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者真心求教 写了个诗词,请点评

首先声明:我是来交流,不是来点评 。
1、诗词重在主题思想和意境,这就跟个人的学历、阅历有关了 。学历,在这里指的是所学到的各种知识,是诗词写作的基础;阅历,指的是人生经历(社会经历、生活经历)以及形成的思维方式和理解方式,是诗词创作的根本 。
现代诗的格式自由、写法随意,要求没有古诗那么严格,特别是不用讲究什么平仄,但读起来也要朗朗上口,尽量意简言骇,用字用词要精准,不一定要华丽,切不能记流水账似的去表述自己的观点、情感 。其实要写好现代诗,亦非易事 。因为现代诗更容易让人阅读和理解,所以要给人更好的感觉,需要的可不是平平仄仄平平仄那么简单了 。
2、如你所写的,每句字数都一样(这无所谓的),我想你是古诗接触的比较多(题外话),只是感觉有些字词过于直白或使用不当,给人的感觉没有诗的美感,严格来说这不是诗 。可能有些人会说,现代诗或者现在的诗,是自由的,是没有框框条条的,但我想说的是,没有严谨,就没有精品 。如果不管怎么写都可以算是诗,那也太泛滥了 。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诗人,但不是每一个人都写得出诗 。总觉得中华的优良传统文化在慢慢消失了,如果再让一些次品赝品来滥竽充数、混淆视听,那毒害的是我们的下一代 。听说现在大多书刊都是这样,你成了会员,你的作品就可以发表,而很多青少年无法去判断优劣,久而久之便可能把不好的东西潜移默化了,可怕!当然了,相信现在的青少年,没有几个人会去看书了,就算看书,也不一定是看“好书” 。
3、回到正题,你能够学习写诗,这是一件值得坚持的事 。向你致敬!
建议多看些近代诗,如鲁迅、老舍、胡适、艾青等等,我个人认为那可以提升人的洞察力和精神境界,如果要更美感的,我认为徐志摩、席慕容、汪国真等人的是首选 。国外的也可以多看看,如普希金、泰戈尔等,可以的话看原文更好 。古诗也要多看看多学学,很有帮助的 。一些教写诗歌的、诗词鉴赏的,也可以看看,但要切记:尽信书,不如无书 。有些书名我忘了,如果你有需要我回头找了发给你参考参考 。自取所需吧!
其实写作这玩意,说白了,还是那么几句老话,就是多看、多写、多思考、多交流 。写诗,就是在诗海里找寻适合自己、属于自己的那一叶扁舟 。
4、一时有感而发,啰啰嗦嗦那么多,非专业人士意见,请多多指正!同时呢,做人要乐观积极,可不要像海子那样,太可惜了!
请问古诗词的评论在古代怎么说?
楼上说的有点小问题,说出来一起讨论 。
“需”与“样”不是“相粘”,而是“相对”,可能是笔误了 。
“相对”是指一二句,三四句,五六句和七八句之间要字字平仄相对,即要平对仄,仄对平(这只是大致上说,因为有许多例外 。
如首句和偶数句用韵时例外;还有所谓的一句中“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大致的规则;还有拗句补救的问题 。
细说还要用好多文字 。
)“对”只要不违反格律诗的规则(如“孤平”),在此前提下是可以有所变通的,即实际诗中两句之间未必都必须一一相对 。
这是近体诗的一个基本的原则 。
“相粘”是指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与前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相一致,即平与平、仄与仄相粘,具体地说:第三句与第二句的第二字、第五句与第四句的第二字、第七句与第六句的第二字的平仄要相同 。
该诗中“树”与“样”、“香”与“泼”、“到”与“色”平仄相同,是“相粘”,不是“相对” 。
与“对”不同,“粘”是必须(注意!!!是必须)遵循的,不能“尽量”,因为“二四六”必须分明 。
还有,该诗的平仄我没细研,但用韵我认为没问题 。
因为“葩”“华(花)”“霞”“家”“芽”在“佩文诗韵”中均在“下平六麻” 。
以上个人浅见,不知道楼上同意否?
