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武帝司马炎的二十六个儿子生平简介 晋武帝司马炎

晋武帝司马炎(晋武帝司马炎的二十六个儿子生平简介)
史书记载晋武帝有后妃28人 , 育有26个儿子 , 封王的有18个 , 早夭没封王的有8个 。按理说 , 18个儿子中 , 要选一个优秀的出来 , 当皇帝治理国家 , 也不是什么难事 。可司马炎最后偏偏选中了白痴儿子司马衷 , 从而引发八王之乱 , 进而发生五胡乱华 , 致使亡国 。下面简单介绍下司马炎有名讳记载的18个儿子 。

【晋武帝司马炎的二十六个儿子生平简介 晋武帝司马炎】1.司马轨:生卒年不详 , 字正则 , 司马炎长子 , 晋惠帝司马衷同母兄 , 生母为武元皇后杨艳 。初拜骑都尉 , 2岁时夭折 。太康十年(289年) , 追封为毗陵王 , 谥号悼 , 以楚隐王司马玮之子司马仪为嗣 。
2.次子司马衷:(259年-307年)字正度 , 司马炎次子 , 生母为武元皇后杨艳 , 西晋第二位皇帝 , 在位时间:290年-307年 。泰始三年(267年) , 册为皇太子;太熙元年(290年) , 正式即位;因为司马衷是痴呆儿 , 由太傅杨骏辅政;不久 , 司马衷第一任皇后贾南风谋害杨骏家族 , 掌握大权 。
永宁元年(301年) , 八王之乱时 , 赵王司马伦篡位 , 被尊为太上皇 , 幽禁于金墉城 , 之后由诸王轮番挟持 , 第二任皇后羊献容被五立五废 , 自己也成为傀儡 , 受尽凌辱;光熙元年(306年) , 被东海王司马越迎回洛阳 。光熙元年(307年)驾崩 , 时年48岁 , 谥号孝惠皇帝 , 葬于太阳陵 。
3.司马柬:(262年-291年)字宏度 , 司马炎第三子 , 晋惠帝司马衷同母弟 , 母武元皇后杨艳 。司马柬沉着聪明 , 有胆识器量 , 深受其父晋武帝的宠爱 。泰始六年(270年) , 受封汝南王;咸宁三年(277年) , 改封南阳王 , 特许他住在齐献王司马攸的府邸 。

太康十年(289年) , 改封秦王 , 食邑八万户 , 在当时诸王中食邑最多;晋惠帝继位后 , 司马柬历屡任要职;在杨骏一党被诛杀后 , 司马柬深感不安 , 屡次请求返回封国 , 却被叔祖汝南王司马亮挽留在京城辅政;元康元年(291年) , 司马柬去世 , 享年30岁 , 谥号献 , 以齐献王司马攸的葬礼规格安葬 。
4.司马景(?-270年)字景度 , 生年不详 , 司马炎第四子 , 生母为审美人 , 早年过继给叔父城阳哀王司马兆为后 。泰始五年(269年)受封城阳王;次年去世 , 谥号怀 。
5.司马宪(?-271年)生年不详 , 司马炎第五子 , 生母为徐才人 。泰始六年(270年) , 司马景去世后 , 司马宪过继给叔父司马兆 , 封城阳王;次年去世 , 谥号殇 。
6.司马祗(271年-273年)字敬度 , 司马炎第六子 , 生母为匮才人 。泰始九年(273年)三月 , 司马祗过继给叔父司马兆 , 封为东海王 , 当年去世 , 时年3岁 , 谥号冲 。
7.司马裕(271年-277年)字濬度 , 司马炎第七子 , 生母为赵才人 。咸宁三年(277年) , 受封始平王 , 当月就薨逝 , 时年七岁 , 谥号哀 。

8.司马玮(271年-291年)字彦度 , 司马炎第八子 , 生母为审美人 , 八王之乱参与者之一 。咸宁三年(苏州论坛网277年) , 封为始平王;太康十年(289年) , 改封为楚王;太熙元年(290年) , 晋武帝去世 , 司马衷继位 , 司马玮入朝担任卫将军 , 兼领北军中候 , 加授侍中、代理太子少傅 。
元康元年(291年) , 司马玮伪造诏书召集三十六军 , 手写命令告谕各军说司马亮和卫瓘图谋不轨 , 妄图废黜晋惠帝而断绝晋武帝的香火 , 接着收捕司马亮和卫瓘 , 并将他们杀死;不久被晋惠帝以图谋不轨罪处死 , 年仅21岁;永宁元年(301年) , 追赠司马玮为骠骑将军 。
9.司马允(272年—300年)字钦度 , 司马炎第九子 , 生母为李夫人 。咸宁三年(277年) , 封为濮阳王;太康十年(289年) , 改封为淮南王;元康九年(299年) , 司马允回到朝廷 , 司马衷皇后贾南风陷害愍怀太子司马遹被废黜 , 朝中议事者曾想立司马允为皇太弟 。
永康元年(300年) , 赵王司马伦废黜贾南风 , 司马允暗中得知司马伦有篡权叛逆之心 , 称病不去上朝 , 秘密豢养死士 , 暗自谋划要诛杀司马伦;不久兵败 , 被司马伦的儿子司马虔设计杀死 , 时年29岁 , 他的三个儿子都遇害 , 受他的牵连而被杀的有数千人 。

