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有哪些经典的人生感悟诗词

苏轼诗:《狱中寄子由》“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
神宗年间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 。由于他当时是文坛的领袖,任由苏轼的诗词在社会上传播对新政的推行很不利 。所以在神宗的默许下,苏轼被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的苏轼,苏轼狱中写了这首诀别诗!
这首诀别诗有太多的感动和伤感 。写兄弟情深,这首为之最,据说苏轼把这首诗交由狱卒转给其弟苏辙,苏辙看后十分难过,伏案而泣,随后又交还狱卒,几经周转竟传到皇帝手中,神宗皇帝读后也十分感动 。或许正因如此,虽有御史强大的压力,皇帝还是给与了罪行减免,使苏东坡免遭一劫,诀别诗也并没有成为苏东坡的绝唱 。
苏辙上书皇帝愿用自己的官职赎兄,兄弟之情深让人感叹!苏轼终于免了死刑被贬黄州,出狱那天见到了弟弟苏辙,苏辙把手捂在嘴上,苏轼会意,三缄其口!苏轼苏辙兄弟情深弥足珍贵诉不尽千古佳话!
(自由即苏辙,)
苏轼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
密州知州苏轼在乙卯正月二十日夜梦到了结发妻子王弗,醒来后苏轼和泪写下了这首千古悼亡词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思绪飘向千里之外,凄凉的话语无处诉! 。十年间鬓发如霜,即时相遇,你好能认出我吗?也梦里你还是就是摸样,小窗旁对镜梳妆!凝望许久只是无语唯有眼泪亦然滴落千行!另人断肠!月亮把银光洒落在你的坟前 。应该是长满小松的山岗了吧!
(苏轼19岁时与四川青神县进士王方之女16岁的王弗结婚,生有一子苏迈 。苏轼30岁时,王弗去世,享年27岁,与他共同生活了11年 。,王弗兰心蕙质 。是苏轼的结发妻子,二人郎才女貌,王弗的突然离世令苏轼悲痛万分,即时有了新的妻子也难忘与王弗的恩爱之情,怎不让人感怀,怎不让人钦佩!)
苏轼“感慨时间流逝”的诗句有哪些? 1、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浣溪沙》
译文: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 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2、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苏轼《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
译文:须发将白的老翁拄着藜杖,老眼迷离似醉,捋下新麦捣成粉末用来果腹 。我关切地询问老翁:豆类作物何时能成熟?
3、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 。—— 苏轼《临江仙·送王缄》
译文:忘掉了成都那些事儿已经有十多年了,但是因为你的到来,使我不得不再三思念 。
4、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 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译文:去年相送于余杭门外,大雪纷飞如同杨花 。
5、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 苏轼《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译文:身上春衫还是小蛮的细针密线,曾浸湿了西湖依依的泪雨 。
6、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译文: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 。
7、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 苏轼《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译文:去年今日我走在关山道路,细雨中梅花开放正暗自断魂 。
8、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 苏轼《阳关曲 / 中秋月》
译文: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9、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译文:自从我们在京城分别一晃又三年,远涉天涯你奔走辗转在人间 。
1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译文: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 。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 。
