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追我赶的意思你追我赶是啥意思 你追我赶的意思

犹抱琵琶半遮面!今年广东高考成绩放榜 , 选择在7月23日快下班的时候,不知是否有意为“炒作状元”降温?
但现实的情况是,当晚全省理科前50名、文科前20名“屏蔽生”就被“挖”得一干二净 。更好玩的是,这边厢教育厅屏蔽考生分数试图“降温”,那边厢却有某官方平台转载媒体报道,把70名尖子生的情况来个大起底——小编没错,怪只怪新闻太热!
在上一篇文章中(广东高考屏蔽生风云榜:6个地市连续5年交了白卷),师说君就指出,比屏蔽生人数更能体现一校一地高考实力的指标,应该是高分优先投档率(相当于以前的一本率、重本率 , 下简称“优投率”) 。今天,就让我们来梳理、分析下广东省内一些学校和地区的优投率情况 。
本文依据的数据,都是网络上检索到的公开信息 。我们会尽最大力量予以核实,但不排除有错漏之处 。欢迎大家留言指正 。
首先我们来看看深圳的情况 。
01
宝中、红岭跻身“90%优投率俱乐部”,
“六大名校”格局稳固
一所高中的优投率达到90%以上,在师说君看来 , 那就是当之无愧的高考强校,省内名校“第一方队” 。
去年我们梳理全省高考成绩时曾提及,2016年全省重本率超9成的学校仅有9所 , 深圳占了4所 。到了2019年,深圳还是4所,而全省的数量(不完全统计)则增加到了18所 。
这一方面证明广深之外的省内高考强校异军突起 , 另一方面也证明:90%优投率真的不是那么容易达到的!
那么 , 今年深圳“90%优投率俱乐部”成员有没有变化呢?目前师说君掌握的情况是:
深圳中学的文理优投率达到98.7%,其中理科更是达到惊人的99.1% , 581人参考,576人达线;
深圳外国语学校的文理科高优率合计98.21%;
被称为“紫色城堡”的深圳高级中学 , 优投率是97.6% 。
相比去年,这三所名校的优投率都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
【你追我赶的意思你追我赶是啥意思 你追我赶的意思】据此我们推测,今年高考表现优异,出了3名屏蔽生的深圳实验学校,优投率肯定超过了90%,而且很有可能在去年的基础上略有提升 。
当然,最值得关注的还是宝安中学和红岭中学的表现 。去年两所学校的优投率在87%左右 。今年两校都异常低调,至今没有公开详细的高考情况 。
但据师说君获得的可靠消息,在今年传统高考强校优投率普涨的背景下,宝安中学、红岭中学的优投率也双双历史性地突破了90%大关!
这是一件特别值得高兴的事情!近年来,“红、宝”二校与传统“四大名校”的距离已在不断缩小,甚至某些指标超过了四大 。再加上两校体量庞大,一个点的优投率的提升,对全区、全市而言都意义重大 。所以,“六大名校”格局的形成,是深圳高中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个关键 , 对家长来说也是一大利好 。
02
中坚力量创新高 , 
整体优秀基础上更重特色
其他处于上游的深圳高中里的“前浪”们,今年也有好收成 。
去年,育才中学优投率首次“破八” , 以80.6%的优异成绩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今年育才继续闪亮,优投率为81.95% 。
更牛的是深大附中 。这个集团化办学如火如荼开展、集团成员快速增加的大学附属高中,前进的步伐并没有被打乱 。去年该校的文理优投率为71.3%,整体为72.1%,今年则分别涨到了82.9%和84.8% , 创下历史新高 。
传统“十大名校”中的南山外国语高中和翠园中学,今年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南外高的文理综合优投率为79.05%,文科高达81% , 而整体“破八”也是指日可待了 。翠园的优投率是75.1%,创历史新高,其中理科实验班达到了100% 。
今年二高的整体优投率(包括文理和艺体)强势“破七”,达到73.19% , 首届卓越班全部远超重本线,据称有望全体进入双一流大学 。而二实同样取得历史性成绩,优投率71.2%,另有多个班级100%上高分优先投档线 。该校的体育、艺术生则100%上双一流大学 。
从两校公布的数据看,确有一些共性:今年成绩创新高 , 重点班成绩突出,艺体生表现更加出彩 。
最后,我们还要点名上述榜单中的两所学校 。一所是人大附中深圳学校 。这是该校的第一份高考答卷 。三年前 , 深圳的学生和家长向她伸出橄榄枝,三年后 , 她也交出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
另一所学校是市一职校 。这是一所职高,但颇具创造性地在校内探索开办综合高中,25.1%的优投率确属难能可贵,在全市普高阵营中也不逊色 。
03
校际区际均衡依然任重道远
虽说高考的竞争不是终极竞争 , 高考成绩不是一所高中的全部,但不可否认,在当前的升学格局下,升学率仍是衡量学校竞争力的最主要指标 。
当然,校与校之间的校情不同,区与区之间的区情不同,A校90%的优投率可能是止步不前,B校70%的优投率可能是重大突破 。从这个角度看 , 相对进步率可能是更好地衡量一所学校付出与收获的指标 。
但眼下的绝对差,同样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乃至警惕 。我们在充分认识区情、校情差异,在充分尊重薄弱学校的努力和成绩的基础上,仍应关注严重的失衡问题 。
在师说君收集到的数据中,有的学校优投率跌至10%、5%以下,甚至有个别广州的百年公办老校,优投率竟低于2%!也就是说 , 一百个学生中,考上重本的还没有两人!不管生源多薄弱,这都不应该是一种常态!
回头看深圳的情况,高中的均衡发展,对整体优投率的提升、教育水平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 。
去年我们就已提及,南山区的高考优投率突破了50%,位居深圳十区(新区)之首,相信在全省各区县中也是佼佼者 。
今年南山优投率“坚守在50%以上”,这是一个难得的成绩,是由区内均衡发展的各公民办高中所共同成就的 。这里有优投率80%上下的南外高和育才中学,也有优投率45.5%的南头中学和36%的华侨城中学,但并没有真正拖后腿的学校 。
相比之下,有的学校优投率低至10%乃至5%以下,而且办学规模还比较大,这将给整体优投率的提升带来很大压力 , 需要通过更多的渠道、更有力的举措——比如对口帮扶、特色发展甚至优化重组的方式,提升他们的高考成绩 。
接下来我们将观察的范围扩大至全省 。

