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风土丨一块碑铭 阴宅契约的书写格式

201811181600浙江新闻客户端通讯员高启新
东晋咸康四年朱曼妻薛氏买地石券一块沉睡地下一千五百多年的碑铭在晚清的某一天无意间被摇醒本以为扩散的涟漪会逐渐的平静下来但不经意间它却变成一股潜流如同蝴蝶效应刮起了世纪的风暴这一刮就是一百多年谁又想到这风暴眼仅仅源自一块貌不惊人的石头
一块出土石碑引发的公案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温州平阳今苍南云岩乡鲸头村石冈下
石冈下是鲸头村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地名石冈下一带的山山势平缓是鲸头村有名的聚集风水的宝地自然也成为村民们选择百年后吉穴的理想之所
1899年的暮冬村中一富户正邀数位工匠上山营造墓穴打探的铁锹沿着事先勾画好的边际往下深掘突然从地下传出金属碰撞硬物传出的沉闷声刚开始几位工匠没有在意随着坑穴的空间的加大当表面的生土逐一剥离后一块边缘规则的石板显现众人的视线里其中一工匠因读过几年私塾粗通文墨眼尖的他觉得石头上有刻字的印记于是他跳入穴坑轻轻的将石板取出后并用手轻抚去湿泥蓦然一列列竖排的文字映出眼帘是块碑他说了一声几个工人围了上来其中一人口中念道晋咸康四年闻讯的墓主人家赶到现场一看碑铭旋即断定是一块墓碑按当地风俗在营造墓穴时出土先人的墓碑被认为不吉利为慎重起见一面先叫工匠暂缓开工一面将碑带到山下叫认鉴定是否是墓碑
石冈下出古怪的石碑一夜之间在村里不胫而走这件事看似平常但在一个人的心中却不这样想他就是当地名绅陈锡琛这位饱学诗书的乡儒以其敏锐的触觉感到此碑来历的不凡他随即找到营墓的主人家说明来意正愁于何处找人鉴别的主人即叫人把匿藏别处不敢带入家中的碑铭拿来放在陈锡琛的眼前经过一番认真的细究后他发现这是一块晋碑而且是一块有来历的年代久远的墓志虽见过世面的的陈锡琛表面不露声色此刻他内心深处也被此碑的所包含的巨大的价值而激动不过他转身和颜悦色的对身后的东家说这是一块墓里的碑记对你不一定有用你看怎么处理东家知道陈锡琛在这十里八乡的威望也知道他的学问如今他主动上门不如做一个顺水人情陈先生如有用着你就尽管拿去这样这块碑就归至陈锡琛名下
东晋咸康四年丹徒县朱曼妻薛氏买地石券
故事至此本可告一段落但这陈锡琛将碑带回府上如获至宝平日于灯下展铺碑板逐字细究之后深感此碑之价值做为平阳公立仪山初等小学堂创办者他平日交游甚广其中不乏对金石碑版之学有研究的同道于是他首先想到恩师平阳县学训导吴承志和瑞安大儒孙诒让故拓片两通相赠以求识读研究此拓片开始被多人传阅其出处也于社会上流传有好事者辗转多方找到陈锡琛以求过目或赠拓片令其深受其扰为绝他人念头他对外一律言称挖墓穴的人害怕得罪死者重新埋回墓里去了毕竟那个时代对出土文物文献尚未在普罗大众中有影响能解读碑文者也廖如晨星其影响力也仅局限于乡绅士人阶层由此一度甚嚣尘上的关于此碑的归宿也就烟消云散
但有一事端却引起一个人的极大关注关注者就是金石大家方介堪先生事情得从1919年说起一次陈锡琛与方介堪会面闲谈中提到此碑陈不无惋惜的叹说说券石虽然不在但知方先生对碑版金石深有涉猎可将以前所拓的碑文转送他一张但此事就此却没下文不过其后的一次偶然方介堪先生却在他处见到的一通该券石拓片纸张和用墨又都是新的不像是旧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方先生对此多了一个心眼直有10年的某一天让事情峰回路传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
