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十大隶书分别是那碑

十大汉代隶书碑刻是:
1. 石门颂
石门颂,著名摩崖石刻 。东汉建和二年十一月由当时汉中太守王升撰文、书佐王戎书丹刻于石门内壁西侧的一方摩崖石刻,现藏于汉中博物馆 。
石门颂全面、详细地记述了东汉顺帝时期司隶校尉杨孟文上疏请求修褒斜道及修通褒斜道的经过 。
2. 乙瑛碑
《乙瑛碑》,东汉永兴元年(公元153年)刻,原石现存山东曲阜孔庙 。与《礼器》、《史晨》并称“孔庙三碑”,历为书家所重 。
《乙瑛碑》书风颇严谨,富素朴之趣,是汉隶成熟时期的典型作品,也是后人学习隶书最佳范本之一 。
3. 礼器碑
《礼器碑》汉永寿二年(156年)刻,藏山东曲阜孔庙 。碑阳十六行,行三十六字,文后有韩勑等九人题名 。碑阴及两侧皆题名 。
此碑自宋至今著录最多,是一件书法艺术性很高的作品,历来被推为隶书极则 。书风细劲雄健,端严而峻逸,方整秀丽兼而有之 。
碑之后半部及碑阴是其最精彩部分 。艺术价值极高 。一向被认为是汉碑中经典之作 。
4. 华山碑
汉代隶书代表,全称《西岳华山庙碑》,延熹四年四月刻,此碑与《礼器碑》一样被誉为汉隶中典范,结字堂堂正正,字、行距齐整,波磔秀美 。
碑原在陕西华阴县西岳庙中,明嘉靖三十四年(一五五五)毁于地震 。隶书,二十二行,行三十八字 。
5. 鲜于璜碑
《鲜于璜碑》书风古朴雄健,浑厚凝重 。其用笔以方为主,方整内敛,遒劲端庄,浑厚有力,斩截爽利 。
鲜于璜碑是建国以来所发现的最具价值,最具影响,最完整的名碑,原碑现藏天津市历史博物馆 。
6. 衡方碑
《衡方碑》也是汉代隶书成熟时期的作品 。用笔极为有力,笔画丰润,在转折和撇、捺处尤见功力,形成外方圆的效果 。
其结体方正,波、磔、撇、捺皆不张扬外露,体方整严峻,有下紧上松之感 。
7. 史晨碑
《汉史晨碑奏铭》,又称《史晨碑》或《史晨前碑》、《汉史晨谒孔严后碑》、又称《史晨后碑》,两碑同刻一石两面 。
此碑为东汉后期汉隶走向规范、成熟的典型 。现存山东曲阜孔庙,与《礼器碑》《乙碑》一起,并称为孔庙三大名碑 。
8. 西狭颂
《西狭颂》摩崖石刻位于甘肃省成县县城西13公里处的天井山鱼窍峡中,碑文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又称《惠安西表》 。
颂文主要记载了东汉武都郡太守李翕率众开天井道的历史政迹 。摩崖颂碑呈长方形,纵3.06米,横3.75米 。现位于甘肃省成县天井山鱼窍峡 。
9. 曹全碑
曹全碑汉中平二年(公元185)立 。高272厘米,宽95厘米 。明万历初合阳县莘里村出土,1956年入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
曹全碑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为历代书家推崇备至 。
10. 张迁碑
《张迁碑》
《张迁碑》碑石原在山东东平州(今山东东平县),今置泰安岱庙炳灵门内 。汉中平三年(公元186年)二月刻 。明初出土 。
该碑用笔以方为主,许多笔画棱角分明,笔画之间粗细对比并不强烈,而笔笔饱满,字内布白较少,厚重感、体积感较之其他汉碑尤为明显 。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_石门颂
百度百科_乙瑛碑
百度百科_礼器碑
百度百科_华山碑
百度百科_鲜于璜碑
百度百科_衡方碑
百度百科_史晨碑
百度百科_西狭颂
百度百科_曹全碑
百度百科_张迁碑
