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诗词能用来形容一个三十岁的女人?

1、闺怨
唐代: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
译文
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妆饰,登上高楼 。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 。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
2、蚕妇
宋代: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
译文
一个住在乡下以养蚕为生的妇女,昨天到城市里去赶集并且出售蚕丝 。回来的时候,她却是泪流不断,伤心的泪水甚至把手巾都浸湿了 。因为她在都市中看到,全身穿着美丽的丝绸衣服的人,根本不是像她这样辛苦劳动的养蚕人!
3、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独不见
唐代: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
译文
卢家年轻的主妇,居住在以郁金香浸洒和泥涂壁的华美的屋宇之内,海燕飞来,成对成双地栖息于华丽的屋梁之上 。九月里,寒风过后,在急切的捣衣声中,树叶纷纷下落,丈夫远征辽阳已逾十载,令人思念 。
白狼河北的辽阳地区音信全部被阻断,幽居在长安城南的少妇感到秋日里的夜晚特别漫长 。她哀叹:我到底是为哪一位思而不得见的人满含哀愁啊?为何还让那明亮的月光照在帏帐之上?
4、蚕妇
唐代:杜荀鹤
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 。 
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 。
译文
我的脸蜡黄,没有一点光泽,哪知道人世间的什么荣华富贵 。年年都说我养蚕辛苦,为什么身上穿的是苎麻做的衣服?
5、庐江主人妇
唐代:李白
孔雀东飞何处栖,庐江小吏仲卿妻 。
为客裁缝君自见,城乌独宿夜空啼 。
译文
孔雀东南飞,飞到何处才休息?你就好像象那古时候庐江小吏焦仲卿的妻子 。你贤惠啊,为路过你家的客人缝补衣服 。可惜却像城墙树上的乌鸦孤独的鸣叫 。
描写半老徐娘的诗句有哪些?
"半老徐娘"一词源于南北朝.徐娘名徐昭佩,是南朝梁元帝的妃子.她年过芳龄,却还着意打扮,风风骚骚,极不得体.于是,有人说:"徐娘半老,犹尚多情."有关"徐娘"的"风骚"之事,《南史 后妃传下 梁淑景余三月,莺花已半稀 -汪洙《神童诗》 韶年淑质曾非固,花面玉颜还作土 -吕岩《赠刘方处士》念奴娇 宋 管鉴楚山万叠,怅高情、不比当年嵩少 。
官况全如秋淡薄,枉却尘侵乌帽 。
菊蕊犹青,茱萸未紫,节意凭谁表 。
故园何处,暮云低尽残照 。
追念往昔佳辰,尊前绝唱,未觉徐娘聚散悲欢回首异,今岁古台谁到 。
藉甚声名,难忘风味,何日重倾倒 。
交情好在,雁书频寄云杪 。
江城子 宋 郭应祥开尊拟对菊花黄 。
舞伊凉 。
掺渔阳 。
更有风流,妓女胜徐娘道难逢开口笑,争驰逐,利名场 。
玉山蓝水两茫茫 。
采幽香 。
泛清觞 。
橙橘堆盘,犹恨未经霜 。
底事□□堪喜处,丰年最,冠江乡七绝 梦扬州乐妓和诗唐 刘禹锡花作婵娟玉作妆,风流争似旧徐娘 夜深曲曲湾湾月,万里随君一寸肠 。
徐娘半老拼 音:xú niáng bàn lǎo解 释: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 。
