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有什么寓意,立夏的习俗

二十四节气中有立春节气就有立夏节气 , 立夏节气跟立春节气一样也是一个季节的开始 , 立夏之后我们迎来了夏天 , 那么立夏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 立夏有什么寓意呢 , 下面大家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
立夏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 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 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 。斗指东南 , 维为立夏 , 万物至此皆长大 , 故名立夏也 。立夏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 。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一起来看看吧!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 , 四月节 。立字解见春 。夏 , 假也 。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
在天文学上 , 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 , 是夏天的开始 。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 , 炎暑将临 , 雷雨增多 , 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
实际上 , 若按气候学的标准 , 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 , “立夏”前后 , 中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是真正的“绿树浓阴夏日长 , 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
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 , 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 , 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 。在黄河中下游地区 , 立夏时节的候温同气候学标准大致接近 , 而这一地区正是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 。
由此看来 , 二十四节气把立夏节这天作为夏季的开始还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进入了五月 , 很多地方槐花也正开 。立夏时节 , 万物繁茂 。
立夏的习俗
浙江农村地区立夏必吃“七家粥” , 也叫喝“七家茶” 。七家粥是汇集了左邻右舍各家的米 , 再加上各色豆子及红糖 , 煮成一大锅粥 , 由大家来分食 。七家茶则是各家带了新烘焙好的茶叶 , 混合后烹煮或泡成一大壶茶 , 再由大家欢聚一堂共饮 。
苏州地方有“立夏见三新”的谚语 。“三新”指新熟的樱桃、青梅和麦子 。同时 , 苏州立夏还要吃海蛳、面筋、白笋、荠菜、咸鸭蛋、青蚕豆 , 各家酒店立夏这天对进店的老顾客奉送酒酿、烧酒 , 不取分文 , 因此也把立夏叫做“馈节” 。
无锡民间历来有“立夏尝三鲜”的习俗 。三鲜分地三鲜、树三鲜、水三鲜 。地三鲜即蚕豆、苋菜、黄瓜;树三鲜即樱桃、枇杷、杏子;水三鲜即海蛳、河豚、鲥鱼 。
杭州在立夏日有吃“野夏饭”之俗 。是日 , 小孩子们成群结队 , 向邻里各家乞取米、肉 。然后到野地里采掘野菜、竹笋 , 用石头支起锅灶 , 自烧自吃 , 称为吃“野夏饭”或“立夏饭” 。这种风俗就是自比乞丐 , 可以避灾祸 。吃完立夏饭 , 大人拿来箩筐、大秤 。给孩子们秤体重 , 看比去年重了多少 。
【立夏有什么寓意,立夏的习俗】上海立夏日吃蛋 。立夏当日 , 孩子们的脖子上总要挂上一个用红色网套套着的蛋 。上海也有“节交立夏记分明 , 吃罢摊菜试宝称 。”的习俗 , 立夏之日要吃芋头和金花菜合成的煎饼 , 中午时无论男女老幼都要称一下体重 。
四川、岩坦山区家家要吃笋、槐豆 。说吃了竹笋脚骨硬 , 好爬山 。还吃青梅 , 烧青茶 , 以防“蛀夏” 。也有吃豆腐的习俗 , 说吃了豆腐不怕雨淋 , 不怕赤蜂蜇 。
南方有些地方有立夏吃软菜(君踏菜)的习俗 , 说吃后夏天不会生痱子 , 皮肤会像软菜一样光滑 。
在广西等某些地方 , 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 , 称作立夏饭 。
立夏这天还要吃蛋 , 叫“补夏” 。最好是咸鸭蛋 , 因为咸鸭蛋中钙质、铁质等无机盐含量丰富 , 含钙量、铁量比鸡蛋、鲜鸭蛋都高 , 是夏日补充钙、铁的首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