汉代隶书碑刻的代表作品有哪些,举例说明 《鲁孝王刻石》为现存最早的西汉刻石之一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是中国东汉时期重要的碑刻,立于东汉中平二年,长方形,无额,石质坚细 。碑身两面均刻有隶书铭文 。碑阳凡20行,每行45字;碑阴五列,上列1行,二列26行,三列5行,四列17行,五列4行 。
《礼器碑》,全称《汉鲁相韩勑造孔庙礼器碑》、又称《韩明府孔子庙碑入《鲁相韩勑复颜氏繇发碑》、《韩勑碑》等 。汉永寿二年(156年)刻,隶书 。纵227.2厘米,横102.4厘米 。藏山东曲阜孔庙 。无额 。四面刻,均为隶书 。此碑是汉代隶书的重要代表作之一,金石家评价甚高,明郭宗昌《金石史》云:“汉隶当以《孔庙礼器碑》为第一” 。
《乙瑛碑》,全称《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 。无额 。隶书,18行,行40字 。桓帝永兴元年(153年)立,碑在山东曲阜孔庙 。《乙瑛碑》书风颇严谨,富素朴之趣,是汉隶成熟时期的典型作品,也是后人学习隶书最佳范本之一 。
《史晨碑》 两面刻,碑通高二百零七点五厘米,碑身高一百七十三点五厘米,宽八十五厘米,厚二十二点五厘米,无碑额 。前碑全称《鲁相史晨奏祀孔子庙碑》,刻于东汉建宁二年(169)三月 。十七行,行三十六字 。末行字原掩于石座中,旧拓多为三十五字,新拓恢复原貌三十六字,字径三点五厘米 。碑文记载当时鲁相史晨及长史李谦奏祭祀孔子的奏章 。后碑全称《鲁相史晨飨孔子庙碑》,刻于建宁元年(168)四月 。十四行,行三十六至三十五字不等 。此碑为东汉后期汉隶走向规范、成熟的典型 。现存山东曲阜孔庙 。
《史晨碑》、《礼器碑》和《乙瑛碑》一起,并称为孔庙三大名碑 。
《张迁碑》篆额题《汉故毂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亦称《张迁表颂》,有碑阴题名,刻于东汉中平三年(186年)无盐(治今山东省东平)境内,于明代出土 。张迁碑现存于山东泰安岱庙 。碑文隶书朴厚劲秀,方整多变,碑中字体大量渗入篆体结构,字型方正,用笔棱角分明,具有齐、直、方、平的特点 。张迁碑碑文记载了张迁的政绩,是张迁故居韦荫等为表扬他而刻立的 。是传世汉碑中风格雄强的典型作品 。
汉代隶书有哪些碑刻 汉代十分重视书法教育,东汉灵帝设鸿都门学,使书法教育上升不独立的艺术教育,培养了一批书法人才 。政府根据《尉律》来选拔书法人才,以通经艺取仕,有力地促进了书风的盛行 。汉代以孝治天下,并有举孝廉制度,此风一开,厚葬盛行,加上士大夫们好名之风盛极一时,死后皆立碑颂其生平,为汉代的书家提供了用武之地 。客观上促进了汉代碑刻艺术的发展 。
东汉时期的隶书碑刻有三种风格 。
一端庄平正、法度严谨类的碑刻 。有《子游残石》《乙瑛碑》《袁博碑》《张景碑》《西岳华山庙碑》《史晨碑》《熹平石经》《王舍人碑》 。
二是挺峻流丽、清劲秀逸一路的碑刻 。有《礼器碑》《孔宙碑》《尹宙碑》《曹全碑》 。
三是质朴高华、雄浑沈厚一路的碑刻 。有《裴岑纪功碑》《鲜于璜碑》《衡方碑》《张迁碑》《石门颂》《封龙山颂》《西狭颂》《郙阁颂》 。
东汉时期隶书碑刻中最为出名的有哪些 东汉以隶书碑刻数量最多,篆书碑刻存世的只有《袁安碑》、《袁敞碑》、《祀三公山碑》、《少室石胭铭》、《开母石胭铭》 。
东汉碑刻多以今文—隶书(八分)书写 。《袁安》、《袁敞碑》以篆书书写,实是特例 。
隶书的特点. 隶书的特点包括:
1、字形扁方,左右分展 。
隶字一反篆字纵向取势的常态,而改以横向(左右)取势,造成字形尚扁方,笔画收缩纵向笔势而强化横向分展 。
2、起笔蚕头,收笔燕尾 。