如何评价古诗词思想内容及作者观点
看到这个题目,我想起了我上学的时光 。
1、首先要先通读一下作品,有了个初步的理解;2、认真了解下作者的生平,文风;3、扒一下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比如当诗人是漂泊他乡,还是家国破败,还是中第后喜欲狂;4、再次总结你的理解 。
相信你已经整理了一些评价的模板 。
作者运用了XX手法,描写了XXX内容,通过写了XXXX,表达了XXX 。
套一下你的理解,一篇评价就出来了 。
最后附上刘需敏老师的高见 。
首先,关注题目 。
诗歌的题目是诗人写作意图的集中体现,它像一条红线,串联起散落在诗歌中的珍珠,像一个窗口,让我们看到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
比如说欧阳修的《晚泊岳阳》,这首诗的题目所传递出来的信息是:诗人在傍晚十分将船停靠在岳阳城,说明诗人出门在外,行船漂泊,那么思想感情就有可能是思乡之情或者是行路的羁旅之愁亦或者是行船的漂泊之感 。
如果这首诗是咏物诗的话,比如说《咏梅》,根据这个题目,作者表面上是要赞咏梅花,其实作者是想托此物言志,或表达其高风亮节,或抒发其孤高的精神,或表现其百折不饶、自强不息的坚贞 。
其次,关注作者 。
一般来说,诗歌的抒情主人公分为两类:一类由诗人设身代言,即诗人设想自己就是诗中的人,为他们奔走呼喊,代他们倾诉衷肠;一类是诗人自己,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也就是诗人自身的形象 。
总体看,后一类居多 。
而无论是由诗人代言还是诗人自己,对诗人生平的了解对于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至关重要 。
比如,说到李白,就想到他望月思乡;说道杜甫,就想到他忧国忧民的情怀;说到陆游,想到他的爱国情怀 。
接着,关注注释 。
在做题目的时候,有的时候诗歌的内容看不懂,最聪明而最有效的方法是看诗歌的注释,因为有时候注释就已经告诉你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
比如,今年的高考题《秋夜纪怀》的注释③散关:即大散关,此注释一出现,学生应该马上会想到陆游的另外一句诗:“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一句曾经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这本书里学过,这是诗人回忆两次抗金胜战,即使已两鬓斑白,扔渴望上战场杀敌,恢复大好河山的爱国情怀 。
再者,关注关键词或诗眼、词眼 。
什么是诗眼?诗眼就是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的最生动最传神的一个字或一个词 。
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的“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孤”……这些字都是最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
2013年福建卷《送何遁山人归》的颔联:“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一句中的归字就写出了诗人归家的轻松愉悦的心情 。
而后,关注意象 。
诗歌是以抒情言志为目的的,而意象是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单位,是诗歌的情感赖以寄托的地方 。
诗歌的根本是情感,而人的情感是相通的,抓住意象这个切入点,我们就能够与几百年前的诗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
因为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 。
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 。
而且这两者又常常是一致的 。
诗歌中出现的意象往往饱含诗人的情感 。
如柳的意象饱含依依惜别之情;菊的意象是高洁的品质、淡泊的名利的代名词;满地黄花是愁绪、容颜老去的象征……2007年广东卷林景熙的《溪亭》第一题是:诗人运用了哪些表示时间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的?诗人就是通过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和孤灯这些表示时间的意象来表现他的凄凉孤寂及因国破家亡的飘泊无依之感的 。
再有,关注诗中的典故 。
古代的诗人为表达委婉一些,往往喜欢用典,借他人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为了更理直气壮一些,也会借典故来以古喻今;为了使表达简明一些,会用典故这种较少的文字来传递较多的信息 。
