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的临床作用及其食疗应用 蜂蜜的作用与功效

蜂蜜是一种应用历史悠久的药材 , 归入肺、脾、大肠经 , 内服具有补中 , 润燥 , 止痛 , 解毒等功效 , 外用则可生肌敛疮 。蜂蜜也是日常生活中广泛食用的食材 , 可单独或与其他药材、食材配伍服用 , 对多种疾病起到调理、治疗的作用 。本文对蜂蜜的临床作用和食疗方做一阐述 。
1蜂蜜的组成成分
蜂蜜的主要组成为果糖(质量分数约31%~44%)、葡萄糖(质量分数约23%~41%)、水(质量分数约17%~24%)以及有机酸、蛋白质、酶、氨基酸、无机盐等营养成分 。其中 , 氨基酸含量虽相对较少 , 但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脯氨酸 , 具有重要作用 。
2蜂蜜的临床作用
2.1现代医学认识
(1)蜂蜜的抗菌性
蜂蜜中含有多种抑菌成分 , 包括酚酸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溶菌酶、过氧化氢等物质 。这些成分与蜂蜜的高渗透压、低pH值等物理特性共同发挥作用 , 对微生物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黄东萍等研究表明 , 桉树蜜可以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 。幽门螺杆菌是胃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 , 蜂蜜缓急止痛、促进消化的功效可能与其抗菌性有关 。
(2)蜂蜜的抗氧化性
蜂蜜中含有的酚酸类、黄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性 。Blasa等研究发现 , 蜂蜜中提取的酚酸类化合物能在红细胞溶血过程中清除自由基 , 黄酮类化合物则在溶血过程与脂质过氧化过程中具有抗氧化作用 。《神农本草经》记载 , 服用蜂蜜可使人“不饥不老 , 延年神仙” , 可以推测 , 蜂蜜益寿延年的功效或许与其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功能有关 。
(3)蜂蜜的镇咳作用
蜂蜜具有使用广泛、无毒副作用、价格较低等优势 , 世界卫生组织曾推荐上呼吸道感染所致咳嗽患者服用蜂蜜 , 认为蜂蜜能缓解症状 。现代研究证实 , 蜂蜜具有一定的镇咳作用 。Cohen等人试验表明蜂蜜树脂糖浆镇咳作用较羧甲半胱氨酸溶液佳 。Peixoto等人研究表明 , 蜂蜜对咳嗽症状具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
(4)改善胃肠功能与通便
我国民间具有以蜂蜜缓解便秘的说法 。多个临床实验表明 , 口服蜂蜜能缓解习惯性便秘、脑卒中患者便秘等 , 证实了蜂蜜的通便作用 。实验研究表明 , 蜂蜜口服给药 , 可以增加便秘小鼠结肠组织中P物质含量 , 加快肠道蠕动 , 调节肠道微生态 。蜂蜜也可用于肛门局部 , 进行纳肛或灌肠给药 , 润滑局部 , 刺激便意 。
陈德洪等人研究表明 , 蜂蜜灌肠给药 , 可以治疗老年型便秘 。程璐璐研究发现 , 皂角蜜纳肛 , 对混合痔患者术后便秘的缓解效果佳于开塞露 , 且能缓解肛门疼痛 , 减轻创缘水肿 。
(5)保护心血管
蜂蜜能促进胰岛素的快速分泌 , 调节血糖 , 对脂质的代谢也有一定影响 , 日常服食无毒副作用 , 对冠心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Ismail等研究发现 , 以蜂蜜与生物型酸奶混合 , 能显著降低小鼠血糖与血脂含量 。
(6)促进组织再生、创面愈合
蜂蜜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 , 且能使创伤处组织液中谷胱甘肽含量增加 , 刺激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 并参与新生血管的生成 , 从多种机制促进伤口愈合 。对于急性伤口 , 以蜂蜜敷料代替水凝胶敷料 , 能显著降低患者疼痛 , 促进上皮生长;对于慢性伤口 , 蜂蜜具有抗感染、促进愈合的双重优势 , 且费用相对较低 , 可以作为临床治疗的一种新途径 。
2.2中医对蜂蜜的认识与食疗应用
古代医家对蜂蜜的认识很早 , 在公元前三世纪的《五十二病方》中 , 就已经出现了用蜂蜜治病的配方 。《神农本草经》中 , 蜂蜜列为上品 。《本草纲目》描述 , 蜂蜜味甘性平 , 能“益气补中 , 止痛解毒” , 还可以起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
