:纳兰性德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
4、浪淘沙令——五代:李煜帘外雨潺潺 , 春意阑珊 。
罗衾不耐五更寒 。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
5、青玉案——宋代:惠洪解鞍旅舍天将暮,暗忆叮咛千万句 。
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 , 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 。
6、江雪——唐代: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 , 独钓寒江雪 。
7、苏幕遮——宋代:范仲淹黯乡魂,追旅思 。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醉 。
明月楼高休独倚 ,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
8、江楼旧感——唐代: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
9、寄李儋元锡——唐代:韦应物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
10、关河令——宋代:周邦彦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 。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11、送夏侯审校书东归——唐代:钱起楚乡飞鸟没,独与碧云还 。
破镜催归客,残阳见旧山 。
12、谢亭送别——唐代:许浑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
13、木兰花慢——清代:纳兰性德应是登临送客,别离滋味重尝 。
疑将水墨画疏窗,孤影淡潇湘 。
14、尾犯——宋代:柳永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 。
一片闲愁,想丹青难貌 。
15、灞上秋居——唐代:马戴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
16、赠卫八处士——唐代:杜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
【古诗词中表达慢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