一般用典有两层含义:(1)用历史旧事,借古喻今;(2)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既自明心迹,又丰富诗歌的意蕴,提高诗歌的文化品位,用黄庭坚的话来说就是“脱胎换骨” 。
正因为如此,它成为古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
例如杜甫的《发潭州》的颈联“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诗人用典抒情,诗人以才高招忌而被贬长沙的贾谊以及谏阻立武则天为皇后而被贬潭州的褚遂良自况,抒发了自己忠而见疑、贤而被谤、怀才不遇的感伤 。
再如陈亮的《念奴娇·登多景楼》中的两句:“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
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诗人借祖逖中流击楫和谢玄在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这两个劝勉南宋当权者,希望他们坚定信念,利用有利形势,长驱千里,扫清河洛,尽收故土,表达了作者必胜的乐观信念 。
最后,整体感知 。
阅读一首诗,无论你抓住了多少细节,如果诗歌的意思你是不懂的,那么这首诗你也就不懂了 。
因此,最后你还是要回归诗文,整体感知一下诗歌的意思
如何评价古诗词思想内容及作者观点
看到这个题目,我想起了我上学的时光 。
1、首先要先通读一下作品,有了个初步的理解;2、认真了解下作者的生平,文风;3、扒一下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比如当诗人是漂泊他乡,还是家国破败,还是中第后喜欲狂;4、再次总结你的理解 。
相信你已经整理了一些评价的模板 。
作者运用了XX手法,描写了XXX内容,通过写了XXXX,表达了XXX 。
套一下你的理解,一篇评价就出来了 。
最后附上刘需敏老师的高见 。
首先,关注题目 。
诗歌的题目是诗人写作意图的集中体现,它像一条红线,串联起散落在诗歌中的珍珠,像一个窗口,让我们看到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
比如说欧阳修的《晚泊岳阳》,这首诗的题目所传递出来的信息是:诗人在傍晚十分将船停靠在岳阳城,说明诗人出门在外,行船漂泊,那么思想感情就有可能是思乡之情或者是行路的羁旅之愁亦或者是行船的漂泊之感 。
如果这首诗是咏物诗的话,比如说《咏梅》,根据这个题目,作者表面上是要赞咏梅花,其实作者是想托此物言志,或表达其高风亮节,或抒发其孤高的精神,或表现其百折不饶、自强不息的坚贞 。
其次,关注作者 。
一般来说,诗歌的抒情主人公分为两类:一类由诗人设身代言,即诗人设想自己就是诗中的人,为他们奔走呼喊,代他们倾诉衷肠;一类是诗人自己,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也就是诗人自身的形象 。
总体看,后一类居多 。
而无论是由诗人代言还是诗人自己,对诗人生平的了解对于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至关重要 。
比如,说到李白,就想到他望月思乡;说道杜甫,就想到他忧国忧民的情怀;说到陆游,想到他的爱国情怀 。
接着,关注注释 。
在做题目的时候,有的时候诗歌的内容看不懂,最聪明而最有效的方法是看诗歌的注释,因为有时候注释就已经告诉你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
比如,今年的高考题《秋夜纪怀》的注释③散关:即大散关,此注释一出现,学生应该马上会想到陆游的另外一句诗:“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一句曾经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这本书里学过,这是诗人回忆两次抗金胜战,即使已两鬓斑白,扔渴望上战场杀敌,恢复大好河山的爱国情怀 。
再者,关注关键词或诗眼、词眼 。
什么是诗眼?诗眼就是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的最生动最传神的一个字或一个词 。
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的“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孤”……这些字都是最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
2013年福建卷《送何遁山人归》的颔联:“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一句中的归字就写出了诗人归家的轻松愉悦的心情 。
而后,关注意象 。
诗歌是以抒情言志为目的的,而意象是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单位,是诗歌的情感赖以寄托的地方 。
