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二大盗墓皇帝的墓地成谜 风水中讲左鼓右旗

历史上最大的盗墓贼是谁有人说是设立了摸金校尉的曹操有人说是挖了汉武帝陵墓的董卓其实最大的盗墓贼是温涛温韬在他任节度使的七年时间内唐朝诸帝的18个陵寝竟然被他一一光顾
但历史上最大的盗墓皇帝却是挖了巩义八陵的刘豫
金国灭了北宋之后他们先立张邦昌当了伪皇帝可是张邦昌很快被废接下来刘豫脱颖而出被金世宗封为大齐国的儿皇帝
刘豫活着的时候干的歪剌事儿2一大箩筐可是死后却像空气一样神秘地消失了他的陵墓葬在哪里他的墓有没有被盗而他的随葬品又有哪些如果想将这些问题厘清我们还得从巩义讲起
在巩义一共埋有北宋的七位皇帝但这里却有八座陵墓分别是宋宣主赵弘殷的永安陵2宋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3宋太宗赵广义的永熙陵4宋真宗赵恒的永定陵5宋仁宗赵祯的永昭陵6宋英宗赵曙的永厚陵7宋神宗赵项的永裕陵8宋哲宗赵煦的永泰陵
因为赵弘殷并没有当过皇帝赵匡胤当了皇帝后将他父亲的骨灰从开封迁往了巩县的邙山并尊其为宋宣主刘豫被金世宗封为大齐国的儿皇帝他一口气盗了北宋八座皇帝陵他就是最大的盗墓皇帝
刘豫热衷于盗墓的起因是源于一只晶莹剔透的玉注椀
玉注椀你没有看错中国最早的椀是木字旁因为木头制作的碗不容易打破在当时瓷器是稀罕物的北宋木碗绝对是大多数老百姓的最爱
玉注椀不是吃饭用的而是喝酒用的它类似于分酒用的酒杯宋哲宗喝酒时玉注椀会一次性注满酒宫娥会用椀里的小勺将酒水非常讲究地舀到皇帝的酒杯中
这只玉椀非常珍贵不仅工艺精美而且是用于阗国最好的玉石雕刻而成它是宋哲宗的心爱之物宋哲宗驾崩后就被葬进了永泰陵可是有一天刘豫在集市上忽然发现有个士兵在卖玉注椀
在于钦编撰的齐乘中这样写道刘豫僭立见兵士卖陵中玉椀即置陶淘沙官再发河南山陵及发民间无主坟墓
很显然这只精美的玉注椀现身说明永泰陵被盗而刘豫从这只价值连城的玉注椀上萌生了组建淘沙官盗窃巩义八陵的念头
关于这只玉注椀的下落有这样几种说法
1玉注椀落到了刘豫的手里刘豫贪财这样好的宝贝到手岂有轻易放过的道理
2玉注椀落到了后来的南宋皇帝手中这个最不靠谱玉注椀落到了刘豫的手里就等于肉包子落到了狗嘴中焉有吐出的道理
3玉注椀落到了金人的手中这个也不可能虽然金兵占领汴京曾经索要过这只玉注椀可是当时的玉注椀已经埋进了永泰陵自然没法得到
刘豫领兵打仗连吃败仗对百姓横征暴敛外加盗墓的丑恶名声大齐王朝还没坚持到10年便被完颜昌和完颜宗弼给废了刘豫被贬到了临潢府成了有名无实的曹王宋史记载刘豫死于绍兴十三年1143年金史则记载郁郁不得志的刘豫在皇统六年1146年去世
这时候就出现了一个令人感兴趣的问题刘豫葬在了哪里
我们知道当年的临潢府就是今日的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波罗城四周全都是一望无际的戈壁山岭和草原按照叶落归根的传统他的本应该归葬于老家景州阜城河北景县可是因为他身份特殊曾经当过大齐的儿皇帝故此金国的皇帝哪肯让他的遗体归乡
刘豫被儿子刘麟葬在南波罗城外的山里这样子孙后代会得到风水之利这个基本不用怀疑巴林右旗索卜尔嘎苏木境内的庆云山中就有辽国三位帝王的陵寝东陵兴宗耶律宗真的永兴陵中陵圣宗耶律隆绪的永庆陵和西陵道宗耶律洪基的永福陵而方向就应该是正对着河北景县的西南方跟南波罗城的距离也不会太远太远子孙后代上坟不方便也不会太近太近了没法保密按照出殡时马车载着重重的棺材辕马在山路上的耐受力大约是距离10里左右南波罗城西南的一座山里
而陪伴刘豫的就是那只玉注椀
【史上第二大盗墓皇帝的墓地成谜 风水中讲左鼓右旗】相信这个大盗墓头子的坟墓也有被我考古人员找到的那一天那只价值连城的玉注椀也总会有重见天日的时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