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式 谒金门·长亭道中

《谒金门·长亭道中》是元代散曲作家汤式的作品,选入《元曲三百首》 。这首小令以散曲的形式表出怀才不遇之感,反映了元代下层知识分子失意、碰壁的命运 。
 
原文
谒金门·长亭道中
起初,看书,只想学干禄② 。误随流水到天隅,迷却长亭路 。古灶③苍烟,荒村红树,问田文④何处居?老夫,满腹,都是《登楼赋》⑤ 。
 
注释
①长亭:古代于驿道上定点设置的简易建筑,供行人休息或送别 。有“十里一长亭”之说 。
②学干禄:求取做官 。语本《论语·为政》:“子张学干禄 。”
③灶:兵灶,军队屯驻做饭处 。
④田文:战国时齐国靖郭君田婴的公子,因承袭爵位 。以好士著称,门客多达三千人 。谥孟尝君 。
⑤《登楼赋》:东汉末王粲依附刘表,十余年未得重用,因登当阳城楼作此赋,抒怀才不遇之感 。
 
翻译
想当初我勤苦攻读,一心只想平步青云,施展抱负 。错随着流水来到天涯,迷失了返乡的归路 。看那冷落的兵灶笼罩在暮烟之中,疮痍满目;村庄除了经霜的红叶外,一片荒芜 。不知那爱士好客的孟尝君今在何处?老夫我一向满腹诗书,如今一肚皮里,却都是抒发怀才不遇悲感的《登楼赋》 。
 
赏析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接短亭 。”篇题的“长亭道”,也含有归途的意思 。
 
人生绘画的几何图案常常是圆形 。出外兜了一个圈子,又将回到原点 。是踌躇满志?是一事无成?当此际便会生出冷静的反思 。作者正是如此,从头回顾 。“起初,看书,只想学干禄 。”“看书”用语很平俗,也未说明书的内容,但“学干禄”三字却随口引用了孔老夫子的语录,可见他读的是圣贤之书、用世之书,且学有所成 。然而紧接而来的一个“误”字,却触目惊心,令读者立即联想到“儒冠多误身”(杜甫《奉赠韦左丞丈》)的常语 。作者所嗟叹的“误”,是“误随流水到天隅”,这固然是后悔自己随大流追逐功名,结果身不由己,被带到了远离家园的异乡,而更重要的是通过“流水”的意象,寓示了自己的抱负、事业,一概付之东流的结局 。作者身在“长亭道中”,却追忆前时的“迷却长亭路”,也说明他对未能早日抽身退步,抱悔已久 。所以尽管他讳言“干禄”的具体遭遇,而蹉跎失意的真相,我们仍是一目了然的 。
 
“古灶”二句,是“长亭道中”的具体所见,反映了当时战乱频仍、兵连祸结的社会现实 。“灶”是军队野地屯宿造饭处的专称,苏轼《次韵穆父尚书》就有“野宿貔貅万灶烟”的句子 。灶上着一“古”字说明已遭废弃,用灶的军队又开拔到别处 。但战争的疮痍是显而易见的:古灶本身固然委付与黄昏的苍烟,而附近的村庄也一片荒芜,只有枫树、乌桕之类随着秋深季节自然转红 。“苍烟”、“红树”,一以正写,一以反衬,却无不绘现出战乱的凄凉,作者用语如此凝练,表现出他心绪的隽冷 。最可玩味的是他“问田文何处居”的一问 。田文即孟尝君,“战国四公子”之一,以尊贤好士著称于史 。作者在“长亭道中”追怀起一千五六百年前的古人,一方面显示出他欲在乱世中施展用世抱负的初衷,另一方面也说明当世根本就不存在孟尝君这样礼贤下士的豪杰 。这一问补出了作者投奔无门、不得时用的“干禄”经历,难怪他引依附刘表而沉沦下僚的王粲为同道,一肚子都是感士不遇的《登楼赋》了 。从“起初,看书,只想学干禄”到“老夫,满腹,都是《登楼赋》”,这一首一尾的呼应和对照,典型地反映出元代下层知识分子失意、碰壁的命运 。
 
【汤式 谒金门·长亭道中】这首小令现身说法,一气呵成,感情冷峻而跃动 。作者满腹都是《登楼赋》,却以散曲的形式表出,可见这一体裁直抒心声的意义上确有其独特的优势 。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