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火药发明过程 火药的发明

火药的发明(孙思邈火药发明过程)
科技普及系列30:火药 。
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
中国古代的火药是硝石、硫磺和木炭(或其他容易碳化的有机物)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因点燃后迅速爆炸,在西方被称为黑火药 。
中国古代火药的发明与炼丹术密切相关 。在炼丹过程中,为了防止爆炸和剧烈燃烧 , 炼丹师采用了许多“抑火”配方 。晋代炼金术士葛洪(公元283-363年)写的《抱朴子》中记载了将硝酸盐、硫磺和木炭混合制成炼金术 。
晚于9世纪 , 中国炼金术士发明了火药 。硫磺-22、硝酸-22、马兜铃(明火炭化)、三钱-半的火药配方,在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写成的《大圣金丹秘笈》中有明确记载 。而且当时的炼金术士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配方的危险性,采取了一些防御措施 。
宋人编纂的另一部炼丹术著作《诸神炼丹术》记载了一种“焚硫法”,采用了类似于“焚矾法”的火药配方 。写于9-10世纪的《真元妙道大纲》记载“有人用硫磺和雄黄、蜂蜜烧硝石,然后烧手、脸、房屋” 。这里提到火药爆炸的威力 。
到了10世纪下半叶,也就是五代到北宋初期,火药已经用于军事 。宋代历史上记载的火器很多,有火箭、火球、火蒺藜等 。
【孙思邈火药发明过程 火药的发明】“火药”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仁宗天盛元年(1023年) 。据宋会记载,当年汴京的兵器作坊里有一个专门生产火药的“火药作坊” 。1044年,吴尧首次记载了三种军用火药配方:毒烟球、火药和蒺藜火球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军用火药配方 。
13世纪 , 蒙古军队西征时把我国的火药技术带到了阿拉伯 。14世纪初,阿拉伯人将火器引入欧洲 。李约瑟指出,14世纪第一声炮响敲响了城堡的丧钟,从而敲响了西方军事贵族封建制度的丧钟 。
原文: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