10.司马演(272年-?)字宏度 , 卒年不详 , 司马炎第十一子 , 生母赵美人 。太康十年(289年) , 受封代王;死后谥哀 , 故称代哀王 。
11.司马该(272年-283年)字玄度 , 司马炎第十二子 , 生母为庄保林 。咸宁三年(277年)受封新都王;太康四年(283年)去世 , 时年12岁 。
12.司马遐(273年-300年)字深度 , 司马炎第十三子 , 生母为陈美人 。咸宁三年(277年) , 受封清河王 , 出继叔父城阳哀王司马兆 。后历任右将军、散骑常侍、前将军;晋惠帝继位后 , 进位抚军将军 , 加任侍中 。楚隐王司马玮兴兵时 , 派司马遐逮捕太保卫瓘 , 卫瓘的子孙尽数被杀 , 司马遐不能制止 , 遭世人指责;永康元年(300年) , 司马遐去世 , 时年28岁 , 谥号康王 。
13.司马谟(276年-286年)字令度 , 司马炎第十四子 , 生母不详 。咸宁三年(277年) , 封为汝阴王 , 太康七年(286年)去世 , 时年11岁 , 谥号哀 。
14.司马乂(277年-304年)字士度 , 司马炎第十五子 , 生母为审美人 , 八王之乱参与者之一 。太康十年(289年) , 受封为长沙王;永平元年(291年) , 同母兄楚王司马玮被贾南风杀死 , 司马乂被贬为常山王;永宁元年(301年) , 齐王司马冏等诸侯王起兵讨伐篡位的赵王司马伦 。

司马乂率军响应 , 因军功升任抚军大将军 , 复封长沙王;永宁二年(302年) , 河间王司马颙起兵讨伐齐王 , 司马乂在洛阳将齐王捕杀;太安二年(303年) , 司马乂被河间王司马颙的部将张方杀害 , 年仅28岁 。司马炽即位后 , 司马乂被追谥为厉王 。
15.司马颖(279年-306年)字章度 , 司马炎第十六子 , 生母为苏州论坛网程才人 , 八王之乱参与者之一 。太康十年(289) , 封为成都王;元康九年(299年) , 因结怨于贾谧 , 外放为平北将军 , 镇守邺城;永宁元年(301年) , 赵王司马伦篡位后 , 联合齐王司马冏起兵讨伐司马伦;太安元年(302年) , 联合河间王司马颙起兵反对齐王司马冏专权 。
太安二年(303年) , 联合司马颙合谋害长沙王司马乂 , 迫使东海王司马越退出 , 自领丞相、皇太弟;永安元年(304年)遭到大将军王浚与司马腾讨伐 , 带着晋惠帝逃离冀州 , 太宰司马颙执政 , 废其皇太弟之位 , 遣回成都;光熙元年(306年) , 司马颖兵败 , 被范阳王司马虓长史刘舆矫诏赐死 , 时年28岁 。
16.司马恢(283年-284年)字思度 , 晋武帝司马炎第十七子 , 母武悼皇后杨芷 。太康五年(284年)去世 , 时年两岁 , 追封为渤海王 , 谥号殇 。

17.司马晏(281年-311年)字平度 , 司马炎第二十三子 , 晋愍帝司马邺的父亲 , 生母为李夫人 。太康十年(289年) , 受封吴王;永康元年(300年) , 因同母兄淮南王司马允讨伐赵王司马伦被杀事件牵连 , 贬为宾徒县王 , 改封代王 , 永宁元年(301年) , 复封吴王 , 升任上军大将军、侍中 。永嘉年间 , 担任大将军、太尉 , 后因视力不佳、风疾等病无法上朝;永嘉五年(311年) , 汉赵军队攻入洛阳 , 司马晏与众多宗室一同遇害 , 时年31岁 。其子司马邺即位后 , 追谥敬王 , 追赠太保 。
18.司马炽(284年-313年)字丰度 , 司马炎第二十五子 , 生母为母为王媛姬 , 西晋第四位皇帝 , 在位时间:307年-311年 。太熙元年(290年) , 被封为豫章王 , 同年四月 , 司马衷即位 , 八王之乱时 , 司马炽并未加入乱事 , 并且行事低调 , 爱好钻研史籍 , 在当时受到人们的称誉;永康二年(301年) , 赵王司马伦废黜晋惠帝时 , 司马炽的散骑常侍之职也被罢免 。
同年四月 , 晋惠帝复位后 , 司马炽任射声校尉 , 累迁车骑大将军、都督青州诸军事 。永兴元年(304年) , 在成都王司马颖和河间王司马颙对立之下 , 司马炽拥立为皇太弟;光熙元年 , 晋惠帝驾崩 , 司苏州论坛网马炽即皇帝位 , 是为晋怀帝;司马炽即位后 , 政局为司马越把持;永嘉五年(311年) , 刘聪的军队攻入洛阳 , 晋怀帝在逃往长安途中被俘 , 太子司马诠被杀 , 史称“永嘉之变” 。建兴元年(313年) , 司马炽被刘聪用毒酒毒杀 , 享年30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