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灭朱 李自成杀光朱元璋后代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由检和闯王李自成,希翼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明史》记载,朱由检八年正月,陕西农民军蓦地大军南下,并攻克明中都凤阳,挖了朱氏皇族的祖坟 。朱由检帝惶恐不安,蓦地就下了第一道“罪己诏”,这封由皇帝亲笔写的“检讨书”等于向天下人承认自己因为自己所用非人所导致的大明狼烟四起,局势危殆 。俗话说:“鸟之将死,其名也哀;人之将亡,其言也善” 。在大祸来临立即到来的危机时刻,朱由检帝做出检讨,反思理应刻骨铭心,自己也该痛改前非才对 。但是,他依旧重用宦官,偏信小人,猜忌能臣 。之后,内有此起彼伏的民众起义,外有咄咄逼人的后金枭雄,大明内外交困的严重局势不仅没有丝毫缓解,反而愈发危重 。
六年后,迫于形势压力,第二道“罪己诏”又下发下去了,轻描淡写的略微自责了自己几句之后,便转移画风,严厉训斥贪官污吏、骄兵悍将、地方豪强仗势敲骨吸髓、祸患民众 。其感慨与怨愤足以感天动地,却拿不出一丝一毫的具体惩治措施,只能任由早已风雨飘摇的颓局继续恶化下去 。随后再次检讨,公布了六道罪己诏,要么态度诚恳的反省自己君德不修、政令有失,要么怒斥文官贪财、武将畏死,致使到处干柴烈火,难于扑救 。他还有些虚伪地说:“寇亦我赤子”。把挖了他家祖坟的农民军比作国(朕)之赤子,让人啼笑皆非 。一个皇帝主动写了那么多检讨书,在古代上还真不多见 。发了这么多道罪己书,没有哪一道不是理直气壮、声情并茂、眼泪鼻涕一大把的,然而并无卵用,因为没有哪一道不是徒具虚文、毫无意义的 。
17岁登基开始,他就诛杀魏忠贤,罢斥阉党,进展生产鼓舞农耕,整饬吏治,颇有一番“中兴之主”的新气象 。无奈他求治心切却志大才疏,加上性格急躁戾狠,刚愎自用且猜疑心重 。逐渐又开始重用宦官、亲近奸佞,他对内增加苛捐杂税、大肆摊派徭役,逼迫民众投身到农民起义的阵营中去 。还喜欢越级遥控指挥,掣肘前方将领,甚至阴狠冷血、刻薄寡恩 。他擅杀袁崇焕、陈奇瑜、杨一鹏、熊文灿······ 逼死首辅杨嗣昌,严斥孙承宗,弄得满朝文武心惊肉跳,无所适从,他自毁长城,致使农民军兵临城下,满清步步紧逼 。
公元1644年,闯王李自成率领大顺军突破明君的数到防线,然后分两路向北京攻去 。闯王李自成自己亲自领兵,强渡黄河,一路明军大多不战而降,沿途的农民更是踊跃加入 。朱由检帝心急,整天唉声叹气的,为了筹钱,都快挖地三尺了,也仍然没有多少,大学士李建泰就上奏说,我家有矿,可以捐给国家做军饷,我情愿带兵到山西阻拦闯贼 。李建泰带着大军,走到一半就停下了 。可是他的老家也被农军占据 。由于拿不出军饷,麾下人马很快就溃散了 。
朱由检就发愁,这农军发展迅速,这没过多长时间就要到达京城了 。这么多人马吃、喝都要钱,没钱谁帮你拼命?国库里已经见底了,这就只能在平时聚敛财富的皇亲国戚,王公大臣身上打主意了 。组织、鼓舞军民们上城拼死反抗,无国哪有家?周奎家中疯传有数十万两黄金的巨额财富,可是这个老儿却说家中人多支出也多,实在拿不出几个钱 。不过最终牵强答应捐出两万银子当作军饷,可是实际上只掏了三千两 。
这可不可以,军事花销可是不小的一笔数目 。以纳银三万两为上等,按捐银的多少加官晋爵,算是卖一个官位,你给我多少钱 。文武百官都扣扣搜搜的,多的几百两,少的几十两,更有甚者几百钱的都有,捐得多的是朱由检嫂子的爹,捐了两万两,谋了一个官当了当 。朱由检失去了耐心,按官的大小开始强行收银 。后来,连太监都必须捐赠 。宫里最富有的太监哭天抹泪的喊穷,最终拿出了数百两凑数 。这折腾了一个月才凑齐了20多万两,还不够塞牙缝、买马料 。这如何能调动悍将,除了驻守山海关的大汉奸吴三桂发兵援助,其他各藩镇均按兵不动,坐视大明灰飞烟灭 。
驻守在城外的京军早已被击溃,登城守御的有官军、有太监还有民间义勇,旗帜杂乱,号令不一,太监、兵部、五军都督府谁也不服谁,没有统一的指挥调度,狼上狗不上 。军费没着落,兵士们饥寒交迫,面无人色,口出怨言,士气低落 。朱由检长吁短叹,也拿不出任何实际应对办法 。闯王李自成找人谈判,提出双方中分天下,给自己的军事拿八百万两双方就不打仗了 。自己还回西安做西北王去 。拿不出八百万两银子,有银子都打仗了 。不愿投降也不愿一口回绝 。闯王李自成带着大军不情愿等啊,直接就攻城去了 。
大势已去,可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的祖训提醒他不能束手就擒 。让皇子换上民间的旧衣物,嘱咐一有机会就逃出去 。接着,逼迫周后悬梁自尽,手刃了袁妃和几位嫔妃,又狠下心肠砍死了长平公主和昭仁公主 。朱由检帝吊死在了煤山上 。随后,唯一忠于他的太监王承恩也吊死在他对面 。史载,大顺军进城后不久,就展开了全城大搜索,光在国丈周奎的府里就抄浮现银50多万两,珍玩无数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后来闯王李自成从官宦那里抄掠到两千多万两黄白之物和难以计数的奇珍异宝 。
【李自成灭朱 李自成杀光朱元璋后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