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员敬礼的标准姿势是什么?

少先队入队礼作为少先队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队员都必须掌握和运用 。其含义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
敬礼时,注意不要犯兰花指、叉指、拇指向上、掌心向下等常见错误 。不要割伤手或从身体一侧抬起手 。当仪式结束后,按敬礼的相反动作来恢复它们 。
以上内容总结为公式
手指并拢,
抬头挺胸,
手掌手臂成一条直线,
前额上的一记重拳 。
锦州七中规定,学生早上入学时,先向老师鞠躬 。如果他们忘记向老师鞠躬,或者没有站在特定的位置,或者鞠躬姿势不标准,就会受到值班老师的批评 。但学生鞠躬后,几名值班老师忙着纠正其他学生的鞠躬姿势,并没有还礼给学生 。
有些家长认为学生进学校不用鞠躬行礼 。鞠躬应该是现代一种正式庄重的礼仪形式 。早上在校门口有点不合适,可以让学生用其他方式跟老师打招呼 。
总的来说,规范学生行为是学校的一种管理手段,要求学生在入口处敬礼是正常的学校入学礼仪 。作为学校的文明场所,老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要对学生的鞠躬负全责 。站在某个位置向老师鞠躬,没有错 。
但是当学生向老师鞠躬时,老师是否应该还礼?当然,答案是肯定的 。既然上课的时候老师和学生要互相问好,那么早上学生进学校向老师敬礼的时候,老师就应该还礼,而不是忙着纠正其他学生的姿势 。
很多学校都有这个传统:老师进来,班长喊“起立”,大家一起起立,齐声喊“老师好” 。老师点头问“同学们好”,然后学生们坐下开始上课 。如果没有这样的规定,老师怎么能走进教室,让在房间里蹦蹦跳跳的学生自觉打开课本学习呢?
没有规则,方圆 。从直接效果来说,各种学校礼仪可以让学生懂得尊重老师,学会自觉服从老师的教导,快速进入状态 。
规定学生在校礼仪可以复杂选择,在校门口鞠躬可以给孩子一种进入校门就是学生身份的仪式感,便于身份转换 。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次非常好的礼仪教育 。
但是,现代社会的礼仪教育应该向学生传达人人平等的理念,不应该强调贵贱之分 。学生向老师鞠躬行礼,老师也要适当回应 。这应该是没有争议的 。送学生一份礼物作为回报,这是对学生最起码的尊重 。
锦州七中一位校长回应称,因为上学的学生有防疫工作,所以没有鞠躬行礼 。那天是恢复学校入学礼仪的第一天,老师忙着指导他们还礼,以后会改进的 。
礼貌教育是在相互接触中熏陶,成为一种习惯,而不是白纸黑字地标准化,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 。
仪式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 。要求学生“标准的鞠躬敬礼”,老师也要向学生敬礼,这样仪式教育的效果会更好 。
【少先队员敬礼的标准姿势是什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