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柴发明前用什么取火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人是怎么取火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观赏 。
所谓“洋火”,本来指的就是火柴,乃是鸦片战争之后从西方传入清朝的寻常生活用品,因是从外国进口的东西,故而在前面加了一个“洋”字 。那么,在“洋火”传入清朝之前,古人们又是怎么取火的呢?本来早在南北朝时期,我国便已经浮现了早期的原始火柴,惋惜没有得到广泛流传 。
钻木取火:远古时期到唐朝
钻木取火,本来就是用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从而靠摩擦取火 。钻木取火的发明目前尚不得知,目前广为流传的则是源于中国历史神话传说 。
相传在远古那个茹毛饮血的时代,有一位圣人见到鸟啄燧木浮现火花,便认为木中含火,于是折下燧木枝进行试验,由此发明了钻木取火的方式,之后他将这种方法交给了其他人类,从此人们便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技巧,开始制作熟食、以火取暖,使得人类的生存能力大为提升,而人们则将圣人称为燧人氏,并奉其为“三皇之首” 。
周朝时期,钻木取火的方式已经广为流传,成为了人们生火的重要方式 。由于古人较为迷信,认为火是上天赐予人类的礼物,因此取火的木头应该与春夏秋冬四季相对应,这样才算是遵循天理,因此《周礼·月令》规定:春天用柳木,夏天用枣杏和桑柘,秋天用柞树,冬天用槐檀,这叫'改火'或'更火' 。
杜甫在《清明诗》中曾写道“旅雁上云归此塞,家人钻火用青枫”,由此可见向来到唐朝时期,钻木取火仍然是民间百姓生火的重要方式 。甚至在上世纪的农村,仍然有人在生火时采纳钻木取火的方式 。
击石取火:魏晋时期到清朝
这种方式可能是受到了制作石器时迸发出火花现象的启示,即用小刀等铁器,通过敲击石头产生火花,然后使火花落到引燃物上 。当引火物开始冒烟时,徐徐地吹或扇,使其燃起明火 。而通过击石生起的火,古人将其形象的称之为“石火” 。
西晋文坛三大家之一的潘岳便有诗曰“'烦如敲石火”,可见这种方式在魏晋时期便已经浮现 。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刘勰在《新论·惜时》中,则形容人的短促一生,宛若“石火” 。到唐代时,击石取火的方式已经广为流传,柳宗元便有诗曰“夜发敲石火,山林如昼明”,白居易也有诗曰“深炉敲火煮新茶,石火光中寄此身” 。
古人取火之时,用铁片和石头相撞,下面放着用艾或纸加硝水制成的“火绒”,当火星落在绒上燃烧时,再用“取灯”(也叫发烛,以褪皮麻秸做成小片状,长五六寸,将硫磺涂抹在一端,遇火即燃)进行引火 。
到了清朝时期,在火柴还没有浮现之前,取火技术又进了一步,浮现了一种叫'火镰'的工具,这应该算是最早的便携式取火工具了 。这种火镰,缝皮为包,安铁为刃内装火石一片,火绒一团,如果要用火,取火绒豆许,放在石上,再用铁刃撞击,能发出火星,顷刻间就得火 。
阳光取火:因取火材料太过贵重而没能广泛流传
《周礼》有载“秋官避开炬,负责用'夫燧'向太阳取明火” 。秋官是历史的一种官职,夫燧则是一种取火用具,菜叶网,即用金属制成尖底杯,放在日光下,使光线聚在杯底尖处,杯底先放置艾、绒之类,一遇光即能燃火 。可见,从周代开始,人们便已经掌握了利用阳光取火的方法 。
宋朝的沈括在《梦溪笔谈》则有一段更为详细的记载:用凹面铜镜放在太阳下,其光都聚向内,在离镜一二寸处,光聚为一点,大如麻菽,触物即着火 。实际上这就是利用凹面镜来聚集阳光,从而通过聚集热量取火,这本来非常类似于现代的太阳灶 。
不过,这种取火方式虽然浮现较早,但由于取火工具都是金属和铜镜之类的贵重器物,一般百姓条件极为有限,因而并没有广为流传 。
早期的火柴:南北朝时期已经浮现,但并未广为流传
我国最早的火柴本来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资治通鉴》有载“陈宣帝太建九年,齐后妃贫苦,至以卖烛为业”,这里的“烛”本来就是早期最为原始的火柴 。
元末明初学者陶宗仪的《辍耕录》中的《发烛》条说,“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熔硫磺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曰发烛,又曰粹儿,盖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 。史载周建德六年,齐后妃贫者以发烛为生,岂即杭人之所制矣 。”明末清初的高士奇在《天禄识余》也有类似记载 。
当时北齐腹背受敌,物资短缺,尤其是缺少火种,做饭都成问题 。当时后妃和一班宫女将硫磺沾在小木棒上,借助于火种或火刀火石,能很方便地把“阴火”引发为“阳火” 。
北宋时期陶谷在《清异录》则记载,“夜有急,苦于作灯之缓 。有智者,批杉条染硫磺,置之待用,一与火遇,得焰穗然 。既神之,呼引光奴 。今遂有货者,易名火寸” 。这是说当时民间百姓非常流行用一种涂上硫磺的杉木条引火,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木制的小棒,一头涂着硫磺之类的易燃物,是不是很像火柴 。
不过,这种原始的火柴虽然浮现较早,但由于硫磺易燃且有毒,制作起来比较惊险,再加上难以储存,因此并未得到广泛流传 。
【火柴发明前用什么取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