诗歌的根本是情感,而人的情感是相通的,抓住意象这个切入点,我们就能够与几百年前的诗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
因为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 。
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 。
而且这两者又常常是一致的 。
诗歌中出现的意象往往饱含诗人的情感 。
如柳的意象饱含依依惜别之情;菊的意象是高洁的品质、淡泊的名利的代名词;满地黄花是愁绪、容颜老去的象征……2007年广东卷林景熙的《溪亭》第一题是:诗人运用了哪些表示时间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的?诗人就是通过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和孤灯这些表示时间的意象来表现他的凄凉孤寂及因国破家亡的飘泊无依之感的 。
再有,关注诗中的典故 。
古代的诗人为表达委婉一些,往往喜欢用典,借他人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为了更理直气壮一些,也会借典故来以古喻今;为了使表达简明一些,会用典故这种较少的文字来传递较多的信息 。
一般用典有两层含义:(1)用历史旧事,借古喻今;(2)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既自明心迹,又丰富诗歌的意蕴,提高诗歌的文化品位,用黄庭坚的话来说就是“脱胎换骨” 。
正因为如此,它成为古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
例如杜甫的《发潭州》的颈联“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诗人用典抒情,诗人以才高招忌而被贬长沙的贾谊以及谏阻立武则天为皇后而被贬潭州的褚遂良自况,抒发了自己忠而见疑、贤而被谤、怀才不遇的感伤 。
再如陈亮的《念奴娇·登多景楼》中的两句:“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
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诗人借祖逖中流击楫和谢玄在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这两个劝勉南宋当权者,希望他们坚定信念,利用有利形势,长驱千里,扫清河洛,尽收故土,表达了作者必胜的乐观信念 。
最后,整体感知 。
阅读一首诗,无论你抓住了多少细节,如果诗歌的意思你是不懂的,那么这首诗你也就不懂了 。
因此,最后你还是要回归诗文,整体感知一下诗歌的意思
有什么文字优美的评写古诗词或者史学类的书?
年代:唐 作者: 郑谷《闻进士许彬罢举归睦州怅然怀寄》桐庐归旧庐,垂老复樵渔 。
吾子虽言命,乡人懒读书 。
烟舟撑晚浦,雨屐剪春蔬 。
异代名方振,哀吟莫废初 。
年代:唐 作者: 刘采春《啰唝曲》那年离别日,只道往桐庐 。
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 。
《思江南》年代:唐 作者: 方干《思江南》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 。
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
年代:宋 作者: 石孝友《清平乐》山明水嫩 。
潇洒桐庐郡 。
极目风烟无限景 。
说也如何得尽 。
自怜俗状尘容 。
几年断梗飘蓬 。
借使严陵知道,祗应笑问东风 。
年代:唐 作者: 李穆《寄妻父刘长卿(一作严维诗,题作发桐庐寄刘》处处云山无尽时,桐庐南望转参差 。
舟人莫道新安近,欲上潺湲行自迟 。
年代:唐 作者: 章八元《归桐庐旧居寄严长史》昨辞夫子棹归舟,家在桐庐忆旧丘 。
三月暖时花竞发,两溪分处水争流 。
近闻江老传乡语,遥见家山减旅愁 。
或在醉中逢夜雪,怀贤应向剡川游 。
年代:宋 作者: 葛长庚《阮郎归》淡烟凝翠锁寒芜 。
斜阳挂碧梧 。
沙头三两雁相呼 。
萧萧风卷芦 。
何处笛,一声孤 。
岸边人钓鱼 。
快帆一夜泊桐庐 。
问人沽酒无 。
差不多,够你用的了
如何写古诗词赏析文字?要求200字
诗歌的赏析主要是三个方面:时间,人物和环境.时间就是要了解这首诗创作于何时,是在什么时代写的,了解时代背景,就可以很好的知道这个时代文人墨客的精神,也就是他们诗歌中蕴含的精神.人物是要了解这个作者以及诗歌中所提及的人物等,最主要的还是作者,而且很多诗歌中的人物大多是作者假借别人之口表达自己的感情.环境就是结合诗歌前后上下的文段,了解是在什么特定的环境下让作者有了如此的灵感,同时环境也是作品意境的体现.环境大到时代背景,小到烛火曳曳,这些都是作者寄托感情的地方.最后就是组织语言,有条理,有文采的将诗歌的赏析写出来.
【初学者真心求教 写了个诗词,请点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