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二孔雀东南飞课件方案

《孔雀东南飞》通过刘兰芝与焦仲卿这对恩爱夫妇的爱情悲剧,控诉了封建礼教、家长统治和门阀观念的罪恶,表达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爱情自主的合理愿望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二孔雀东南飞课件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一、教学内容分析
《孔雀东南飞(并序)》是新课程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七课,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 。它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和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 , 那完整的结构、曲折跌宕的情节、丰满的人物性格及个性化的语言等具有很强的震撼力 , 让我们不由自主地走进那二千多年前的社会生活,情不自禁地融入到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婚姻悲剧氛围之中,由衷产生对焦、刘二人的同情与哀怜,迸发出对封建礼教家长制罪恶的憎恨 。
要让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能够理解文章思想内容,逐步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别欣赏能力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反复吟咏,读出诗歌的节奏;在诵读的基础上,以诗歌作品的具体内容为依据,对古诗的文字予以疏通,把握全诗的基本内容、情节发展、人物对话、中心主题、思想感情;利用与音乐的对比阅读,教育学生深入感受文学艺术美,进一步理解本诗的内容和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是非感,努力去理解作品中蕴含的社会和历史的意义 。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高一的学生普遍喜欢古诗词,但对古代长篇叙事诗和文言文阅读有畏难心理,学习较被动,一般等待老师的讲析 。《孔雀东南飞》成诗年代较久远,学生对那一时期的历史尤其是社会生活了解不多 , 这会影响对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但学生已学习过一些古典诗歌和文言文 , 大多数学生能够在老师引导下借助注释等疏通文本,筛选出文中主要的信息,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与人物性格 。而且本诗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故事 性 强,容易诱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可以抓住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较高,也很有音乐和文艺表演才能及欲望的实际,借助音乐的功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他们主动去学习鉴赏,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
三、设计思想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制定教学目标,注重学生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正确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 , “用教材教” , 并达到三维目标 。
“师者,所以引路、开窍、促进也;学者,所以体验、探究、创新也 。”课堂是我们的,更是学生的 。应遵循新课程的理念,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 激发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兴趣和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评价、点拨的作用,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 。通过适当的整合比较 , 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同时也借助先人的经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 。
根据学生实际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特拟本文的教学方法为:自主朗读——朗读探究——朗读比较 。课前预习要求为:(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2)思考文章内容与思想情感 。(3)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给学生听 。
四、教学目标
鉴赏本诗的人物对话、人物性格与思想内容,学习本诗的写作特点 。引导学生养成咀嚼回味的良好习惯,能够熟读成诵 。通过诗作体察封建礼教毁灭恩爱夫妻的婚姻乃至生命的现实,感受刘兰芝和焦仲卿对爱情追求的坚贞之情,激发学生的同情心与是非感 。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清叙事诗的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分析把握通过人物对话揭示人物形象性格的艺术手法 。
2、难点:理解刘、焦爱情悲剧的根源,增强学生的同情心、是非感与生命意识 。
六、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影视歌曲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运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莆仙戏《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最后几组镜头 。
提问:同学们知道画面上演绎的故事吗?
明确:《梁山伯与祝英台》 。这是封建社会中一个典型的爱情悲剧 , 像这样的故事,在封建时代不足为奇,更早以前就有这么一篇描写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悲剧故事的优秀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
(解说:板书课题:孔雀东南飞(并序),有关课文的背景知识 , 根据需要,让学生来介绍,教师适时补充 。)
(2)播放歌曲《孔雀东南飞》MTV:
刚才播放的是包美圣的歌曲《孔雀东南飞》,曲调缠绵悱恻 , 令我们为之伤感 。那么 , 这对恩爱夫妻——焦仲卿、刘兰芝——缘何分手呢?