下面对蜂蜜的功效与对应食疗方做一简单列述 。
(1)补中益气
蜂蜜性平而甘 , 能补中益气 。成书于宋代的《太平圣惠方》就十分重视蜂蜜的使用 , 第97卷“食治养老诸方“中记载了补中益气 , 治疗赢瘦、乏力的“白蜜煎圆方” 。
组方:蜂蜜二升(1200g) , 腊月猪肪(去膜)一升(600g) , 胡麻油(微熟)半斤(250g) , 熟干地黄末一升(600g) 。制作及服法:将上述药材混合 , 放入银质器皿中 , 煎熬成膏 , 捏为梧桐子大小的丸剂 。每次温酒送服三十丸左右 , 一日三次 , 以自觉舒适为度 。
现代常用组方举例:
姜汁蜂蜜饮:蜂蜜30g , 鲜生姜20g 。制作及服法:生姜洗净、切片 , 加入适量温水 , 捣烂取汁 , 兑入蜂蜜 , 均匀混合 , 每日早晚各服一次 。药理研究发现 , 生姜中含有姜辣素和挥发性物质 , 能加强胃肠动力 , 有温胃止吐、醒脾开胃的功效;蜂蜜可缓解姜汁辛温之性 , 中和其辛辣刺激 , 同时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 。对喜暖畏冷、胃脘胀闷疼痛的脾胃虚寒型消化不良患者尤为适宜 。
(2)润肺止咳
李时珍谓:蜂蜜“柔而濡泽 , 故能润燥” 。蜂蜜可以滋养五脏之阴 , 而肺为娇脏 , 喜润恶燥 , 因此蜂蜜尤其能润肺止咳 。早在孙思邈《千金方》中 , 就有以蜂蜜配伍杏仁治疗风寒咳嗽的记载 。杏仁丸:杏仁三升 , 蜜一升 。制作及服法:生姜绞碎取汁 , 加入蜂蜜 , 小火煎煮 , 至姜汁被煮干 , 只剩下蜂蜜 。捏为枣一样大小的丸剂 , 每次一丸 , 每日三次服用 。
现代常用组方举例:
京都念慈菴川贝枇杷膏:由蜂蜜、糖浆、川贝、枇杷叶、杏仁、橘红、法半夏、款冬花等药组成 。服法:取枇杷膏1匙 , 以开水冲服或直接服食 , 1日3次 。本方为中成药 , 含有多味具有镇咳化痰、平喘的药物 , 咳嗽不论新久虚实 , 都可应用 。诸药之中加入蜂蜜 , 一方面蜂蜜本身具有润肺止咳的效果 , 另一方面蜂蜜性平味甘 , 可以调和药味 。
(3)润肠通便
蜂蜜甘平而质润 , 补气润肠通便 , 具有缓泻的作用 。蓝海等通过数据挖掘 , 发现古方通便方剂中应用蜂蜜的频数位居第二 , 可见蜂蜜是古代医家常用的润肠通便药 。我国现存医学著作中最早记录的便秘外治法“蜜煎方”(《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就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以单味蜂蜜制成栓剂 , 纳入肛门使用 , 主治津伤血亏、肠道干槁或阳气亏虚、津液不行等所致便秘 。
现代常用组方举例:
黄芪蜂蜜茶:蜂蜜30ml , 黄芪15g 。制作及服法:将黄芪放入砂锅中 , 加入500ml清水 , 小火炖煮、浓缩至300ml , 去药渣取汁 , 加入蜂蜜调和后服下 。每日1服 , 连续饮用3~5日 。具有益气补中、润肠导便的功效 , 对气虚便秘患者适用 。
(4)宁心安神
蜂蜜具有宁心安神的效果 , 可以与五味子、柏子仁等药材配伍服用 , 治疗神经衰弱引起的头晕、失眠、多梦、心悸不宁 。
现代常用组方举例:
柏子仁蜂蜜粥:蜂蜜15g , 柏子仁10g , 粳米50g 。制作及服法:将柏子仁捣碎 , 加入粳米一同熬煮 , 兑入蜂蜜 , 调和搅拌后食用 , 每日1服 。具有养血安神、润燥滑肠的功效 , 主要适用于心悸失眠 , 伴便秘者尤佳 。
(5)外用:解毒祛腐生肌
古代医家认为 , 蜂蜜甘润和平 , 可以解毒 。葛洪《肘后备急方》中收录以蜂蜜治疗烧伤:“汤火灼已成疮 , 白蜜涂之 , 以竹中白膜贴上 , 日三度” , 即可以用蜂蜜覆于烧伤不愈、成疮处 , 以竹子内的一层白膜覆盖其上 , 每日换药三次 , 可以治疗局部烧伤 。
3食用蜂蜜的注意事项
(1)蜂蜜含糖量高 , 过度食用 , 易导致肥胖、糖耐量异常等问题 。
(2)因蜂蜜含有蛋白质等 , 不宜沸水冲泡 , 否则易破坏其营养成分 。
4结语
【蜂蜜的临床作用及其食疗应用 蜂蜜的作用与功效】蜂蜜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甘美的食补佳品 , 性平而味甘 , 有中和之性 , 具有补中益气、润肺止咳、润肠通便、宁心安神、益寿延年等功效 , 现代研究证实了蜂蜜抗菌、抗氧化、镇咳、通便、降血脂作用 , 适宜体质虚弱、咳嗽、便秘、失眠、心悸等人服食 。此外 , 蜂蜜还可外用 , 能祛腐生肌 , 促进伤口愈合 ,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