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七律头伏诗?

七言律诗是律诗的一种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 , 因其格律严密,故名 。起源于南北朝,发展于唐初,成熟于盛唐(特指成熟于杜甫,时盛唐诗人李白有七律八首 , 高适七首,王维二十六首,且多有失对、失粘、重字之误;胡应麟“唐七言律自杜审言、沈佺期首创工密 。至崔颢、李白时出古,一变也 。高、岑、王、李,风格大备,又一变也 。杜陵雄深浩荡,超忽纵横,又一变也 。”(《诗薮》内编卷五) 。八句,四韵或五韵 。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 。分五言、七言两体 。七字的称七言律诗 , 简称七律 。
七言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体裁之一 。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 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 , 成熟于杜甫 。其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 , 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 , 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代表作品有崔颢的《黄鹤楼》、杜甫的《登高》等
和冬至有关的诗词冬至诗词(一):小 至(唐)杜甫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
岸容待腊将舒柳 , 山意冲寒欲放梅 。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
冬至诗词(二):冬 至(唐)杜甫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 , 天边风俗自相亲 。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冬至诗词(三):邯郸冬至夜(唐)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 , 抱膝灯前影伴身 。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
冬至诗词(四):辛酉冬至(宋)陆游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
冬至诗词(五):冬至感怀(宋)梅尧臣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
冬至诗词(六):冬至日独游吉祥寺(宋)苏轼井底微阳回未回 , 萧萧寒雨湿枯荄 。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
有关璨璨的诗词 《送梵才吉上人归天台》宋 梅尧臣顷余游巩洛,值子入天台 。
当时群卿士,共羡出氛埃 。
荏苒逾一纪,却向人间来 。
问子何为尔,言兴般若台 。
虽将发愚闇,般若安在哉 。
此教久已炽,增海非一杯 。
我言亦爝火 , 岂使万木灰 。
盖欲守中道,焉能力损裁 。
子勿疑我言,遂以为嫌猜 。
忽闻携锡杖,思向石桥回 。
城霞与琪树,璨璨助诗才 。
嘉辞遍入口 , 幸足息岩隈 。
===================白居易的《黑龙饮渭赋》中有:“气默默以黯黯,光璨璨而烂烂 。

有关晨的诗词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
意思是竹子内心谦逊才向人虚心低头,梅花高傲不屈从不仰面拍马逢迎 。
此联以物喻人,托物言志 。
抓住梅竹特点,展现人的美好心灵 。
上联“有低头叶”,指竹不倨傲自矜,虚心有节 。
下联“无仰面花”,指梅不媚俗向上的骨气品格 。
此连语言朴实,构思巧妙 。
寓意深刻,对仗精工,堪称佳作 。
有关芳华的诗词 尽芳华缱绻 。
赵崇嶓《沁园春·紫陌芳尘》原上芳华已乱飞 。
杨泽民 《浣溪沙》芳华春意早 。
无名氏《喜迁莺·南枝向暖》已谢芳华更不留 。
玉真 《杨柳枝·已谢芳华更不留》春惜芳华好 。
白居易 《杨柳枝二十韵》上苑芳华岁岁新 。
徐铉《柳枝词十首》天公更着芳华 。
许有壬《望月婆罗门引 雪夜宴长沙班良辅家,时为湖》芳华初不藉山 。
许有壬 《鹧鸪天 次韵李沁州寄酒》眼中金翠有芳华 。
元好问 《鹧鸪天·天上腰枝说馆娃》对芳华、一片惜春心 。
王旭 《满江红 次李公敏梨花韵》
有关节气的诗词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 , 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 , 大雪冬至迎新年 。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
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
每月两节日期定, 最多相差一两天 。
有关大寒的诗词1、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宋 释祖钦天寒人寒,大寒小寒 。
热则普天匝地热,寒则普天匝地寒 。
热不自热,寒不自寒 。
红日上三竿,当阳仔细看 。
2、偈颂一百零九首宋 释可湘一年十二月,过了无多日 。
乃事竟如何,茫然黑似漆 。