这是隶书用笔上的典型特征,特别是隶字中的主笔横、捺画几乎都用此法 。所谓“起笔蚕头”,即在起笔藏(逆)锋的用笔过程中,同时将起笔过程所形成的笔画外形写成一种近似蚕头的形状 。“收笔燕尾”,即在收笔处按笔后向右上方斜向挑笔出锋 。
3、化圆为方,化弧为直 。
这是隶书简化篆书的两条基本路子 。隶笔中的直画或方折,还无不包藏着篆字的弧势,所以隶笔的直往往有明显的波动性,富于生命力 。实际上隶书的笔意,是建立在笔画运动方式基础上的 。
4、变画为点,变连为断 。
隶书中点已独立了出来,不再依附于画,而且点法也日益丰富,有平点、竖点、左右点、三连点(水旁)、四连点(火旁)等等 。
此外,隶书还将篆字中许多一笔盘旋连绵写成的笔画断开来写,大开了书写的方便之门,后来楷书更发挥了这种方式,更允许笔与笔间出现衔接痕迹,甚至笔断意连 。
5、强化提按,粗细变化 。
写篆书时用笔的纵向提按要求不现痕迹,而隶书则有意强调提按动作,形成笔画轨迹显著的粗细、转承变化,起、行、收用笔的三过程都有了明确的体现 。
扩展资料
临摹范本:
1、《曹全碑》
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是中国东汉时期重要的碑刻,立于东汉中平二年(185年) 。碑高约1.7米,宽约0.86米,长方形,无额,石质坚细 。碑身两面均刻有隶书铭文 。
明万历初年,该碑在陕西郃阳县旧城出土 。1956年移入陕西省西安博物馆碑林保存 。曹全碑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为历代书家推崇备至 。
2、《张迁碑》
亦称《张迁表颂》,有碑阴题名,刻于东汉中平三年(186年)无盐(治今山东省东平)境内,于明代出土 。张迁碑现存于山东泰安岱庙 。
碑中字体大量渗入篆体结构,字型方正,用笔棱角分明,具有齐、直、方、平的特点 。张迁碑碑文记载了张迁的政绩,是张迁故居韦荫等为表扬他而刻立的 。
3、《礼器碑》
中国东汉重要碑刻 。全称“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又称“修孔子庙器碑”、“韩明府孔子庙碑”等 。东汉永寿二年(156年)立 。现存山东曲阜孔庙 。碑身高1.5米,宽0.73米,四面皆刻有文字 。
碑文记述鲁相韩敕修饰孔庙、增置各种礼器、吏民共同捐资立石以颂其德事 。碑侧及碑阴刊刻捐资立石的官吏姓名及钱数 。此碑是汉代隶书的重要代表作之一,金石家评价甚高 。碑文字迹清劲秀雅,有一种肃穆而超然的神采 。
4、《汉鲁相乙瑛奏置孔庙百石卒史碑》
是漠隶成熟时期的典型作品,也是后人学习隶书最佳范本之一 。
5、《史晨前后碑》
前碑全称《鲁相史晨奏祀孔子庙碑》,刻于东汉建宁二年(169年)三月 。十七行,行三十六字 。碑文记载当时鲁相史晨及长史李谦奏祭祀孔子的奏章 。
后碑全称《鲁相史晨飨孔子庙碑》,刻于建宁元年(168年)四月 。十四行,行三十六至三十五字不等 。此碑为东汉后期汉隶走向规范、成熟的典型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隶书
隶书的全盛时期有什么代表作品 【汉代十大隶书分别是那碑】东汉是隶书成熟和鼎盛时期,是隶书艺术大放光彩的时代 。汉隶可分为二大系统:简牍和碑刻 。
1、 汉简:为汉代人墨迹,多为两汉时期民间书人所书,虽不是出自名家和工书者,汉简中不乏有大量优秀作品 。简书数量庞大,至今已出土的简牍有几万枚,字数达几十万之多,年代跨度大,上至先秦,下达汉末,长达五百年 。
竹简隶书,除秦、西汉时期较为朴质、稚拙外,东汉简书已趋于成熟,完全脱去篆书遗意,成为地道的典型隶书,可与东汉碑刻相比美 。简书的用笔、章法、布白都独具风韵 。简书因书体繁杂,用笔也各异 。古隶阶段,用笔虽由圆转而方折,但继承了篆书的中锋圆笔笔法,字形是长方形的,取纵势 。汉隶阶段,分书用笔则变篆书中的圆笔为方笔,线条已有粗细变化,字形由长方变扁方,取横势 。从用笔和形体上可看出隶书发展及过渡过程 。
