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延残喘的造句 苟延残喘是什么意思

成语“苟延残喘”出自宋陈亮《与范东叔龙图》:“亮自七八月之交,一病垂死,今幸苟存延喘,百念皆已灰灭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今日之事,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延残喘乎?”
“苟”字表示暂且、勉强;“延”字表示延续;“残喘”表示临死前的喘息 。成语基本含义为:勉强延续临死前的喘息;比喻勉强维持每况愈下的生存状态 。
明朝有这样一则寓言:说是东郭先生赶着一头驴去中山地区谋求官职,路上遇见一只被打伤并被追赶的狼 。狼伸着头,摆动着尾巴,苦苦哀求说:“先生是愿意救助世间万物的,请让我躲在您装书的布袋里,使垂危的生命暂且得到延续吧 。”东郭先生看着狼可怜的样子,就答应了它的请求,使它躲过了猎人的追捕 。
谁知危险过去后,狼马上显出了本相 。它挥舞着爪子,扑向东郭先生,要吃掉他!正在这时,来了一个老农 。东郭先生和狼向老农诉说了经百思特网过,请老农裁判 。老农想了一计,就用计引诱恶狼重新进入布袋,并帮助东郭先生杀死了这只恶狼 。
“喘”(chun)字是个有声会意字,篆百思特网文写作,从口从耑,“口”表示嘴巴;“耑”(dun)表声兼表意,甲骨文写作,从止从老从水,“止”表示行走,“老”表示拄杖老者,“水”表示水流、水域,“耑”字形义为拄杖百思特网老者涉水过河 。有的甲骨文简化写作,从止从个从水,“止”表示行走,“个”表示站立的人,“水”表示水流、水域,“耑”字形义为一人涉水过河 。因涉水过河必须选择距离(直线)最短最浅处,并专心致志安全地从一边到达另一边 。故“耑”字既有正直、专心等义,又有一边、一头、终点等义,如耑意即专意;耑人即专人;耑函即专函;开耑即开端;端绪即头绪等 。可见,“耑”是“端”的初文,通专 。许慎《说文解字》“耑,物初生之题也 。上象生形,下象其根也 。”此解不妥 。“耑”在“喘”字中表义为拄杖老者 。口与耑两形会意,“喘”字本义为气喘吁吁的拄杖老人 。故有喘息、喘气、咳喘、哮喘、残喘、喘喘、喘急、喘呼、大喘息、气喘如牛、喘息未定、吴牛喘月、苟延残喘等说法 。
【苟延残喘的造句 苟延残喘是什么意思】许慎《说文解字》“喘,疾息也 。从口耑声 。”即急促地呼吸 。《广韵》“喘,喘息 。”《正韵》“喘,微言 。”即小声说话 。此解为引申义 。《庄子?大宗师》“喘喘然将死 。”《荀子臣道》“礼义以为文,伦类以为理,喘而言 。”这里“喘”字表示有节奏的、小声的 。(第174讲)
作者:范登生,二马看天下特邀专栏作家
责编:恬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