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甜味剂,“0糖”“0卡”并非想象中那么健康( 三 )


上世纪70年代,已经有研究者通过实验室研究发现,当时常用,也是人类发明的第一种合成甜味剂“糖精”与大鼠的膀胱癌有关 。
中国食品工业专家曾翻译过美国《食品工程》杂志的一篇报道,其中提到了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研究发现:代替糖添加到饮料、食品中的甜味剂,主要是糖精和环已基氨基磺酸钠,大量使用可增加60%膀胱癌的风险 。而这里的大量使用,可能只是每天喝2瓶以上,含有这种甜味剂的227g装的饮料 。
争议之下,加拿大还曾对该物质下达过禁令 。美国也要求生产者在包装上印刷相关提醒 。
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因为来自不可食用的物质,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或者在保存、烹饪的过程中,出现的化学变化,被认为是其不安全的重要因素 。
比如甜蜜素(化学名环己基氨基磺酸钙,经过水解后就会声称有致癌危险的环己胺 。1986年已经被美国叫停,宣布“禁止直接加入或用于食品” 。
而纯粹基于生物技术生产出来的阿斯巴甜,进入人体后会分解成多种物质,其中包括苯丙氨酸,这种物质虽然是人大脑中必需的物质,但是摄入过量会非常危险 。患有苯丙酮尿症的人不能分解这种物质,就会导致其超标,出现身体发育缓慢,大脑和神经系统受损等问题 。对这种物质敏感的人也容易出现头疼、颈部麻痹、恶心等症状 。
所以直到今天,含有阿斯巴甜的产品,都会在成本表上提示产品中含有苯丙酮酸 。
甜味剂不止出现在饮料中,为了改善口味,它们添加在各种食物中 。前述法国研究报告中也提到,仅阿斯巴甜就存在于全球6000多种加工食物中 。餐桌上常见的蛋糕、麦片、酱汁、酸奶等,很多也都有甜味剂 。这也增加了甜味剂影响健康的风险 。
后来的流行病学研究没有证明糖精摄入会增加人体膀胱癌发病率,不过仍有研究证明其可引发皮肤瘙痒症等问题 。
近年来,赤藓糖醇、三氯蔗糖、甜叶菊等来自自然界的甜味剂正在快速崛起 。
其中表现最亮眼,当属赤藓糖醇 。2021年9月,首届中国饮品健康消费论坛发布的《健康中国饮料食品减糖行动白皮书(2021)》显示,赤藓糖醇在中国的年复合增长率接近30%,是增长最快的甜味剂,其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24% 。同期阿巴斯甜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从2015年的22%,降到了2019年的不足9% 。
在中国元气森林、农夫山泉,跨国巨头可口可乐等都在使用,因为国内原料企业产能释放问题,还曾出现过供不应求的情况 。
这些来自“自然”的甜味剂,更健康吗?
最早“翻车”的“自然”代糖,应该是木糖醇了 。美国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的儿科医生及教授米里亚姆·佛斯曾经花了7年时间,对6000个受试者进行观察,最终发现,这种从木材中提取出来的代糖也会使三酰甘油值升高,使“好胆固醇”减少300% 。容易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
蔗糖衍生物三氯蔗糖,也曾有体外实验表明其有增加小鼠患恶性肿瘤和造血系统肿瘤的风险 。也有研究认为,这种物质会干预肠内细菌和消化酶,导致肠炎 。
赤藓糖醇是一种糖醇,可以从海藻、苔藓里提取,也可以化学合成,其甜度只有蔗糖的70%到80%,热量是蔗糖的0.64%,可以在饮料、乳制品,以及糖果、巧克力等食品中广泛应用 。从全球报告的情况看,过敏反应较为常见 。
根据日本研究者报道,这种代糖1990年就在日本获准用于食品,如今每年都有差不多1.25亿人,吃掉50亿份以上的含有赤藓糖醇的甜食 。
他们也早已发现赤藓糖醇引发过敏的问题 。尽管诱发过敏的机制尚不清晰,但是已有数据显示,其在日本诱发过敏的概率低于1人/100万人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