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是个怎样的人 王粲和谁并称为曹王

说起王粲,大家的脑袋里可能会立马蹦出四个字——过目不忘,是的,你没有想错,王粲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天才,拥有过目不忘之能 。
说起羞愧,我从小便艳羡那种过目不忘的人,我之前接触过过目不忘的人,都是在那种架空小说里面,里面的女主,天纵奇才,在藏经阁里面把书翻了一下就扔,多么的任性,菜叶网,老师提问的时候,答的如行云流水,谁让人家有任性的资本 。但是我实在没有想到,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大神可以过目不忘 。说起关于王粲过目不忘的故事,可真的是太多了 。
王粲小的时候与小伙伴们去郊外玩儿,走到半路上,他们发现路旁有一块儿古朴的石碑,上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碑文 。王粲看到了,对石碑上面的碑文很感兴趣,他对写碑文的人十分的仰慕,为了表示恭敬与对文章的热爱,王粲当即虔诚地立在碑前,大声地朗读着碑文 。
当时已是正午,太阳十分的毒辣,王粲的小伙伴们看到了,便打趣王粲说,听完兄弟你有过目不忘的本领,那你读完能给咱背一下不?
王粲一听,兄弟,好的 。于是他把脸背了过去,开始抑扬顿挫,富有感情地背诵起来他刚看完的一篇长长的碑文,王粲背的一字不差 。
王粲从小就锦衣玉食,出生于名门望族,从少便有才子之名,被著名的学者蔡邕所赏识 。其实是鲜衣怒马,少年风流的王粲,本该是少年不识愁味道儿,爱上层楼的王粲,在他的17岁那年,做出了人生之中一个重大的决定,那就是——拒绝了朝廷的征召,投奔了刘表,进入了刘表幕府工作,正式开启了才高名重的他的幕府生涯 。
在荆州的15年里,其实刘表观赏了王粲的才华,但是由刘表是一个颜控,他不止一次的可惜过王粲,其实好好的一个少年郎,才学出众,可为何偏偏相貌丑陋,在刘表的万般可惜之下,刘表最后打消了让王粲成为成龙快婿的念头 。自从打消了这个念头后,再加上刘表的生性软弱,王粲越来越在角落里面被人看不到了 。王粲虽然没有被刘表重用,但是王粲可归是一个文坛巨匠,他在这一时期写下了十分有名的作品,被誉为建安词赋最高成就的代表 。
建安13年,王粲如拨云见天,在王粲投靠了一代奸雄曹操后,有识之士,遇到有为之主,就像是干柴遇到了烈火,王粲积极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参与谋议作用,倾注全力为一代奸雄曹操新新政权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治理制度,制定了各项法律法规 。
天才总是脾气大 。在王粲春风得意马蹄疾之时,由于王粲记忆力强,见闻广博,一代奸雄曹操出外巡游赞赏时,他多次同车随行 。在其他幕僚单独被一代奸雄曹操召见后,王粲坐不住了,王粲不高兴,他怒气冲冲地对那个幕僚说,主公给你说了些啥?那个幕僚微笑着回答说,天下的事难道全部都要让你知道吗?你白天伺侯主公就可以了,为这种琐事闷闷不乐,你想一个人都兼顾起来吗?这也就是“昼侍可矣”的由来 。
天才似乎总是有一些古怪的嗜好,就像陶渊明爱慕菊,王粲喜欢听驴叫,他每次听到驴叫,都如闻仙乐,如痴如醉,对于他来说,听驴叫,学驴叫是乃人生一大乐事 。
王粲和曹丕关系极好,常常一起饮酒作乐,观赏美景,有时兴起,他俩一起学驴叫,引得大家捧腹直笑 。你想一想,一个文人雅士,本应该吟诗作赋,一脸浩然正气,但是哪位又能想到一个文人雅士在学驴叫?王粲死后,他的一众多朋友知己,前来祭拜时,有一人提议,王兄生平最爱听驴叫,不如我们送他一程 。就这样,王粲目前响起了一片抑扬顿挫的驴叫声 。
【王粲是个怎样的人 王粲和谁并称为曹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