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管之交古文翻译赏析 管鲍之交后人常用来比喻什么

【鲍管之交古文翻译赏析 管鲍之交后人常用来比喻什么】典故这个名称 , 由来已久 。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 , 降礼下臣 , 每赐宴见 , 辄兴席改容 , 中宫亲拜 , 事过典故 。”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历史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 。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管鲍之交的古代典故 , 一起来看看吧!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管仲传》 。
释义管:管仲;鲍:鲍叔牙;交:交情 。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 。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古代典故
春秋时期 , 齐国有一对好朋友 , 一个叫管仲 , 另一个叫鲍叔牙 。管仲家里很穷 , 又要奉养母亲 。鲍叔牙知道了 , 就找管仲一起做生意 。赚了钱以后 , 管仲分到很多 , 鲍叔牙却分到很少 。人们纷纷议论管仲是个贪财之人 , 不讲情谊 。鲍叔牙知道后 , 便替管仲辩解说 , 管仲不是不讲情谊 , 他家里情况不好 , 而且要奉养母亲 , 多拿一点没有关系的 。
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 , 每次进攻的时候 , 管仲都躲在最终面 , 大家都说他是个贪生怕死的人 。鲍叔牙听说后 , 菜叶网 , 向人们解释说 , 管仲不是贪生怕死 , 只是他得留着命回去照顾家中的老母亲啊!
后来 , 公子诸当上了国君 , 他每天吃喝玩乐 , 任意妄为 。鲍叔牙和管仲都预感齐国将会发生内乱 , 就区别带着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逃到莒国和鲁国去了 。不久 , 诸被人杀死 , 管仲想让纠顺利地当上国君 , 于是便在暗中应付小白 , 可惜把箭射偏了 , 小白不仅没死 , 还当上了齐国的国王 , 是为齐桓公 。
齐桓公即位后 , 决定封鲍叔牙为宰相 , 鲍叔牙却对齐桓公说:“管仲各方面都比我强 , 应该请他来当宰相才是!”齐桓公惊讶地说:“管仲曾经想要杀我 , 你居然叫我请他来当宰相?”鲍叔牙却说:“这不能怪他 , 他是为了帮他的主人才这么做的呀!”齐桓公听了鲍叔牙的话 , 便请管仲回来当宰相 , 在管仲的辅佐下 , 齐国迅速强大起来 。
管仲在谈到他与鲍叔牙之间的往事时 ,  , 曾说:“我曾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 , 分钱财 , 自己多拿 , 鲍叔牙不认为我贪财 , 他知道我贫穷;我曾经三次作战 , 三次逃跑 , 鲍叔牙不认为我害怕 , 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亲 。生我的是父母 , 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
成长心语
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 , 已成为代代流传的佳话 。朋友是一种相遇 , 朋友是一种相互认可 , 朋友是一种相助 , 朋友是一种关爱……但是 , 朋友最为可贵的还 是相互信任 。一旦成为知己 , 一定是彼此了解的 , 或许详情并不熟悉 , 但观念必然是了然于胸的 , 对于对方的行为总是可以作出最符合其初衷的解释 。管仲在鲍叔牙的坟前说过:“生我者父母 , 知我者鲍叔牙 。”管仲一生因为有这样一个知己 , 显得更加有意义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