1930年方介堪在上海美专任教他教的学生中就有来自平阳的学生陈德辉而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十年前答应送其券石拓片的陈锡琛的孙子陈德辉一听老师说起的往事二话没说立马答应届时回平阳新拓相赠半年后当看到全新的拓片方先生原来的存疑释然而解始知买地券并未如当年所言已回埋墓里而是真实在陈家珍藏只不过陈锡琛得宝识宝秘不示人而已
东晋咸康四年丹徒县朱曼妻薛氏买地石券拓片1964年方介堪赠夏鼐柯志平拓
券石重见天日获新生
1949年5月7日兵不血刃温州和平解放1950年共和国初建伊始即开始抢救征集整理文物1950年10月温州市第四次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决定筹组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聘夏鼐梅冷生方介堪吴天五张一纯吕灵士董朴垞孙孟晋王荣年等十五位先生为委员1952年任命刘景晨为主任梅冷生方介堪为副主任着手文物的各项工作地方社会名流和乡贤开启捐献文物先河孙孟晋先生率先把1936在浙江省文献展览会陈列过的180件文物捐献给市文物部门继而吴百亨林镜平戴夷乘冒广生夏鼐梅冷生黄苗夫谢磊明叶赤臣刘景晨汤莲塘方介堪等纷纷慨然捐献家藏书画碑帖铜器石雕甲骨文等文物
作为温州文物分管的主要领导此时的方介堪先生的脑海里始终没有忘记寻找朱曼妻薛氏买地券的下落由于有了上海美专的那段经历他坚信买地石券依然在世
1953年走马上任市文管会副主任不久的方介堪先生即专程赴平阳寻觅买地券原石当时在平阳文化部门任职的萧耘春先生因职务关系陪同方先生一道赴宜山寻访据萧先生回忆他们行前就对原石的存世的种种可能进行分析首先按陈锡琛的学识深知此碑的价值所在比如在他有限的所赠拓片的圈子中吴承志是考据学家孙诒让为朴学大师冒广生是海内名士刘绍宽为宿学名儒足见陈氏的眼力与对碑拓的自重其次陈氏为江南今宜山钱库金乡旧称旺族势力可炽要得此碑易如反掌至于说出土后重新回埋圹更是推辞1930年在上海美专时学生陈德辉曾有新拓相赠故当时原石就在陈家另外退一步说按当地的迷信说法此券是旧鬼所有岂能与新鬼同享回埋墓中后有人说此碑出土已有五十三年即便是1930年前后出现过距今也有二十余年世事如棋陈家会否变卖或损坏马上被人否定因陈家有恒家又系书香世家陈锡琛子也酷爱书法写得一手好北碑大家最后得出唯一的结论碑还在陈家方先生一行到了宜山陈氏旧宅此刻陈氏后裔已散居外地而旧宅房间多加之土改产权分割他姓虽多方搜寻依然无果方先生初访无功而返解铃还得系铃人回温后方先生便直接向学生陈德辉询问买地券的去向陈德辉记忆中其爷爷临终前曾将此碑秘藏并提供的初步的线索1956年回乡的陈德辉竟在旧屋书斋地板下找到原石并立即上报市文管会闻悉的方先生再度来到宜山组织购回后收藏于温州地区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巧合的是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的夏鼐先生从北京回温州探亲在该月11日的日记中记载在江心屿见到了新收得晋咸康朱曼妻买地券可见购回时间在此前不久这件珍贵文物在陈家幽闭近一个甲子终于重见天日1995年5月16日地券经国家文物局的专家定为一级文物
