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主要成就 宋仁宗赵祯是宋朝的第几位皇帝

宋朝是我国古代上最为富庶的朝代,而宋朝公认最为贤明的皇帝就是宋仁宗了,宋朝几乎所有的功绩和对后世的积极影响,几乎都离不开这位皇帝,后世对于宋仁宗的评价也是极高的 。
【宋仁宗主要成就 宋仁宗赵祯是宋朝的第几位皇帝】公元1063年农历三月,54岁的宋仁宗去世了,大宋朝野上下莫不哭号,举国哀痛 。《宋史》记载:“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当他的死讯传到洛阳时,市民们也自动停市哀悼,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洛阳城的上空,以致“天日无光” 。他的死甚至影响到了偏远的山区,当时有一位官员前往四川出差,路经剑阁,看见山沟里的妇女们也头戴纸糊的孝帽哀悼皇帝的驾崩 。宋仁宗赵祯驾崩的讣告送到辽国后,“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时为辽国君主的辽道宗耶律洪基也大吃一惊,冲上来抓住宋国使者的手号啕痛哭,说:“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 。”又说:“我要给他建一个衣冠冢,寄予哀思 。”宋仁宗之后,当王安石变法失败,宋神宗赵顼又恢复了祖父宋仁宗赵祯和气的改良做法时,辽国君主急忙召集将领,说:“不许再去边界惹事了,宋朝又回到了仁宗的路上” 。
直到700年后,自我感觉甚为良好、看谁都比自己差一大截的干隆皇帝,也不得不承认:终生最佩服的三个帝王,除了其祖父康熙,另外两个就是唐太宗和宋仁宗了 。宋仁宗是历代帝王中屈指可数的明君圣主,他是北宋时期第四个皇帝,也是大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做了42年 。宋朝是中国历史古代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
陈寅恪言所说的“造极”的“赵宋之世”,重要是指宋仁宗统治时期 。中国古文唐宋八大家之中,光是北宋时期就占了六家 。这六家(三苏、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又都活跃在仁宗时代 。中国的四大发明中,有三大发明——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都浮现于仁宗时代 。宋仁宗为什么能创史上最繁荣时代?这与他胸怀仁义、宽厚待人的行事风格有关 。
苏辙是大文豪苏轼的胞弟,他们哥俩与其父苏洵,在“唐宋八大家”中就占有了三席 。嘉佑二年(1057年) 。苏辙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 。在这次晋级进士的考试中,年轻气盛、心忧天下的苏辙在试卷里写道:“我在路上听人说,在宫中,美女数以千计,终日里歌舞饮酒,纸醉金迷 。皇上既不关怀老百姓的疾苦,也不跟大臣们协商治国安邦的大计 。”当时的考官们认为苏辙无中生有、恶意诽谤,建议对之严厉制裁 。宋仁宗却很淡定地说:“朕设立科举考试,其实就是要欢迎敢言之士 。苏辙一个小官,敢于如此直言,应该特与功名 。”
血气方刚的苏辙仅仅依据道听途说,便在科举考试中“妄议”朝政,且矛头直指皇帝,即便是在“康干盛世”,也难逃其被灭九族的命运 。宋仁宗的宽容心胸,由此可见一斑 。宋仁宗对读书人的宽容,还有一个更典型的例子 。当时,四川有个读书人,献诗给成都太守,主张“把断剑门烧栈阁,成都别是一干坤” 。成都太守一看,吓出一身冷汗,认为这是明目张胆地煽动造反,把他缚送京城,请朝廷制裁之 。按照历朝历代的律条,对这个口出不逊、有“煽动造反”之嫌的读书人,即使不按“谋大逆”严惩,起码也得按“危害国家安全”治罪 。
谁知宋仁宗对这样的事情,菜叶网,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他就事论事地说:“这是老秀才急于要做官,写一首诗泄泄愤,怎能治罪呢?不如给他个官” 。于是,这个读书人被授予了司户参军的职位 。纵观数千年古代,当作一个封建帝王,宽容苏辙的事,兴许有人能做到,但宽容四川秀才的事,恐怕惟独宋仁宗做到了 。这说明宋仁宗很理性,能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使对“煽动造反”的,也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明辨是非,分清是真要造反,还是发牢骚 。然后做出符合事实的推断,做出明智的决定 。
当时,朝鲜半岛封建王朝高丽岁岁向北宋时期进贡 。有一次,使者回来报告说高丽的贡物越来越少了,要求出兵教训高丽 。宋仁宗说:这只是高丽国王的罪过 。现在出兵,国王不一定会被杀,反而要杀死无数百姓 。所以最后置之不理,没有去诉诸于武力 。宋仁宗不光对人仁慈宽厚,对自己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史书中记录了他大量严于律己的故事 。有一次,宋仁宗在散步,时不时的就回头看,随从们都不知道皇帝是为了什么 。宋仁宗回宫后,风风火火地对嫔妃说道:“朕渴坏了,快倒水来 。”嫔妃觉得奥秘,问仁宗“为何在外面的时候不让随从伺候饮水,而要忍着口渴呢 。”
宋仁宗回答说:“朕屡屡回头,但没有看见他们准备水壶,如果我要是问的话,肯定有人要被处罚了,所以就忍着口渴回来再喝水了 。”对属下能如此细致入微之体恤,委实不易 。宋仁宗一辈子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变法,因为惟独变法才干改变积贫积弱的现象,才干富国强兵 。可是做了长期准备工作的“庆历变法”很快就失败了,他并没有灰心,在侬智高入侵广南州郡之时,他又突破人事制度,力排众议,破格任用士兵出身的大将狄青为统帅,平定了侬智高之乱 。在他去世的两年前,他又重用王安石,任为知制诰,酝酿再来一次规模更大的变法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
知识分子在制造精神财富的时候,特殊需要精神上的宽松,仁宗时代是一个知识分子精神上特殊宽松的时代,所以文学艺术事业都很发达 。中国古文唐宋八大家之中,光是北宋时期就占了六家 。这六家(三苏、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又都活跃在仁宗时代 。在仁宗晚期,富弼、韩琦、文彦博、曾公亮相继为相,欧阳修参加政事,包拯为枢密院副使,司马光知谏院,王安石知制诰,真正称得上人才鼎盛,君子满朝 。这样的盛况,历代惟独宋代才有,宋代惟独仁宗时代才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