苏轼在赤壁赋中感慨“人生短暂,很渺小”的句子是 苏轼在赤壁赋中感慨“人生短暂,很渺小”的句子是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诗词中的人生哲理我国宋代大文豪苏轼,才高学博,其诗词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可谓多姿多彩,思想深邃独特 。所作各体诗词无所不精,从苏诗词的内容取材极其广泛,有描写山水风景的、有同情民生疾苦的、有抨击时看事体现其政治观点的、还有抒发亲情友情和人生感慨的,无论哪类题材都蕴含了丰富的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对时代、对人生的理性思考 。从一定意义上说苏轼的诗歌创作开拓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
苏轼的哲理诗词的主要特征是形象的写景、抒情,且蕴涵着深刻的哲理 。优秀的哲理诗词由于反映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真谛的探索,以及对社会理想的向往,因而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哲理诗词,中国古代诗词园地中的奇葩 。异彩纷呈,独树一帜,是优秀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光茫四射的明珠 。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和思想认识价值 。哲理诗词,绒景物、形象、说理于一体,借景抒情,以情感人,喻事明理,以理服人,以其特殊的艺术魅力,揭示哲学领域中的某一命题和真理,从而达到传播知识、启迪智慧、感悟人生的目地 。优秀的哲理诗词,总是艺术美和哲理美的完美结合,成为人类精神文明中的精品,洋溢着知识性、趣味性和启示性,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动的说服力 。
苏轼善于从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中发掘其蕴含的深刻哲理 。众所周知的《题西林壁》便是最佳佐证,苏轼在庐山横看一道道山岭连绵起伏,纵看一座座山峰高耸入云,于是陷入了对生活的深层思索,道出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一足以引起宋以后文人思考的极富哲理性的诗句 。苏轼那“跳出来”的哲学思考,给了我们理智的启迪,它说明认识事物不能陷溺其中,而要超脱其外,从更高的立足点来观其全貌 。
自然现象感悟到人生哲理,对人生的感受转化为理性的反思,这是苏轼迥异于其他诗人的地方 。他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写道:“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执着地探讨人生,在古人所谓“白驹过隙”、“奄忽若飙尘”、“譬如朝露”的短暂人生中,诗人善于发现人生真碲 。诗句以雪泥鸿爪为喻,说明了一个发人深思的人生哲理:由于世途坎坷,沧海桑田,变幻多故,早年的经历、思想、抱负,有如雪泥鸿爪,毕竟会深印脑中,诗中饱含了几多感慨,浓缩了人生几多艰辛,回忆起来令人感慨万千,反映出诗人处在颠沛之中的乐观精神 。
苏轼善于从大自然中寻求美的享受,领略人生哲理,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 。他写景状物虽未言理,然而理却弥漫诗中 。他在《慈湖峡阻风》中写道:“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 。且并水乡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 。”诗人坦言人生道路充满了“巉岩”,即使是极普通的社会生活中,也充满着复杂甚至尖锐激烈的矛盾,它告诫人们:只有认识“巉岩”,才能战胜它,而不至于面对它时手足无措,一蹶不振 。苏轼的另一首诗“己外浮名更外身,区区雷电若为神 。山头只作婴儿看,无限人间失箸人 。”在对待自然界的雷霆的态度上,苏轼以超然物外的姿态表现出对生活中的庞然大物的蔑视 。它启示我们:所谓雷霆之威,对于一个不以个人生命、浮名为重的人是不起作用的;世界上任何可怕的东西,并不是它真正可怕,只是因为人们怕它,如果不怕它,雷霆之声亦如儿语 。
在一些完全是写景或抒情诗中,由于其说理深刻而具有情趣,其中的一些诗句成为全诗的警策之语 。如《惠崇春江晚景》中“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生动地写出了一个很普通的客观真理 。它告诉我们:只有经常和某种事物相接触,才能最敏锐地发现它的任何细微的变化 。苏轼的《饮湖山初晴后雨》更是脍炙人口,“淡妆浓抹总相宜”,启迪人们要善于发现美、认识美,更要学会欣赏美,而且要有认识美的自觉性和全面性 。苏轼以美景比美人,以议论入诗,说明生活中的美是多元化的,对美的欣赏要全面领略,不要偏颇,诗中还表现了苏轼“浅深虽所得,无入不自适”的洒脱胸襟 。
望采
纳!!!!!!!!!!!!!!!!!!!!!!!!!!!!!!!!!!!!!!!!!!!!!!!!!!!!!!!!!!!!!!!!
苏轼用什么诗句来感慨时光的流逝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
《江城子》
【苏轼有哪些经典的人生感悟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