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惠小町”打造吉林大米领军品牌

【“德惠小町”打造吉林大米领军品牌】

“德惠小町”打造吉林大米领军品牌

文章插图
“德惠小町米”大丰收 。
“德惠小町”打造吉林大米领军品牌

文章插图
现代化的大米加工车间 。
金秋时节,在德惠市岔路口镇,二十万余亩稻田收割进入尾声,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挂着饱满稻穗的稻秆直接卷入轰鸣的机器,车辙过后留下的是粉碎后稻秸 。看着金灿灿的稻谷在收割机尾部的传输口飞泻而下,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农民的脸上 。
德惠市岔路口镇,素有“中国水稻第一镇”之称 。凭借良好的土壤、气候、水源等自然条件优势,水稻种植由来已久 。目前,该镇1.55万公顷的水稻已进入收获期,预计今年的水稻产量近14万吨 。而这其中,“德惠小町米”占到九成以上,已经成为德惠、长春,乃至吉林大米的领军品牌 。
品种优势突显 “小町米”称王
德惠市水稻种植品种以秋田小町、吉粳88、吉粳511、吉大718、吉大898、通禾836、通禾855、东稻3、吉农大809、吉农大518等优质小町米为主 。目前,“德惠小町米”已被确定为吉林省中部黑土地大米的“吉林大米”代表品牌,是“长春大米”的领军品牌 。该品种水稻营养丰富,有机质和矿物质含量高;碾出的大米洁白晶莹,质地密实,做出的米饭油亮溢香,有嚼头,口感好,堪称米中精品 。
“我们合作社共有262公顷稻田,种植了143公顷的有机绿色稻米,都已收获完毕,每公顷产量8吨~9吨 。”江畔农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于加双说,“我们还探索蟹稻共生的种植方式,在有机稻田里养殖螃蟹,每公顷收获螃蟹四五百斤,都已经卖光了 。”
于加双说,合作社通过“集中服务、统购、统销”的经营模式组织生产 。通过种植水稻,已带动几十户村民脱贫致富 。“按照粮食正常收购价格再多给农户1毛~2毛,农户收益每公顷能增加2000元 。”
粮食迎来丰收,农民欢喜的同时,粮商也忙碌起来 。在吉林省松江百顺米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全程自动化的稻米加工生产线正在作业:烘干、清理、糙米加工、精米加工、分装……一道道工序全程采用自动化控制体系 。
“现在正值黄金收购季,公司的订单采取‘农户+基地+公司’的模式,基本上以销定产,有销售订单下来,我们这边就组织加工生产,稻谷收上来之后晾晒烘干整理,经过辗米、包装等工序后就集中上市 。”吉林省松江佰顺米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少东说 。
全产业链升级 水稻经济现活力
德惠市坚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着力提升水稻全产业链水平,把大米品牌建设作为全市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集中力量打造“德惠小町米”白金名片 。
今年德惠市水稻种植面积70.69万亩,水稻产量预计超过8.5亿斤 。未来该市将继续围绕“无公害、绿色、有机”的发展方向,高标准建设专用、优质、稳定的水稻生产基地,引导企业向标准化、规模化种植方向发展,向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方向整合 。以农业园区为依托,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推动“德惠小町米”品牌建设,走出“长春大米”强路,打造“吉林大米”领军品牌 。
德惠市积极推进地域品牌,大力发展水稻经济 。几年来,通过不断宣传推介加大“德惠小町米”在外埠的知名度,通过不断优化技术,“互联网+农业”营销手段等多种方式,使得“德惠小町米”获得了广阔的销售市场,并于2017年8月荣获“中国优质小町米之乡”的称号,逐渐受到全国各地的喜爱并远销国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