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师德的培训总结报告【三篇】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 , 它的内涵非常丰富 。而为人师表者的品德,至少应包含负责的敬业精神和对教育对象的真诚关爱,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幼儿园师德的培训总结报告【三篇】 , 供大家参考 。
幼儿园师德的培训总结1 在本次的师德培训中,通过听报告以及去xx一小听xx老师的讲座,使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作为教师 , 不仅要有爱心和责任心,更要学会跟孩子沟通,跟家长沟通,多了解孩子需要什么?而不是一味的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 。
一、教师要有爱心 。教育是爱的事业,冰心老人曾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 , 随时撒种,随时开 。”这种爱是教育的桥梁,是教育的推动力,这种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其实,当老师的,总是想当个好老师 , 都知道要对学生付出爱心 , 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虽然有时也会因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他们的违纪而失态 , 虽然有时也感到很累,很烦,但心中总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是老师 , 我要给这些寻梦的孩子引路,在他们心里写一本最美的书 。这强烈的意识激励我以真诚去拥抱每一个学生 。
【关于幼儿园师德的培训总结报告【三篇】】二、教师要有责任心 。有人说,教师工作是一个“无底洞”,有看不见的深度,摸不着的广度 。这就要求一个有志于教育事业的教师,为了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 必须爱岗敬业 , 树立教书育人的社会使命感责任感 。要热爱教师职业,把它看成是一种事业,这样才会为教育事业不懈努力,并在工作中时时感到苦中有乐,时时有一种幸福感,这样才能保证所任教的学科取得优异的成绩 , 让同学们学得舒心,家长满意,领导信任 。
三、教师要学会与孩子及家长沟通 。韩老师告诉我们 , 要把教育看成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人不是生活在道理中的,而是生活在情感与生活中的 。我们要学会站在家长的角度去看待孩子,因为我们与孩子是社会关系,所以内心有一定的标准,规则,会理性的去看待问题 。但家长与孩子却是亲缘关系,是以情感为准则的,他们为了孩子 , 什么都可以但当 。所以,我们在与之沟通的时候 , 可能会出现问题 , 这时候,作为老师,要学会改变与家长沟通的视角,要从同理性的角度与之看待问题,去了解我们的孩子需要什么,家长最关注的其实不是孩子的成绩,而是孩子的生命,孩子的健康成长 。同时,通过观看四个视频,韩老师讲了生命的长度,生命的宽度,生命的宽度,生命的厚度,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让我今后的教学中 , 不仅要关注孩子的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成长 。
总之 , 通过这次师德培训,我认识到了加强师德修养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 ,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 , 我会多学习、多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用爱与责任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
幼儿园师德的培训总结2 9月6日—17日,我园全体教师在实验幼儿园园长的带领下参加了为期 天的教师师德培训活动 。本次师德培训结合幼儿园实际,开展的培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明确,重点突出教师的爱心、责任心 。园长亲自作了《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八步阶梯》的讲座;另外还观看了“弘扬中华经典文化、做个有道德的人”的光盘;同时教师间还写了发生在自己身边和其他同行的小故事进行交流 , 大家深感颇有收获 。
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的目标“不仅要学会学习 , 还要学会做人和学习生活 。致力于每一个幼儿的发展 , 为儿童的发展学习奠定基础” 。认识到幼儿教师是生活在“镜子”里的 , 时时刻刻都有孩子在注视并模仿着我们,我们是每个孩子的榜样,应该做一个有理有节的人 。作为幼儿园集体中的一分子,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职业规律,具有团队意识,维护幼儿园集体的荣誉 。
我们会更积极地去实践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迅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明确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职业道德思想、情感、态度、行为和作风去待人接物、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家长服务 。我们也明白了良好的师德是教师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内在动力,是挖掘教师潜能得不竭源泉 。
我们的教育,不是简单的教授知识 , 归根结底,是教出一个健全的,和谐的人 。这也正是“以生为本”这一理念的最好诠释 。清楚地认识到教师应该做一个有心人,善于观察儿童的生活与学习,从孩子的生活中、兴趣中去发现孩子,引导孩子 , 教育孩子 。我们不但要学会“教”,更应学会“学”,学会反思、学会研究、学会做人 。教师们清楚了执教能力建设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它不仅包含教师的素养、教学能力、教学方式,还包含教师教书育人等多方面的能力 。
大家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借鉴优秀教师经验,积极反思,使自己的各方面都有所进步!
幼儿园师德的培训总结3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 , 它的内涵非常丰富 。而为人师表者的品德,至少应包含负责的敬业精神和对教育对象的真诚关爱,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在影片中,戴俊秀老师的敬业精神和对学生的真诚关爱,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他是一位具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 。
他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了教学工作中去,呕心沥血 , 对教育执着追求 , 贡献自己的全部 。
戴老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爱 , 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 。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
观看是其一,领悟才是重点 。师德教育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充分挖掘教师的潜力,为教师创造条件 , 发展自我 。
因此,需要不断的反问自己:
我在戴老师的故事中 , 悟到了什么?怎样将它转化成自己的理念?经过听报告、观看影片、学习和讨论,可以说我们在师德认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在理论上使我爱岗敬业有了具体内容和明确目标 。从而,我对自己所担负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一个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不仅要“专”,而且要“博”,不仅专业知识扎实,而且要兴趣广泛,一专多能 。要注重积累、陶冶、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 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学习,开阔视野,不断丰富,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调动各种教学要素及儿童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还必须要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及使用方法 , 并运用于教学,以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内在素养 。
另外,教师的一言一行及教育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孩子今后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孩子喜欢模仿,尤其喜欢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的言行举止得当是很重要的 。
老师在平时对孩子的一些不良情绪宣泄或不当言行都能成为孩子模仿对象 , 我们直接面对的是纯洁无邪的孩子 , 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力把自己的不快与烦恼发泄到被教者身上 。人们常形容育人职业是“园丁”,那是很贴切的,可以这样说,什么样的教师就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育人之本,关键在于师德 。如果把学校比喻成企业的话,我们培育的我想产品就是人,教师所要关注的就是那一个个灵活生动的生命 。在教育中,我们也应该抱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去教育我们的孩子 , 摆正角色位置,正确认识教师与幼儿的关系,从孩子的道德发展需要出发 , 我们的道德建设不能只停留在“五要五严禁”上 , 不能只停留的外显中,而更应该注重一些内在的东西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可他们渴望沟通、渴望交流,我常常觉得每次进班都非常的累 , 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想“今天我进班是去和孩子们玩了” , 这样的心理调适下,即便是累,那也是快乐的;当看到孩子毕业,在幼儿园中长高、长大 , 从连吃饭也不会到什么事情都能自己做,从进园的哭哭啼啼到与老师的难舍难分,在陪伴他成长的每个阶段中所付出的辛苦都已显得不再重要 。此外,教师的爱必须升华成一种一视同仁、不偏不依的爱,做到对每一位幼儿负责,善于发掘每一位幼儿的个人潜能 。记得陶行知先生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 。”
我们必须用心来对待每一位孩子 。这次培训让我悟到了许多,但更为重要的是,必须要把领悟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学习中认识,在实践中进步 。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需要 。
二十一世纪的发展给当今教师展开了一个全新的舞台,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跟上时代步伐 , 并发挥自己的全部光和热 。
【关于幼儿园师德的培训总结报告【三篇】】--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