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仙太子碑》 武则天唯一书法真迹 升仙太子碑( 二 )


行书“有丈夫胜气”
唐代诗人李峤(644年—713年)曾赞誉武则天的书法:“奇踪绝俗,美态入神 。掩八体而擅规模,冠千龄而垂楷法……实可谓天下之妙迹,城中之奇观者焉” (《全唐文》卷243《为何舍人贺御书杂文表》) 。这当然有过誉的成分,不过究其过往,此语也非胡言 。总结起来,武后书法渊源来自两个方面 。
首先是宫廷影响 。唐代帝王大都喜爱书法,其时书法已经成为知识分子入仕的阶梯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从政之余,酷爱王羲之书法,世间遍寻王之真迹,并锐意临摹 。他的爱好推动了有唐一代“崇王”(王羲之、王献之)书法的热潮 。武则天在他身旁多年,深受其影响 。另外,武则天广揽能书才士,擢用激赏,并见贞观遗风,以致朝廷内外,雅好艺文,“固循遐久,浸以成见” 。名书家如殷仲文、王知敬、欧阳通、钟绍京以及薛曜、薛稷兄弟无不侍从左右,或奉敕题额,或充使立石,时见恩宠 。《宣和书谱》说她“喜作字”,其行书“有丈夫胜气”,曾受内侍省掖廷局宫教博士教以楷、篆、飞白 。武则天书法主要渊源于宫廷之内 。
其次是家庭承转 。据研究,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出身于几代相传的士族之家,在前几朝均高位显爵 。由于深知写一手好字的重要性(自从科举制度取代九品中正制以来,贡举士子、铨选官吏,书法都是重要科目) 。杨氏从小喜欢习书,居住京城长安(今西安)时,更向以书法闻名的堂兄杨师道(后曾任唐宰相)学习书艺 。杨师道是唐太宗贞观时期的文苑领袖之一,其草隶很受唐太宗喜欢 。杨氏嫁给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就是由杨师道之妻“桂阳公主(唐太宗的妹妹)为婚主” 。那么,杨氏的书法如何呢?《全唐文》卷239《武三思》这样说,杨氏做姑娘时“曾于方寸,具写千言 。总游雾于毫端,穷偃波于笔杪 。芝英云气,入魏帐而分辉;龙爪鱼形,映张池而散彩 。”“魏帐”指的是魏碑体,“张池”指的是东汉张芝的“今草”体 。这段话大意是,杨氏特别擅长写小字,字虽小但形神皆具,她是以魏碑(魏帐)和今草(张池)为楷模,在分别临摹学习后,又将两者熔于一炉,形成亦楷亦草、楷草结合的独特风格 。武则天《升仙太子碑》碑文以行草作为主要书体,显然受到母亲杨氏的重大影响 。
开后世刻帖之先河
在武则天执政期间,王方庆是凤阁侍郎,其祖先王祖珣、王昙首等在南北朝时就是藏书家,家有藏书万卷,其中包括王羲之的40余幅书法,有的藏品非常稀有,甚至连宫内秘阁三馆均无收藏 。一次,武则天专门问起此事 。王方庆见武则天喜爱,只好称愿意献出历代先祖遗物,武则天知其贵重,似见王方庆勉强,乃不夺其志,而是别出心裁,命王方庆将收集的王羲之一族11代28人流传至唐代的书迹汇集编纂,以版刻之法,拓成一帖,这就是著名的《万岁通天帖》(今藏辽宁博物院) 。待完成后,原迹又如数归还王方庆 。在这之前,宫中保存“二王”法帖,均是用勾摹之法,费工耗时且数量极少,难以达到扩大影响的目的 。武则天开书法史上之刻帖先河,在中国书法史上作出了突出贡献 。
史载武则天的传世书迹,有江西上饶波阳荐福寺的《荐福寺题额》、福州北郊崇福寺的《崇福寺题额》以及宣和御府藏行书《夜宴诗》,不过,前两种仅见于《历代名画记》的“荐福寺天后飞白题额,崇福寺武后题额”的文献记载,今已不知所踪,后一种仅传见于《宝贤堂集古法帖》,但查不到此帖的相关史料 。据此,《升仙太子碑》应是武则天存世的唯一书法真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