出 处:《南史·后妃传下》:“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
”反义词:风烛残年 人老珠黄人们常用“半老徐娘”来形容风韵犹存的中年妇女,这位风情万种的“徐娘”姓徐吗?她到底是何方女子呢?“徐娘”名叫徐昭佩,是南北朝时前齐国太尉的孙女,也是梁朝将军徐琨的女儿 。
年轻的徐昭佩是一个风华绝代的“美眉”,嫁给了当时的湘东王萧绎 。
因夫妻关系不和,萧绎称帝(梁元帝)后,并未立徐氏为皇后 。
说起梁元帝,不得不提的是,他是历史上唯一的“独眼龙”皇帝 。
为此,才貌双全的徐把嫁给他多少有些不满 。
一次梁元帝临幸时,徐妃化了“半面妆”(半面梳妆,半面未妆),有意嘲笑梁元帝 。
梁元帝大怒,挥袖而去,一连几年不再理睬徐妃 。
徐妃不甘寂寞,已近中年却 还刻意打扮,风骚至极,并且不守妇道,先后结识了荆州瑶光寺的风流道士智远和朝中的美男子季江 。
虽然徐妃当时年岁已高,却仍招引季江与之通奸,季江叹道:“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
”(《南史.皇妃传》)这就是“半老徐娘”的来历 。
此后,人们便把年纪虽大,却尚存风韵的妇女称为“半老徐娘” 。
求形容中年妇人风韵犹存的词 。
徐娘指南朝梁元帝的后妃徐昭佩 。
《南史》:“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
”后因用以称尚有风韵的中、老年妇女 徐昭佩是南朝梁武帝第七个儿子萧绎的偏妃,萧绎当时为湘东王,手握重兵镇守江陵 。
徐昭佩在素蝶向林飞,红花逐风散,花蝶俱不息,红素还相乱的江陵是一个十分活跃的女人 。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典故就出在她的身上 。
湘东王萧绎自幼爱好文学,对政治了无兴趣,更受他父亲的影响,身着布衣,饮食惟豆羔粗粒而已 。
正当梁武帝在建康城西设立士林馆,延集学者讲学论文的时候,萧绎也在风光旖旎的江滨,天天与文人雅士谈玄说道 。
徐昭佩美丽,聪明,长于诗词,正值花样年华,加上热情如火的禀性,正是需要爱怜的时候,虽然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然而却始终撩不起萧绎的情兴,为此她悒郁寡欢,不知如何自处? 最直接的办法莫过于接受丈夫的生活方式,试着打入丈夫的兴趣圈子,因此她一改常态,淡妆素抹地去参加丈夫的诗酒之会,经常与萧绎左右的文友酬对,从而使她的精神领域与情感生活,得到了相当程度开展与疏解 。
尽管她的美艳,她的才情,已经得民了客观的肯定,然而萧绎仍然丝毫不为所动,于是徐昭佩更激越地在她的夫妻生活中投下一副猛药,故意在化装时只化半边脸庞,时人称之为“半面装” 。
一个女人搽粉,抹胭脂,涂口红只及半边脸庞,想想看那是个什么样子,不但是糟踏了自己的美貌,更是有意虐待别人的视觉 。
而徐昭佩则是要借此渲泄她心头的愤怒与不平,甚至用以来羞辱萧绎 。
侍女们生怕徐妃的这一狠招,会使王爷大起反感,甚至会在盛怒之下弄成可怕的后果 。
但徐昭佩却要侍女们放一千个心,她说:“王爷父子讲仁义,说道德,断乎不会因这样的小事焚琴煮鹤,顶多只不过是逐出宫会,眼不见心不烦 。
这样也好,与其维持有名无实的夫妻生活,倒不如另外择人而嫁 。
”谁知萧绎的修养确实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虽然明明知道徐昭佩故意要意他生气,却视若无睹,好象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
就这样又过了若干年 。
