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飞虱和灰飞虱的区别 褐飞虱的特点


褐飞虱和灰飞虱的区别 褐飞虱的特点

文章插图
褐飞虱长翅型体长3.6~4.8毫米 , 短翅型体长2.5~4.0毫米 。黄褐、黑褐色 , 有油状光泽 。头顶近方形 , 额近长方形 , 中部略宽 , 触角稍伸出额唇基缝 , 后足基跗节外侧具2~4跟小刺 。前翅黄褐色 , 透明 , 翅斑黑褐色 。短翅型前翅伸达腹部第5~6节 , 后翅均退化 。雄虫阳基侧突似蟹钳状 , 顶部呈尖角状向内前方突出;雌虫产卵器基部两侧 , 第1载瓣片的内缘基部突起呈半圆形 。
褐飞虱为单食性害虫 , 只能在水稻和普通野生稻上取食和繁殖后代 , 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稻株下部取食为害 。用刺吸式口器吸食水稻韧皮部汁液 , 消耗稻株营养和水分 , 并在稻株上留下褐色伤痕、斑点;严重时可引起稻株枯死倒伏 , 俗称“冒顶”“穿顶”“虱烧” , 导致严重减产 , 甚至失收 。
卵产在叶鞘和叶片组织内 , 排成一条 , 称为“卵条” 。卵粒香蕉型 , 长约1mm , 宽0.22mm 。卵帽高大于宽底 , 顶端圆弧 , 稍露出产卵痕 , 露出部分近短椭圆形 , 粗看似小方格 , 清晰可数 。初产时乳白色 , 渐变淡黄至锈褐色 , 并出现红色眼点 。
【褐飞虱和灰飞虱的区别 褐飞虱的特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