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闺怨诗具体赏析 闺怨诗常见的表现手法

张汯,唐朝时期诗人,生平、字号皆不详,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张汯所作的《怨诗》,一起来看看吧!
人生从来都充满了怨望,这种怨并非仅仅指向的是一种埋怨,有时候更是对某种人生方向的项背的期待 。固然,人生并不全是“我花开后百花煞”的夸张,但是哪个内心里不都深藏着一个小九九呢?
《怨诗》
【唐】张汯
去年离别雁初归,
今夜裁缝萤已飞 。
征客近来音信断,
不知何处寄寒衣?
张汯,吴郡(今苏州)人,比较偏僻的一位唐朝诗人 。有时候,还会被人误作、张炫 。早年以硕学丽藻,名动京师 。武则天时期,即久视元年(700年)中第进士 。自监察御史为会稽令,后自左拾遗贬作许州司户 。官路说不上十分坎坷,终究也不是能够抒发心灵的真诗人 。所以,《全唐诗》亦仅录存其诗三首 。
“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 。这是两幅活灵活现的生活画图,被作者鲜明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使我们能够正确理解女主人公情感所起所在 。去年离别的时候,正是大雁从北方归来的季节,而今夜当我为你缝织御寒衣物,夏日的流萤早已飞往他乡,再也看不见它们的踪影 。“雁初归”和“萤已飞”,针线有长短,不见离人归 。只有把深深的思恋之情,融入到一针一线之中,爱,在今夜更深更浓,像夜色浓得化不开 。
作者善于经营,拿去年和今夜的画面两两对照,暗地里把离别的时间长短给透露 。在这里,自然界中的生物,如大雁,如流萤,不仅顺理成章地各自代表着某段时期里的物候气象,也成为作者的专用代名词,以此表达出来深闺妇人之所以心中产生怨望的正当理由 。其实,对于分别两地的人儿来说,思念永远在路上不停地奔跑,永难止息 。所想拥有的,不过是一封载满问候的只言片语的薄薄书信 。
“征客近来音信断,不知何处寄寒衣” 。最后两句,才真正是诗名之所以为《怨诗》的缘故所在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远方被牵挂的人近来忽然失去了联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了书信寄回;正因为如此,如今费尽心血做好的寒衣,也无法寄出,成为摆放在面前的堵塞之物,让人整日整夜忐忑不安 。思恋,从来没有那一刻显得沉重,显得迷惘 。毕竟,曾经在远方,有一个虽然陌生却能够获知的地址,早已化作传说中的鹊桥 。可是,当它断离的瞬间,心房蓦地空洞起来 。
作者在开始塑造的满怀着的期望和热望,还有那些满满的衷肠和温度,忽然之间就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给打灭浇熄 。这一切剧烈动作,都仿佛高楼失步,峭壁悬空,让人整个内心都会充斥着怨望 。在如此冷漠的转折之下,即使最温柔最温驯的人儿,也会在刹那之间变得暴躁和怒火冲天,所有日积月累起来的负面情绪终将会像火山开始爆发 。然而,此时此刻对于冷静的作者而言,当他面对这一个突变,他的情绪是稳定如老狗的 。这并非是端着,对诗歌而言当量一种甚好的处理手法 。
作为一首大众化题材的闺怨诗,本诗最大的妙处自然不多,但是仅仅最后两句恍若坠崖般的情节断然转换,就已经足够传递出一个留守在深闺里的女性的全部情感 。这段感情是充实的,却并非是喜悦的,反而是洋溢着令人倍感失望到绝望的抑郁 。一句浅显易懂的“不知何处寄寒衣”,直白道出了留守妇人的无限遗憾和痛苦 。至今读来,仍然使人无法舒展胸臆,却感到分外惘然 。
【古代闺怨诗具体赏析 闺怨诗常见的表现手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