当年梁武帝以“天心不可违,人心不可失”为由而当上皇帝,灭了南齐,开始也注意励精图治,观政听谣,访贤举滞,悉罢女乐;尤其自奉俭约,衣食简朴,为听取民情,更设傍木肺石,使下情得以上达,于是到处出现一片升平气象 。
但他老人家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尊信佛教,相传现在和尚头上留戒疤,就渊源于梁武帝 。
梁武帝三次出家,三次被赎身再为皇帝,除了天天诵经念佛之外,更常往同泰寺讲经说法,常常夜以继日,一连讲上七、八天才告一段落 。
那时全国僧尼只几全国人口的一半,仅建康一地,便有佛寺五百余所 。
梁武帝再也没有统一中国,澄清天下之志 。
国事多流于形式,终于酿成候景之乱 。
侯景本是北朝东魏中原地区的太守,因与东魏宰相高澄有隙,以河南之地来降 。
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梁武帝三下五下,又使反复小人候景转过来反梁,对侯景的叛乱,开始梁武帝还大言不惭地说:“是何能为?吾折鞭以答之 。
”但不久建康就被攻破,梁武帝在幽禁中死去 。
侯景之乱平定后,萧绎在江陵即帝位,改元承圣,成了梁元帝,徐昭佩被册封为贵妃 。
然而萧绎仍旧习不改,依旧以读书属文为乐,动辄与文武百官讲授老庄的道经,久久不倦 。
徐昭佩仍然是深宫寂寞,芳华虚度,这时她已经年近不惑了 。
萧绎对后宫佳丽均不屑一顾,于是宫人们纷纷找寻情感出路,徐昭佩在大势所趋的情况下,终于按捺不住 。
她找到一位眉目俊秀,举止风雅的美少年暨季江 。
初时还自遮遮掩掩,后来居然公开来往,每当萧绎在龙光殿上与群臣大谈老庄之道时,也正是徐贵妃与暨季江在深宫内苑中尽情欢乐的时候 。
有人曾开玩笑地问暨季江:“滋味如何?”暨季江毫无隐讳地回答:“徐娘老矣,犹尚多情 。
”或者回答:‘’徐娘虽老,风韵犹存!”后世形容中年妇人的风情不减,常说:“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
”便是由此而来 。
暨季江的轻薄话很快传到了梁元帝萧绎的耳朵里,奇怪的是他仍然无动于衷,左右的都为之愤怒不已,但也无可奈何; 梁元帝久滞江陵而不还旌建康,使得与梁国接壤的西魏大起恐慌,因为江陵靠近西魏,以为萧绎是要进攻西魏,于是紧急整军经武,准备向江陵用兵 。
根据西魏的估计:梁元帝萧绎跃军沔南,还旌建康,乃是上策;退保子城,峻其陴谍,以待援军,乃是中策;若难以移动,据守江陵,乃是下策 。
经过周密部署,西魏大将于瑾领军五万直追江陵 。
其实连老婆都不爱,老婆偷人连醋都不会吃的皇帝,哪里知道什么上策、中策、下策,他纯粹是沉浸在老庄之道中 。
等到西魏大军围困江陵,他尚且集合百官大谈老庄之道,及至敌兵攻城甚急,他登城近视敌情,还口占一诗,群臣中竟然也还有唱和的人,迂腐如此 。
不由人不浩叹 。
南城已陷,火光冲天,萧绎来到东阁竹殿,命左右尽烧古今图书十四万多卷,又用宝剑狂坎竹柱,仰天长叹:“文武之道,今夜尽矣!” 那徐昭佩呢?她在后宫之中紧紧拥抱着情郎暨季江,原以为海枯石烂,此情不移,不料暨季江听说都城已被攻破,在此紧要关头毫无留恋地挣脱了情人的拥抱,一溜烟逃得无影无踪 。
徐昭佩悲从中来,放声大...
形容女人美好的现代词
《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ti),肤如凝脂,领如蝤(qiú)蛴(qí),齿如瓠(hù)犀(xī),螓首蛾眉 。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
这一句的解释是:手指纤纤如嫩荑,皮肤白皙如凝脂,美丽脖颈像蝤蛴,牙如瓠籽白又齐,额头方正眉弯细 。
微微一笑酒窝妙,美目顾盼眼波俏 。
风韵犹存是什么意思?
