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腊八粥,为什么有些地方冬至扫墓

冬至吃腊八粥吗
冬至不吃腊八粥,腊八粥是腊八节吃的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 。“喝腊八粥”是腊八节的习俗,腊八粥的传统食材包括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红枣、莲子、花生、桂圆和各种豆类(如红豆、绿豆、黄豆、黑豆、芸豆等) 。
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来源于佛教 。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古印度人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难,也为了纪念佛祖在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这天以吃杂拌粥作为纪念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 。到了宋代,民间逐渐形成在“腊八”当天熬粥和喝粥的习俗,并延续至今 。
为什么有些地方冬至扫墓这些是地方习俗,到了冬至北方人习惯吃饺子,因为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而腊八则是喝腊八粥,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 。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 。最早开始于宋代 。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 。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
腊八节,俗称“腊八” ,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泡腊八蒜的习俗 。岁终之月称“腊月”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 。
冬至(Winter Solstice),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2日之间 。
南方人冬至吃啥【冬至吃腊八粥,为什么有些地方冬至扫墓】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是一年之中白天最短的一天,也是夜晚最长的一天 。冬至节的蕴含最为丰富,节俗最为众多,因此还有很多别名,也叫冬节、长至节、短至节、贺冬节、一阳节,还有亚岁、肥冬、喜冬等称谓 。
今天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冬至节的九大节日习俗 。
一、祭祖
祭祀祖先是我国许多节日里常有的习俗活动,冬至也是其中之一 。《中华全国风俗志》里,就有“冬至节,祭扫坟墓,亦名“鬼节””之说 。在我们中国人的观念里,祖先的灵魂对于家族的意义,与天地诸神对于国家的力量完全可以相提并论,不可马虎,不可怠慢 。祭祀或者是在家庙,或者是在坟地,都是把好吃好喝的东西,尽可能地供奉给祖先 。
二、吃饺子
在我们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有冬至吃饺子的节日习俗 。吃饺子,又称吃“捏冻耳朵”,源于汉代的一个传说 。当年张仲景在长沙做官,他告老还乡时,恰逢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很多人的耳朵都被冻烂了 。他非常难过,就让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棚子,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的药材放在锅里煮熟,然后捞起来剁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再放到锅里煮熟,施舍给百姓吃 。大家吃了以后,耳朵就都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就模仿这做“捏冻耳朵”吃,后来就称它为“饺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