简书在章法布局方面也各不相同,西汉简书中常有不受限格所囿的纵行而无横的排列 。到了东汉,简书基本上纵横成行,排列严谨 。在单行简书中还可看出偏左取势,让位于波画 。这是隶书发展到波磔后才产生的笔法和章法上的艺术处理,具有篆意的简书则无此现象 。简书中还有竖画拖长的笔势,常有渴笔出现,并加粗笔画大胆用墨,加上用笔上的流动感,使章法布白更生动活泼、疏密有致、虚实相间,产生一种天真自然的艺术效果 。这种用笔和章法上的创造,被后来草书章法所采用 。章法的法度也在简牍中有了体现,对章草书体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总之,简书的书法艺术是丰富多彩的,为后来的隶、楷、行、草各书体和书法艺术的发展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2、 碑刻:汉碑泛指两汉的隶书碑碣和摩崖刻石 。
西汉的刻石较少,其书体略带篆意,结体质朴,古拙有趣,无明显波磔 。其书法形态则为古人所称的“八分”,均为用篆笔作隶。
东汉初期,隶书的结体除方正工整外,已增加了装饰成分,开始有挑法,点画有粗细变化,多棱角,体态由长方转向横扁,产生了点画俯仰之势,蚕头雁尾的波磔挑法,加之撇捺相背、体势开张、中敛旁肆的结构特点,使这时期的作品点画飞动,千姿百态 。东汉桓帝、灵帝期间是汉隶发展的鼎盛时期 。我们所见到汉隶碑,大多是这个时期的作品,约有170余种,各具风采,是隶书书法艺术的顶峰 。
碑刻因是成熟时期的作品,书写端重,风格迥异,多为汉隶的代表作 。从艺术风格上,大致可分为以后几类:
其一、清丽雅秀 。如《曹全碑》、《史晨碑》、笔画圆润飘逸,如行云流水,结构精巧玲珑,结体扁平,体态典雅,为圆笔之代表 。
其二、端庄严谨 。如《礼器碑》、《乙瑛碑》、《华山庙》等,书风茂密雄强,方峻坚挺,用笔起伏多变,方圆相间,粗细有致,行笔流畅 。
其三、浑厚古穆 。如《张迁碑》、《衡方碑》、《西狭颂》、《鲜于璜碑》等,骨力雄健,方正险峻,结构内松外紧,用笔古拙,寓意高古,实为汉隶方笔之代表 。
其四、奇异纵姿 。如《石门颂》、《开通褒斜道石刻》等,书风雄厚潇洒,开阔大度,朴质奇趣,无矫作之态,恣肆变异,有隶书中草书之称,近于篆书用笔 。清代杨守敬称《石门颂》:“其用笔如闲云野鹤,飘飘欲仙,六朝疏秀,皆从此出 。”
自从东汉隶书成熟以后,中国文字便开始走上了方块化,成为“今文字”而一直沿用至今 。后来出现的楷书,只是在当时形成的形态上对部分笔画作些丰富和完善而已,并没有改变或超出当时所形成的的形态 。
隶书在中国书法史上最重要的作用是笔法的创新,一是波折,另一是出锋 。在隶书之前的的笔法,无论是刀刻的甲骨文,还是范铸的金文,在字体上虽风格各异,但用笔却有其共同处:粗细均匀,转角婉通,连接自然,浑然一体不露痕迹,表现出一种圆润浑融的状态,从笔法而论,属于圆笔中锋一法 。然而笔笔中锋,圆转往来,不便于疾速的要求,不免有单调之嫌 。隶书在字体结构变革的同时,也势必在笔法上进行发掘创新,开始方圆兼用,藏露锋并行,从而补救了篆书笔法之不足 。解放了笔法 。运笔开始强调轻重缓急,笔划上出现了粗细大小变化,位置上参差错落,由于笔势上左掠右波的趋向,促使字形趋于扁方,笔势与结构的互相制约与影响,使汉隶表现出横向舒展,纵向紧凑,成为独特的用笔与结体的方法,以一种空前末有的美姿,开创了书法的全新局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