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位置和内部建筑介绍 北京故宫的位置在哪


阳春五月,参观故宫,深感震撼,感慨万千 。故宫又叫紫禁城,现在叫故宫博物院 。是明清两代的皇宫 , 有二十四位皇帝在此居住并执政 。

  • 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 , 公元1406年,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 。是封建帝王统治中心,也是豪华生活奢侈享受的所在地 。
故宫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十五万平方米 , 有殿宫楼阁九千九百九十九间 。
四周是长方形宫墙 , 高达十米,墙外是护城河 。是现存最大最完整古代宫殿建筑,是世界五大宫殿之一 。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宫殿按南北方向一条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 。
南北轴线长达八公里,从南往北依次坐落着永定门、天安门、端门,后面是故宫的南门 。
我从端门开始参观 。
端门又叫端礼门 , 城台上建有五个券形门 。门洞长约40米,中间门洞最大 。主要存放皇帝仪仗用品的地方,每逢举行皇帝出行,仪仗种类纷呈,数量庞大,队伍从太和殿一直排到天安门,以显示封建皇权至高无上的威严 。
从端口出来 , 前面是紫禁城正门午门 。正面为双橄城门楼,下边门开三洞,两字城台南延,并在南北各建方形双墙角楼 。中间以明廊相连 。
平台上有五座城楼,又叫五凤楼 。午门城楼高达四十米,是故宫所有城门中最高的 。午门正门专供皇帝出入 。
  • 午门建筑整齐对称,下部凹形红墙 , 红色圆柱,黄色琉璃瓦,整体富丽威严,气势不凡 。午门是颁发诏书地方,或战争时,大军凯旋时在午门进行献俘礼 。
走过午门来到金水桥 。
五座汉白玉石桥跨过金水河,金水河呈弓形,向外象利箭欲射,象内里环抱状 。中间桥为皇帝街道,两边是王公桥,最边是三品以上大臣行走 。
  • 金水桥北是太和门,门前有一对威武的铜狮守在两侧,虽然历尽沧桑 , 威风不减当年 。走过太和门,站在太和广场上 , 眼前就是故宫的中心太和殿 。
太和殿又叫金銮殿 。
两侧立有铜龟、铜鹤,铜龟昂首向天极有威严气势,铜鹤仿佛在引吭高歌 。
  • 象征着社稷金汤永固 。东有嘉量,象征标准量器,西有日冕,象征皇权,二者象征国家统一 。
太和殿外平台分三层 , 汉白玉雕栏围绕,立柱众多,共有1488根 。
一些立柱下有张嘴龙首,起装饰和排水作用 。太和殿高三十六米 , 宽六十三米 。
大殿正中是一个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有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风 , 上面雕上金龙,平台两侧有六根高大蟠龙金柱 。
宝座上方,一条巨大雕金蟠龙,口垂大珍珠 , 环绕六颗小珠,在宝座正上方 。四同梁坊彩画以龙为主,色彩鲜艳绚丽 。
  • 太和殿是举行大典的地方,它居于故宫中心,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
从太和殿出来去中和殿 。
中和殿顶部立有金光闪闪的铜质鎏金宝顶,四角攒尖顶 。内有雕龙宝座,中顶有镂刻彩绘,它是皇帝接受内贺地方 。
出了中和殿去保和殿 。
保和殿屋顶为重檐歇山顶,上面铺黄色琉璃瓦,内外檐均为金龙和玺彩画,天花为沥粉贴金 。殿内金砖铺地,富丽堂煌 。
我从保和殿出来,去景山看故宫全景 。
在景山上俯看故宫 , 它坐北朝南,朱红色的城墙围成长方形 。四角各有一个角楼,四面各有一门,正南叫午门,正北为神武门,正东是东华门 , 正西为西华门 。
【故宫博物院位置和内部建筑介绍 北京故宫的位置在哪】内部分为外朝和内廷 。
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 , 文华殿 , 武英殿了人两翼 。内廷有乾清宫、龙泰殿、坤宁宫、御花园及两侧的东西六宫构成 。
红墙黄瓦,画栋雕樑,金碧辉辉,殿宇楼台,高低错落 , 雄伟壮观 。
我思考故宫政治意义和历史价值 。
故宫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外朝建筑高大森严,显示着皇权至高无上 。皇帝为九五之尊 , 用了大量的元素来体现 。
如九和五的应用,红与黄色的搭配 , 尊卑贵贱分明的等级制度 。它的五门三朝,前朝后寝,左祖右社 , 又体现儒家思想和封建礼制 。
故宫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它的设计和建造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气势雄伟,堂皇壮丽 , 和谐庄然,都体现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 。
它是中华文明成就的标志 , 反映了古代能工巧匠的创造才能和伟大智慧 。在建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
1952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1987年确定为人类文化遗产 。故宫有着经典的文化,它有着整体性,丰富性和权威性 。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经典文化永远是生命的依托 , 精神的支承和创新的源泉 。故宫以辉煌的建筑和文物古迹及馆藏珍宝吸引着游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