(解说:问题的提出,让学生马上来激情 , 议论纷纷 。好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营造良好气氛的基础上,学生的情感较易投入,思想在不时的碰撞中才有智慧的火花出现,为这节课走向成功奠定基础 。)
(二)理清诗文思路,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
(2)让学生自读课文并思考,自主梳理出曲折的情节和跌宕尖锐的矛盾冲突,然后小组进行合作探究交流,教师进行引导 。(投影归纳的五个方面内容)
学生讨论明确:①从“十三能织素”到“及时相遣归”,写刘兰芝对焦仲卿的诉述,引出被遣之事 。极写兰芝的才、德、能之优秀,也写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深厚爱情,本应白头偕老,但婆婆不容 , 一定逼他们离异 。她优秀贤惠 , 为何被婆婆不容而被遣,引人产生悬疑 。一开始就提出了问题,展开了矛盾 。此“一曲”也 。
②从“府吏得闻之”到“二情同依依”,写夫妻誓别 , 仲卿与兰芝告别 , 发誓要再接兰芝回来 。状摹兰芝之美貌和对仲卿的挚爱之情 。随着兰芝的回家,问题矛盾看似已经解决 , 此“一平”也 。
③从“入门上家堂”到“郁郁登郡门”,写兰芝回家之后的遭遇 。还家不久媒人登门说亲,受到兄长的逼迫而答应“改嫁” 。兰芝“违背”誓言 , 节外生枝,展开矛盾,此“二曲”也 。
④从“阿母谓阿女”到“自挂东南枝”,写兰芝、仲卿为践诺和抗争,双双殉情,为全诗的高潮 。矛盾冲突达到极点,同时也用以死抗争的方式解决了矛盾 。此“三曲”“二平”也 。
⑤“两家求合葬”到结尾,表达了人们对他们的同情及诗人强烈的愿望 。
本诗以时间为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 , 也可以说按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来叙述,情节曲平交错,跌宕起伏 。从而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
(解说:让学生在读中自主梳理,体会文章的行文思路,为下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铺垫 。)
(三)合作研究探讨,理解人物形象
(解说:“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新课改的教学模式 , 要求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发掘学生的思维能力 。)
本诗中语言文字学习上的难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词义疏通;二是语言文字表现力 。
(1)关于词义疏通 。
学生自主完成查找①通假字②文言实词③词类活用④古今异义⑤文言句式⑥偏义复词后,小组进行合作探讨、交流和订正,鼓励学生提出其他不理解的字句 , 教师进行引导,共同解决 。
(解说: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投影这六个方面的一些例子)
(2)关于语言文字的表现力 。
结合人物对话的朗读揣摩,分析人物性格 。
(解说:由学生自主合作找出诗文中主要人物的个性化语言 , 小组讨论完成对语言的揣摩,归纳出人物 性 格,教师进行引导 。)
①人物形象之一——刘兰芝:
学生讨论明确: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 , 温柔、贤淑、勤劳,自尊、自信、自重 , 有礼、有节、有度,有情、有义、有心,不为威迫所屈,也不为荣华所动 , 忠贞而有反抗精神 。
②人物形象之二——焦仲卿:
学生讨论明确:忠于爱情,不敢直接抗争 , 只消极反抗,忍辱负重,温情 , 软弱,愚孝 。
③人物形象之三——焦母:
学生讨论明确:专横跋扈、专横固执 。
对于另一反面形象刘兄着墨不多,但他的性行暴戾、趋炎附势的丑态毕露 。
(解说:人物是主题的载体 。对人物的思想性格深入思考 , 准确把握,随之才能深入理解主题 。把人物塑造得越美,就越能体现封建家长制的罪恶,也就于能引起人们对这种制度的强烈憎恨 。)
(四)进行课堂小结,加深内容理解
通过有个性的人物对话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 是《孔雀东南飞》最大的艺术成就 。全诗“共一千七百八十五字,古今第一首长诗也 。淋淋漓漓,反反复复,杂述十数人口中语,而各肖其声音面目 , 岂非化工之笔”(《古诗源》卷四,沈德潜按语) 。在贯穿全篇的对话中,可以感受到她那勤劳、善良、备受压迫而又富于反抗精神的外柔内刚的个性 。同样的 , 在焦仲卿各种不同场合的话语中,也可以感受到他那忠于爱情、明辨是非但又迫于母亲威逼的诚正而软弱但又有发展的性格 。此外,简洁的人物行为刻画,精练的抒情性穿插,比兴手法和浪漫色彩的运用,都对形象的塑造起了重要的作用 。
(五)布置课外作业,学生自主学习
(1)熟读并背诵“鸡鸣外欲曙……二情同依依” 。
(2)反复朗读课文,对课文的人物对话多加揣摩 。
第二课时
(一)抽查背诵情况 。
(二)学生听课文录音,跟读课文 。
【高中语文必修二孔雀东南飞课件方案】【高中语文必修二孔雀东南飞课件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