风韵犹存:风:风度、风采;韵:神情、韵致:犹:还;依然;存:保留着 。
风采依然还存在 。
形容中年妇女仍然保留着优美的风姿 。
成语拼音:fēng yùn yóu cún成语出处:清 王韬《淞隐漫录》:“ 其母虽属徐娘,丰韵犹饶,老蚌固宜出此明珠 。
” 扩展资料成语用法:风韵犹存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常和半老徐娘连用 。
成语正音:韵,不能读作“yún” 。
成语辨形:犹,不能写作“尤” 。
成语辨析:风韵犹存和“风姿绰约”有别:风韵犹存只用来形容中年妇女;“风姿绰约”则多用来形容青春少女 。
近义词:风姿绰约反义词:人老珠黄、老态龙钟成语例子:虽然此女子已过不惑之年,但仍风韵犹存 。
形容女人事业诗词有哪些?
1. 《木兰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
2. 白居易《长恨歌》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3. 王维《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西施久宁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邀人傅脂粉,不子著罗衣.君宠亦娇态,君怜无是非.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4. 《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
5. 曹植《美女篇》美女妖且闲,采桑岐路间 。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皎腕约金环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
6. 《洛神赋》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 。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
襛纤得衷,修短合度 。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
7.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8.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 。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
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编贝 。
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
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
“半老徐娘,风韵犹存”出自哪里
半老徐娘出自于《南史·后妃传下》 。
风韵犹存出自清·王韬《淞隐漫录》 。
半老徐娘拼音是bàn lǎo xú niáng,意思是指已到中年尚有风韵的妇女 。
风韵犹存拼音是fēng yùn yóu cún,意思是中年妇女仍然保留着优美的风姿 。
扩展资料: 半老徐娘、风韵犹存的近义词: 1、风姿绰约 风:风度;绰约:女子姿态柔美 。
形容女子风韵姿态柔美动人 。
2、绰约多姿 绰约:姿态优美的样子 。
形容女子体态的美 。
出自唐·蒋防《霍小玉传》:“年可四十余,绰约多姿,谈笑甚媚 。
” 参考资料:半老徐娘_百度百科 ,风韵犹存_百度百科 ...
形容半老徐娘的词语
形容半老徐娘的词语有:残花败柳 、徐娘半老 、风韵犹存 “半老徐娘”的意思的:比喻年长色衰风韵犹存的妇女 。
又作徐娘半老 。
一、基本解释: 半老徐娘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àn lǎo xú niáng,意思是指已到中年尚有风韵的妇女 。
出自于《南史·后妃传下》 。
二、英文翻译: an elder woman who has past her prime 三、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分句;用于人 四、例句展示: 但据传印度方面暗示说,如果不能由一位灰白头发的年老英国妇女宣布本次英联邦运动会开幕,它愿意由一位头发变灰的半老印度妇女来做这件事 。
五、近反义词: 【近义词】残花败柳 徐娘半老 风韵犹存 【反义词】二八女郎 人老珠黄 风烛残年 老态龙钟 二八佳人...
形容年老女人漂亮的词语
风韵犹存、风姿绰约、半老徐娘、雍容尔雅、雍容华贵等等 。
(1)风韵犹存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fēng yùn yóu cún,意思是中年妇女仍然保留着优美的风姿 。
出处:清·王韬《淞隐漫录》:“其母虽属徐娘,丰韵犹饶 。
”译文:他的母亲虽然年纪到了中老年,仍然保留着优美的风姿 。
(2)风姿绰约,读音fēng zī chuò yuē,汉语成语,释义为形容气质优雅,体态柔美 。
(多指美女) 。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内中有两个女子,丰神绰约,宛然若并蒂芙蓉 。
”译文:这中间有两个女子,气质优雅,好像就是出水芙蓉 。
(3)半老徐娘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àn lǎo xú niáng,意思是指已到中年尚有风韵的妇女 。
出处:《南史·后妃传下》:“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
”译文:徐娘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还很有风韵 。
(4)雍容尔雅,拼音yōng róng ěr yǎ,形容态度大方,举止不俗 。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 。
”译文:相如到邛城,坐的车,都是非常雍容华贵的 。
(5)雍容华贵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 yōng róng huá guì,形容人仪态高雅从容,庄重大方 。
也形容服饰华丽锦绣 。
出处:曹禺《王昭君》第一幕:“姜夫人雍容华贵地走下,盈盈和戚戚恭恭敬敬地陪送出去 。
”...
