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是我国第一部什么史书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什么?( 三 )



文学风格

《左传》长于叙事,富于情节和故事性和戏剧性,善于描写细节,如写晋公子重耳出亡及返国经过,选材布局均属恰当 。《左传》亦善于刻划人物性格,如子产的善于辞令,敢作敢为;华元的庸懦无能,待人宽厚;子玉的骄横;郑庄公的凶残伪善等,描叙生动逼真 。

《左传》特别善于描写战争,如秦晋韩之战、晋楚城濮之战、秦晋殽之战、晋楚邲之战、齐晋鞍之战、柏举之战等 。梁启超说:“其记事文对于极复杂之事项,一如五大战役等,纲领提絜得极严谨而分明,情节叙述得委曲而简洁,可谓极技术之事 。”

《左传》文辞精炼,能用委婉曲折的文笔,表达当日巧妙的词令,如吕相绝秦,烛之武退秦师,臧孙谏君纳鼎,僖伯谏君观鱼,季札观乐、王孙满论鼎 。梁启超说:“其记言文渊懿美茂生气勃勃,后此亦殆未有其比 。”

《左传》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历来研究者常把它和《史记》并称,尊为历史散文之祖,“文之有左、马犹书之有羲、献” ,《荀子》一书对《左传》的引用颇多。《左传》尤长于记述战争,故有人称之为“相砍书”(相斫书) ,又善于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令 。

注疏

《 春秋左传注疏 》:西晋杜预注《春秋经传集解》;唐孔颖达疏《春秋正义》六十卷 。五经正义、十三经注疏之一 。

评价

东汉《公羊》学者李育以为《左氏》“虽有文采而不得圣人深意攻之,以为前世陈元、范升之徒更相非折,而多引图谶,不据理体,于是作《难左氏义》四十一事” 。

《太平御览》六百十引桓谭《新论》曰:“左氏经之与传,犹衣之表里,相待而成,有经而无传,使圣人闭门思之,十年不能之也 。”

贺循:“左氏之传,史之极也 。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

刘熙载:“左氏叙事,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运化之方,斯为大备 。”

刘知几:“寻左氏载诸大夫词令,行人应答,其文典而美,其语博而奥;述远古则委曲如存,征近代则循环可覆 。必料其功用厚薄,指意深浅 。谅非经营草创,出自一时;琢磨润色,独成一手 。斯盖当时国史,已有成文,丘明但编而次之,配经称传而行也 。”

刘知几:“左氏之叙事也,述行师则簿领盈视,聒沸腾;论备火则区分在目,修饰峻整;言胜捷则收获都尽,记奔败则披靡横前,申盟誓则慷慨有余,称谲诈则欺诬可见,谈恩惠则煦如春日,纪严切则凛若秋霜,叙兴邦则滋味无量,陈亡国则凄凉可悯 。或腴辞润简牍,或美句入咏歌 。跌宕而不群,纵横而自得,若斯才者,殆将工侔造化,思涉鬼神,著述罕闻,古今卓绝 。

朱熹认为《左传》、《史记》只是二、三等著作 。又说“左氏之病是以成败论是非而不本于义理之正”。

《左绣》:“左氏叙事、述言、论断,色色精绝,固不待言,乃其妙尤在无字句处 。凡声情意态,缓者缓之,急者急之,喜怒曲直莫不逼肖,笔有化工 。若只向字句临摹,便都不见得 。”

梁启超:“《左传》文章优美,其记事文对于极复杂之事项──如五大战役等,纲领提挈得极严谨而分明,情节叙述得极委曲而简洁,可谓极技术之能事 。其记言文渊懿美茂,而生气勃勃,后此亦殆未有其比 。又其文虽时代甚古,然无佶屈聱牙之病,颇易诵习 。故专以学文为目的,《左传》亦应在精读之列也 。”

评价


左传

《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而且由于它具有强烈的儒家思想倾向,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