现代柯志平拓晋朱曼妻薛买地宅券拓片立轴私人收藏
地券价值考略
莂是古代契约合同又称买地券或冥契幽契是一种土地买卖契约文书券文书写或镌刻于石陶铁铅木砖等质材多数埋于墓中作为替死者购买阴宅冢地的凭证这种死者的虚拟空间所有权目的是为避免在阴间受神鬼的侵扰所列的土地四至价值和证人均为虚构其产生源于人们对鬼神的恐惧和鬼神信仰这与东汉特别是魏晋以来社会动荡变革儒家思想逐渐失去统治传统的道教玄学发起起仙化得道思想的流行有密切的关系这种风俗自汉代一直沿袭到明代
朱曼妻薛氏买地券刻于东晋咸康四年338长方形纵30厘米横172厘米厚85厘米石质粗松色灰黑已断裂石面阴刻篆书文字106字共8行前7行每行14字最后一行8字格线粗细不匀刻得较为草率券文如下
晋咸康四年二月壬子朔四日乙卯吴故舍人立节都尉晋陵丹徒朱曼故妻薛从天买地从地买宅东极甲乙南极丙丁西极庚辛北极壬癸中极戊己上极天下极泉直钱二百万即日交毕有志薛地当询天帝有志薛宅当询土伯任知者东王公西王圣母如天帝律令
由于此碑出土的年代为晋晋初沿袭曹魏禁止立碑当时通常的做法就是直接把相关文字记录埋到墓里故传世魏晋碑文鲜少从此碑出土之日始特别是陈锡琛将碑拓流布社会引起金石界的关注吴承志率先撰写书朱曼买地宅券后再书朱曼买地宅莂后两篇考证文章罗振玉编撰的地券征存也收入此买地券任职瓯海关监督的冒广生因刘绍宽转赠拓片专门撰写了朱曼妻薛氏地券跋尾一文刘绍宽主修的平阳县志卷55金石志以朱曼妻地莂为名收录1936年5月31日东南日报金石书画副刊第58期刊出海宁邹氏适庐所藏拓片下附中国近代碑帖研究权威陈锡钧撰写的晋朱曼妻买地券题跋1965年文物第6期刊登方介堪撰写的晋朱曼妻薛买地宅券一文引起广泛关注这些考据文章有从文字风俗人口书法等诸多方面进行诠释涉猎很庞杂在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吴承志从时间及对朱曼妻薛氏生平的考据得出墓主夫君朱曼生世以及贬谪流寓平阳的过程朱曼是三国时吴国孙权第六个儿子景帝孙休的太子舍人也是孙休妻子朱夫人的亲属后来孙皓继承了帝位把朱夫人的太后名位给废了戚党代表人物朱曼受此牵连被贬流放到平阳荒凉鲸头村随夫的薛氏死后也埋在平阳据记载西晋武帝太康四年283始置始阳县旋改横阳县为平阳分疆立县之始而朱曼妻薛买地宅券刻石时间为成帝咸康四年338晚于横阳立县五十六年说明横阳虽东南僻隅小县但晋以来已有豪门世家的显达官宦流寓于此朱曼也成为平阳历史可考的第一人这块买地券无疑成为平阳今苍南移民史最早的佐证
【苍南风土丨一块碑铭 阴宅契约的书写格式】此碑还有一显著的特色就是书法艺术魏晋以来因严厉禁碑故至今传世极少这也给书法史演变发展研究带了断层本来晋代是我国书艺术的鼎盛之时而买地券篆中带隶意字体方折笔画或单刀刻成刚好补上从篆书过渡到隶书的空白故是一件难得的晋代篆书刻石1961年温州区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编印温州文管会藏石考即将此刻石列为书首并给予极高的评价称誉该刻石篆文写法有参用大篆也有从简体用笔很像天发神谶碑其字体结构已经是由繁复转到简省笔调与禆国山碑很相似刻法亦生动有神可与秦故莽量相媲美晋代对碑文禁得很严石刻传世不多刻的字体不是正书便是隶体从没有发现篆字的晋碑可说是我国历史上仅有的晋代石刻遗文是值得重视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