有什么诗词能用来形容一个三十岁的女人?
1、闺怨 唐代: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
译文 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妆饰,登上高楼 。
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 。
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
2、蚕妇 宋代: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
译文 一个住在乡下以养蚕为生的妇女,昨天到城市里去赶集并且出售蚕丝 。
回来的时候,她却是泪流不断,伤心的泪水甚至把手巾都浸湿了 。
因为她在都市中看到,全身穿着美丽的丝绸衣服的人,根本不是像她这样辛苦劳动的养蚕人! 3、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独不见 唐代: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
译文 卢家年轻的主妇,居住在以郁金香浸洒和泥涂壁的华美的屋宇之内,海燕飞来,成对成双地栖息于华丽的屋梁之上 。
九月里,寒风过后,在急切的捣衣声中,树叶纷纷下落,丈夫远征辽阳已逾十载,令人思念 。
白狼河北的辽阳地区音信全部被阻断,幽居在长安城南的少妇感到秋日里的夜晚特别漫长 。
她哀叹:我到底是为哪一位思而不得见的人满含哀愁啊?为何还让那明亮的月光照在帏帐之上? 4、蚕妇 唐代:杜荀鹤 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 。
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 。
译文 我的脸蜡黄,没有一点光泽,哪知道人世间的什么荣华富贵 。
年年都说我养蚕辛苦,为什么身上穿的是苎麻做的衣服? 5、庐江主人妇 唐代:李白 孔雀东飞何处栖,庐江小吏仲卿妻 。
为客裁缝君自见,城乌独宿夜空啼 。
译文 孔雀东南飞,飞到何处才休息?你就好像象那古时候庐江小吏焦仲卿的妻子 。
你贤惠啊,为路过你家的客人缝补衣服 。
可惜却像城墙树上的乌鸦孤独的鸣叫 。
...
苏轼为他的妻子做了哪些诗词
如果满意请尽快采用!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写给三个妻子的诗词一十年生死两茫茫 。
不思量,自难忘 。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夜来幽梦忽还乡 。
小轩窗,正梳妆 。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江城子·记梦》在四川眉州青神县的岷江畔,有一片苍翠挺秀的山岭,这就是被南宋范成大称为“西川林泉最佳处”的中岩山 。
进入山中不久,就可以看到一方由山泉汇集而成的清池 。
表面上,除了池水较深较冷之外,并无任何独特之处 。
但奇怪的是,如果你临池拍手,池中游鱼就会循声游到岸边 。
此时再看池边石壁上的“唤鱼池”三个大字,才知道这个名字是如此贴切而富有灵性 。
而这三个字正是苏轼所题 。
当年进士王方召集乡贤名士在池边聚会,想为这个水池取名 。
正在山中读书的少年苏轼以“唤鱼池”中选,并即席挥毫写下这三个潇洒的大字 。
苏轼的才华赢得了王方的喜爱,几经周折,王方将爱女王弗嫁给了苏轼 。
仙山清池,佳人才子,这个美丽的故事为本来就美丽的山川增色不少,让壁上的清泉至今每每低语不止 。
王弗性格“敏而静”,作为进士之女的她开始并没有告诉苏轼自己知书 。
每当苏轼读书的时候,她则在旁边终日不去 。
后来苏轼有遗忘的地方,她反倒给予提醒 。
好奇的苏轼问她别的书里的问题,她都能答上来,顿时让苏轼又惊又喜刮目相看 。
在苏轼与访客交往的时候,王弗经常立在屏风后面倾听谈话,事后告诉苏轼她对某人性情为人的总结和看法,结果无不言中,可谓苏轼绝佳的贤内助 。
然而好景不长,情深不寿,王弗年仅二十七岁就病逝于京师,让苏轼悲痛万分 。
此时苏轼母亲程氏已经去世 。
苏洵对苏轼说:“王弗跟着你很不容易,将来要将她安葬于她婆婆的墓边 。