休休休,空悠悠,前许多时何处去,大寒然后索衣裘 。
3、村居苦寒唐 白居易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 。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 。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
乃知大寒岁 , 农者尤苦辛 。
顾我当此日 , 草堂深掩门 。
褐裘覆絁被 , 坐卧有余温 。
幸免饥冻苦,又无垄亩勤 。
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 。
4、岁寒知松柏宋 黄庭坚松柏天生独,青青贯四时 。
心藏后凋节,岁有大寒知 。
惨淡冰霜晚,轮囷涧壑姿 。
或容蝼蚁穴,未见斧斤迟 。
摇落千秋静,婆娑万籁悲 。
郑公扶贞观,已不见封彝 。
5、岁寒知松柏宋 黄庭坚松柏天生独,青青贯四时 。
心藏后凋节,岁有大寒知 。
惨淡冰霜晚,轮囷涧壑姿 。
或容蝼蚁穴,未见斧斤迟 。
摇落千秋静,婆娑万籁悲 。
郑公扶贞观 , 已不见封彝 。
6、次韵杨廷秀太和万安道中所寄七首宋 赵蕃旧说洛阳天地中 , 遂令北客病南风 。
只今政教通南粤 , 亦有大寒桑树红 。
7、游慈云宋 陈著老怀不与世情更 , 才说闲行兴翼然 。
微湿易乾沙软路 , 大寒却暖雪晴天 。
未曾到寺香先妙,底用寻梅山自妍 。
笑问松边人立石,汝知今日是何年 。
8、晚登虔州即事寄李侍御唐 耿湋章溪与贡水,何事会波澜 。
万里归人少,孤舟行路难 。
春光浮曲浪,暮色隔连滩 。
花发从南早,江流向北宽 。
故交参盛府,新角耸危冠 。
楚剑期终割,隋珠惜未弹 。
酒醒愁转极,别远泪初干 。
愿保乔松质,青青过大寒 。
9、大寒宋 陆游大寒雪未消,闭户不能出,可怜切云冠,局此容膝室 。
吾车适已悬,吾驭久罢叱,拂麈取一编,相对辄终日 。
亡羊戒多岐 , 学道当致一,信能宗阙里,百氏端可黜 。
为山傥勿休,会见高崒嵂 。
颓龄虽已迫 , 孺子有美质 。
10、田家即事宋 赵蕃漫道诗书可起家,未知田舍足生涯 。
不辞伛偻翁栽稻 , 能作纷耘妇剥麻 。
口腹定繇勤力许,衣裘宁怕大寒加 。
罔知耕稼求温饱,行役虽劳莫重嗟 。
有关盈莹的诗词江城子西子一别望寒宫,泪盈莹,恨清屏 。
无奈花前,孤影淡香怜 。
相思无语寄九天,问恒娥,恋人间?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 人比黄花瘦 。
少年游 欧阳修 玉壶冰莹兽炉灰 。
人起绣帘开 。
春从一夜,六花开尽,不待剪刀催 。
洛阳城阙中天起,高下遍楼台 。
絮乱风轻,拂鞍沾袖 , 归路似章街 。
虞美人 燕子来时春尚好,小楼堂前绕 。
独寄阑干望碧霄,韶华时光尽在一樽香 。
花前柳后还依旧 , 朱颜渐消瘦 。
度风光轻轻步,伴着蝶舞蜂盈醉花中 。
小重山 ??残花漫地雨声停,红尘独自恨,远清明.一壶浊酒醉南庭,风芊芊,华发更轻盈.??十年空自零 , 酒尽天渐晓.莫道光阴也无情,留几缕,飞向九重天
找有关端午的诗词 【端午节诗词】 五月五日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
和端午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
国亡身殒今何有 , 只留离骚在世间 。
已酉端午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
午日观竞渡 (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 , 不知原是木兰舟 。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
屈子冤魂终古在 , 楚乡遗俗至今留 。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
午日处州禁竞渡 (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
情知不向瓯江死 , 舟楫何劳吊屈来。
五日·选一(陈子龙) 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
拾翠有人卢女艳 , 弄潮几部阿童游 。
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 。
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 , 端午被恩荣 。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 , 五音调夏钧 。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
浣溪沙(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 。
明朝端午浴芳兰 。
流香涨腻满晴川 。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
佳人相见一千年 。
渔家傲(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 。
绿杨带雨垂垂重 。
五色新丝缠角粽 。
金盘送 。
生绡画扇盘双凤 。
正是浴兰时节动 。
菖蒲酒美清尊共 。
叶里黄骊时一弄 。
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
【什么是七律头伏诗?】--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