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歌风格为什么变化

中唐时期,随着社会、经济、政治上的变化,文学家、诗人的现实生活与审美兴味日益加浓,在批判上层社会的奢侈、享受、黑暗和腐朽的同时,更多地着眼于现实生活 。地道的世俗生活、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成为各种文学艺术的主要题材 。诗歌的叙事性加强,内容更扩大 。元稹、白居易的诗歌新乐府运动,韩愈、柳宗元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著作的文学理论、创作的诗歌和理论批评等,都在各自领域里发挥出独创性,对古代文学作出了系统的理论总结,全面彻底地批判了六朝以来的颓靡文风,促进了唐代文学的蓬勃发展 。以元稹、白居易、韩愈、柳宗元以及李贺、李商隐、杜牧等中晚唐诗人作家群,又积极投入丰富多采的诗歌创作,加强自己富有战斗性的文学主张,创造了通俗、平易、雄浑、瑰丽、险怪、奇崛等多样化文学风格,形成了唐代诗歌的又一个百花争妍的历史新局面,将唐代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推向了又一个新高潮 。这说明,唐诗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唐代的诗歌创作与文学理论的积累,离不开对前代文学的继承与发展,离不开对错误倾向、不良文风的批判斗争 。有斗争才有发展,有批判、继承,才有革新、创造 。这就是唐代诗歌发展繁荣的一个内在逻辑 。





自由的氛围 诗歌文化的成熟 富足的朝代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