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是我国第一部什么史书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什么?( 二 )



清人刘逢禄、皮锡瑞均认为《左传》是一部独立的史书,皮锡瑞在《经学通论·春秋》充分肯定了王接之说,并且引用庄公二十六年《传》:“秋,虢人侵晋 。冬,虢人又侵晋 。”杜预《集解》云:“此年《经》、《传》各自言其事者,或《经》是直文,或策书虽存而简牍散落,不究其本末,故《传》不复申解,但言传事而已 。” 。《左传》有不少解经的内容,例如“君子曰”、“五十凡” 等,但很明显是加工的痕迹,多数都没有与传文融为一体 。宋人林栗说:“《左传》凡言君子曰是刘歆之辞 。” 《春秋》的一些经文没有相应的《左传》传文,例如《春秋·隐公二年》:“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 。”杜预注:“无传 。”《左传》的传文没有相应的《春秋》经文,例如《左传·襄公十五年》:“(冬)郑公孙夏如晋奔丧,子蟜送葬 。”此条无相应的《春秋》经文 。亦有“《经》、《传》不尽同”“《经》后之《传》”者 。

题解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 。司马迁、班固等人都认为《左传》是左丘明所写 。唐朝的刘知几《史通·六家》:“左传家者,其先出于左丘明 。”唐朝的赵匡首先怀疑《左传》不是左丘明所作 。此后,有许多学者也持怀疑态度 。很多人都认为写《左传》的左氏并非左丘明 。

叶梦得认为作者为战国时人;郑樵《六经奥论》认为是战国时的楚人;朱熹认为是楚左史倚相之后;项安世认为是魏人所作;程端学认为是伪书 。清朝的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却仍然认为是左丘明所著 。康有为则认为是刘歆所作 。今人童书业则认为是吴起所作,赵光贤认为是战国时鲁国人左氏所作 。现在一般认为《左传》为吴起作,成书时间大约在战国中期(公元前4世纪中叶) 。《左传》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 。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说:“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

史学地位

晋人王接说:“《左氏》辞义赡富,自是一家书,不主为经发 。”《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贺循将其评价为“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而且由于它具有强烈的儒家思想倾向,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史料 。

《左传》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左传》好讲预测,一些预测的事情都很灵验,例如庄公二十二年记载,陈国大夫懿氏占卜嫁女给陈国公子陈完很吉利,“八世之后,莫之与京”,陈完的子孙在齐国果然日益强大,直至田氏代齐 。《左传》又能断言郑国先亡。晋范甯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指多叙鬼神之事) 。《穀梁》清而婉,其失也短 。《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 。”韩愈说:“《春秋》谨严,《左氏》浮夸” 。

《左传》在西汉时期已有流传,王莽本人即好《左传》,并立于学官 ,著名的学者有陈元、郑众、贾逵、马融、延笃、彭仲博等人。晋朝杜预自称有“左传癖” 。司马光自幼爱《左传》,“自幼至老,嗜之不厌”,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亦是承接《左传》“因丘明编年之体,仿荀悦简要之文” 。章炳麟说:“《通鉴》于可以发议论者,著以臣光之论断,此盖仿《左传》君子曰之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