”谁知未及一年,苏洵又卒于京师 。
于是苏轼兄弟护丧回家,将王弗也葬于其翁姑墓侧 。
十年之后的一个夜晚,苏轼又在梦中见到了王弗,醒来伤感不已,于是写下了著名的《江城子?记梦》,这是近千年以来写夫妻之情最成功、最动人的词章之一 。
全词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夫妻之间生离死别最撼人心魄的一幕 。
据说用词来写悼亡,苏轼是首创,这一首创,却成了后世难以企及的高峰,这固然是因为苏轼才高学深,但更因为他和王弗之间有着真挚的感情 。
只是鲜有人知道,这份感情的最初,却是那隐藏在山林深处神秘的唤鱼池 。
王弗随翁姑葬于眉州安镇乡可龙里的山中 。
据说附近有一泓山泉,经常有一个白发老翁卧于泉上,只能远看,人一走近,他就隐身于泉里,所以泉水又叫老翁泉 。
苏辙晚年写诗:“老人寄东岩,萧然四无邻 。
八尺清冷泉,中有白发人 。
婆娑弄明月,松间夜相宾 。
”就是指的此事 。
苏轼有诗句:“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 。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种树很多的缘故,这一片山林中的苏家墓地到了后来竟怎么也找不到了 。
明代广东人许仁到眉州做太守,多次率人按图索骥去山里寻找苏洵墓,却一度次次徒劳而返,让他慨叹:“青山难觅先贤墓,白发重逢此寺僧 。
”到了清代康熙年间,眉州太守金一凤也带着士绅遍寻山野,最后进入一片寸步难行的荆棘林,当他们斩去杂草丛荆时,苏洵等人的坟墓终于显现在眼前,只是早已碑志剥蚀苔封叶积 。
金一凤感伤世间博学闻达之人,身后却落得如此光景 。
于是他捐囊封土,筑墓建祠,即今所存的“苏坟山” 。
这里是苏轼“更听潇潇风雨哀”的地方,也是让他在异乡“无处话凄凉”的地方 。
可为凭吊者识 。
二泛泛东风初破五 。
江柳微黄,万万千千缕 。
佳气郁葱来绣户,当年江上生奇女 。
一盏寿觞谁与举 。
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 。
放尽穷鳞看圉圉,天公为下曼陀雨 。
——《蝶恋花》苏轼的第二个妻子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比起王弗和朝云来,王闰之的名气最小 。
她的才干见识也许比不上王弗,但也是一个贤淑的妻子 。
王闰之也先于苏轼去世,让苏轼再遭打击,“泪尽目干” 。
王闰之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家庭妇女 。
苏轼“乌台诗案”被捕入狱,王润之惊怖之下,担心那帮小人还会从诗文中找出苏轼的罪状,于是把苏轼的诗稿焚毁 。
这件事也成了千百年来喜欢苏轼的人们心中一个永难弥补的遗憾 。
尽管如此,王闰之也并非没有艺术细胞 。
苏轼一家在汝阴的时候,一天晚上,堂前梅花盛开,月色鲜霁,王润之叫苏轼请朋友到花下饮酒,她说:“春月胜如秋月,秋月令人凄惨,春月令人和悦 。
”苏轼大喜说:“我还真不知道你会诗 。
刚才你说的话,真是诗家语言 。
”所谓真诗在民间,并不会写诗的王闰之不经意间却说出了富有诗意的语言,给了苏轼灵感,让他写了一首《减字木兰花》: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 。
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
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 。
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
王闰之性格柔顺贤惠 。
在黄州的时候,苏轼心情郁闷,而小孩还在他面前牵衣哭闹,苏轼要发火,王闰之开导苏轼说:“你怎么比小孩还痴,为什么不开心点呢?”苏轼听后正有所感愧,王闰之又洗涤好酒杯放在他面前 。
这件事被苏轼写进了诗里 。
在黄州苦涩艰辛的岁月中,有贤妻如此,对苏轼来说是一种大安慰 。
在王闰之过生日之际,苏轼放生鱼为...
【有什么诗词能用来形容一个三十岁的女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