广州和深圳,依旧是毫无争议的教育强市 , 近年来两城之间一直在PK,深圳多次夺得重本率(优投率)第一 , 广州也数次称冠全省 。
今年,广州的几所牛校如省实、华师附中、广雅、执信等等 , 都没有公开自己的高考报告 。所以在我们的榜单中,有不少广州的高中优投率是空白的 。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广州今年高考发挥得不好 。相反 , 从我们掌握的一些信息来看,2022年高考 , 广州在多项指标上都超过了深圳 。
在屏蔽生数量方面,广州15人,深圳11人,广州胜 。
从全省文理前200的尖子来看,广州近80人,深圳60余人 , 广州胜 。
从全省文理前2000的尖子来看 , 广州800余人,深圳600余人 , 广州胜 。
而且,广州高分考生并不是集中在一辆所超级牛校,而是遍地开花,其中包括:
华师附中理科5人,文科1人;
省实理科2人;
广大附中理科1人,文科2人;
广州二中理科1人,文科1人;
真光中学理科1人;
广州六中理科1人 。
在这一点上,深圳的情况类似,11名屏蔽生也是分散在深中、实验、深外、深高、宝中、富源等多所中学 。
这说明:
广州在尖子生方面的优势明显;
在优质与均衡方面,广州与深圳都做得不错 。

佛山和东莞 , 两个颇有意思的城市 。
珠三角三个都市圈: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 , 佛山和东莞都处于“老二”的位子 。两个城市的人口规模相近 , GDP咬得很紧,就连高考成绩,也有一点你追我赶的意思 。
从屏蔽生的数量看,2016到2019年都是东莞占优势,尤其去年 , 东莞大幅领先 。但今年两市的屏蔽生都是9人,并列广东第三 。
屏蔽生背后,更有故事、更见端倪的 , 是优投率 。
首先我们来看看东莞的高中 。
去年我们梳理的数据显示,东莞没有进入“90%俱乐部”的学校,最高的是东莞中学的86.1% ,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以80%紧随其中 , 而尖子生培养气势如虹的东华高级中学,只有53% 。今年的情况,东莞中学是88.48%,其他学校暂未掌握,但相信应无学校“破九” 。
佛山的情况可谓大相径庭 。今年该市的石门中学、佛山一中、顺德一中,三所公办学校都迈进了“90%优投率俱乐部” , 其中石门中学更高达95.6% 。此外还有南海中学、李兆基中学等一批名校,也有不俗的表现 。民办方面 , 最具传奇色彩的佛山国华纪念中学,前两年优投率都大幅超过90%,今年维持在90%以上,可以说一点悬念都没有 。
以上数据说明:
佛山的高中更加均衡,尤其是名校数量众多 , 高手如林;
东莞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加集中,公办东莞中学一家独大,民办东华高级中学处于绝对垄断 。
从这个角度看,师说君更看好佛山的高中教育 。这不是摇摇晃晃的踩高跷 , 而是真正建立在坚实基础上的优质均衡,是高原上的高峰 。
“垫底”的地市
说完高考表现最为突出的几个地市 , 我们再来说说“垫底”的几个地市 。
前几天我们在统计屏蔽生人数时,提出了广东一些地市连续5年没有屏蔽生,包括:云浮、清远、韶关、江门、汕尾等 。
我们提出一个观点:这是广东GDP较为落后的地市,说明一个城市的教育水平,和经济实力有很大的正相关关系 。
后台有一些读者指出 , 屏蔽生数量并不能代表一个地市的教育发展水平,师说君对此也很认同 。屏蔽生人数少 , 而且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 要评价一个地区或者一所学校办学如何 , 应该考察的样本越大,所得的数据越有代表性 。
我们提出,优投率或者本科率 , 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指标 。
不过各地市今年并没有公布这两项数据,网上能找到的是一份2016年南方都市报的数据,可见汕尾、云浮、清远、茂名等市的一本率都是个位数,全省倒数 。
具体到这些地区的龙头代表高中,比如云浮的罗定中学 , 今年优投率43.7%,相当于广深地区一所中等的区属高中水平 。汕尾的林伟华中学 , 优投上线121人 。汕尾不仅是2016年的重本率在全省最低,有市民还调侃说“很稳定”一直连年垫底 。
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重视 。地方财政收入较低,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不足 , 造成教师流失或者难以吸引优秀人才留下,形成了恶性循环 。
在这里,师说君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随着广东省对21个地市均衡、协调发展的大力推进,“强市+弱市”的都市圈教育合作和协同 , 也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强 。
比如在“广佛肇+清远、云浮、韶关”、“深莞惠+河源、汕尾”和“珠中江+阳江”三大新型都市区,教育发达的核心城市、先进城市,如何进一步帮扶相对落后的城市 , 最终实现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也值得期待的话题 。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说”
名师说投稿邮箱:
(投稿请提供:姓名、职务、联系方式及个人照片)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