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奶奶姜淑梅从文盲到网红作家


传奇奶奶姜淑梅从文盲到网红作家

文章插图
姜淑梅老人在家中写作(9月24日摄) 。谢剑飞摄
60岁学识字 , 75岁学写作 , 80岁学画画 。到了82岁 , 她已写下近60万字 , 画了上百幅画 , 出版了5本书 。
一头银发 , 笑意浮动 , 眼睛里散发出柔和慈善的光 , 讲话幽默风趣 , 还有一点出人意料的机智……在黑龙江省绥化市 , “传奇奶奶”姜淑梅用自己精彩的后半生 , 实现了从“文盲”到“网红作家”的“逆袭” , 让人们从这个“活到老、学到老”的普通老人身上 , 看到了人生难以预测的潜能 , 以及岁月和时代给予她的馈赠 。
自写自画 , 6年出版5本书
“俺家门前一棵桃 , 青枝绿叶梢儿摇 。开的桃花一样大 , 结的桃儿有大小 。大桃摘了集上卖 , 小桃树上风来摇……”这首民谣简洁易懂 , 富含哲理 , 正是姜淑梅从山东老家收集整理而来的 , 当地人称作“小唱” 。
两个月前 , 姜淑梅的第5本书《拍手为歌》出版 , 那些过去的歌谣和民俗故事 , 都汇成时光的河流在书中流淌 。“会的人越来越少了 , 得赶紧记下来” , 操着浓重的山东口音 , 她乐呵呵地说 , “这里头的插图都是俺自己画的” 。
6年前的秋天 , 姜淑梅的处女作《乱时候 , 穷时候》出版 。书中的一个个故事短小精悍 , 情节生动 。有评论说 , 姜淑梅书写的是从民国到新中国的乡土家族史 , 也是一部被战乱、死亡和饥饿浸泡的民族血泪史 。
“每个字都钉在纸上 , 每个字都戳到心里” , “质朴的乡间叙述 , 不用华丽 , 就已动人”……姜淑梅收获了不少“姜丝”——粉丝自称 , 她也成了“网红作家” 。
而在此之前 , 这个“大字不识一个”的老太太说想学写作 , 就连家人都不信 。
姜淑梅回忆说 , 起初听说自己想跟着闺女学写作 , 向来沉默寡言的三哥笑得前仰后合 。等书出版了 , 年过八旬的三哥流泪了 , 姜淑梅也激动得一宿没睡着 。
“老了老了 , 俺还红火了 , 跟辣椒似的 。”姜淑梅说 , 她从小最羡慕的就是“文化人儿” , 但原先想学习没条件 。
1937年 , 姜淑梅出生在山东省巨野县 。家境遭变 , 加上战乱 , 她白天做衣服 , 晚上纺棉花 , 根本没机会上学 。后来为了糊口 , 一家人跟着乡亲“闯关东” 。她和丈夫在黑龙江一家砖厂落脚 , 她做了半辈子临时工 。等到老了 , 她又像“打补丁”一样给各个子女带孩子 , 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她的身上 , 中国传统女性的坚韧、奉献和任劳任怨 , 一样都不少 。
写作的路一旦走通 , 姜淑梅的笔就像话匣子打开了 。第二本《苦菜花 , 甘蔗芽》如同第一本书的姊妹篇 , 《长脖子的女人》收集了聊斋般的民间传说 , 《俺男人》记录了各种家族故事……
很多人想象不到 , 这个“高产作家”从没有属于自己的书房 。
在家里 , 姜淑梅坐客厅沙发上 , 把沙发靠背放平搁在腿上 , 再垫上一块毡子 , 她就开始“码字” 。打印纸的背面、各类包装纸、小孩子的作业本、医院就诊手册……手边有啥就拿啥写 , 还有的书稿写在纸条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