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梦_周公解梦大全 周公解梦老版本

周公解梦这个词 , 大家应该都挺熟悉 。其大概意思就是做梦人将自己的梦境讲述给解梦人听,然后解梦人通过你对梦境的描绘进而对你的梦境进行解析 , 然后告诉你这个梦境的作用或者是意义 。据传 , 周公解梦这个词是后来的人假借周公的名讳去宣传解梦的噱头,进而吸引大家 。很多人看到这可能会问了?为何要假借周公的名字呢?他很厉害或者很出名吗?使然,周公不仅厉害 , 而且相当有名 。历史上的无数文学大佬都尊称他为圣人 , 尤其是我们的孔圣人更是到了尊崇的地步 。今天 , 我们就来说一说周公 , 这位西周时期最有名的圣人 。
有史可查:周公 , 姬姓,名旦,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周武王的弟弟 。按后世儒家学者的说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圣人 。厉害到什么程度呢?我们的孔夫子最佩服他,经常夜里梦到他 。后来孔夫子很长时间没梦到周公,老夫子很伤心 , 说是不是我老了,怎么老梦不到周公了?看见没,连孔老夫子都对周公崇拜成这样 , 更别说当时的普通民众了 。
就普通的人民的印象而言,一个能称之为圣人的让你 。一定是那种品德高尚,人格完美的好人 。不过我们仔细看看周公旦一生做的事情,你会发现,周公实在是个英武有为、深谋远虑的人,这点儿甚至超越了他哥哥周武王 , 很像他的父亲周文王 。周武王死得早,儿子成王继位的时候,还是个10来岁的孩子 。周成王接班不久,东方就出了大乱子,先前受封监视商朝遗民的管叔、蔡叔 , 竟然联合武庚发动了叛乱 。管叔是周文王第三个儿子,周公旦的哥哥,周公辅佐成王,整个国家都归他一个人管,管叔不服气啊 。他先是散布谣言 , 造舆论,说周公大权在握,对成王很不利,这家伙有可能篡位 。接着就联合蔡叔、武庚,以及东方的徐、奄和淮夷等发动了叛乱 。
【周公解梦_周公解梦大全 周公解梦老版本】
面对叛乱,小皇帝不顶用 。于是周公亲自率领大军征讨 。仗打了三年 , 很艰苦,最后,叛军失败,首恶管叔和武庚被捉住杀掉了 , 蔡叔是从犯,从轻发落,被流放 。徐、奄等国被消灭 , 淮夷也被打败,周人的势力抵达了东海 。周公东征 , 不仅消灭了叛乱,还把周的疆域向东大大推进了 。叛乱被平息,之后怎么办?周公的办法是,大规模分封,就是将周王室成员和功臣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这些都是自家人,信得过,他们建立小的国家 , 能够共同保卫周王室,监管商朝的遗民 , 还能开疆拓土,扩大周的势力范围,所谓封藩建卫 , 以藩屏周 便是由此而来 。总之,当时的条件下 , 这招儿挺有效 。商朝旧都一带,仍然是防备的重点,一定要选个可靠的人镇守,于是 , 周公就将文王的小儿子、自己的小弟弟康叔封到了那里,建立了卫国 , 还把一些商朝的遗民(殷民七族)分给他 。弟弟要去封地了,周公不放心,反反复复嘱咐他,说你要好好治理,不要滥施刑罚,要善待那些商朝的遗民,千万别学商人酗酒成风的毛?。?对于那些叛心不死的,要毫不客气的镇压 。总之 , 是软的硬的都要有 。
尽管过去快3000年了,看着周公对他弟弟说的这些话,想想当初的场景,还是挺让人感动的 。周公心思的细密,对于国家治理的忧虑 , 都让人感慨动容 。就一个卫国肯定不行,还得封 。商纣的哥哥微子,没参加叛乱,好同志,周公把他封在商朝故地商丘一带 , 建立了宋国 。在宋周边,还封了一批周人的国家,曹国、滕国、息国、蒋国、蔡国等 。虽然是好同志,但毕竟是商人,该监视还得监视 。
随后,天下安定下来 。周公陆陆续续封了71个国家,其中姬姓国家53个 。也就是说,周族成员占大多数,毕竟自家人多,才能放心 , 搁谁都得这么干 。而且,不少封国里都安排了商朝的遗民 , 他们这一点,那一点,人都分散了,自然也就没了反叛的力量 。除了分封诸侯国,周公还完成了周武王想办而没办成的事,营建一个新的都城 。经过考察,周公在洛水旁建造了东都洛邑,也被称为成周 。洛邑靠近商朝以前的统治区,周在洛邑驻扎了八万人的兵力,还把一批商朝遗民迁到那儿 , 就地监视 。周公的努力很有成效,不仅消除了商人复国的隐患,还把周的势力范围大大扩展了,周从一个西陲小国 , 一跃而成了一个疆域辽阔、国力富强的大国 。
周公非常勤政 。史书上说他的形容词简直就是现代的劳模 。大致意思就是我们的周公正洗着澡呢,听说有本事的贤才来了,握着湿头发就往外跑;正吃着饭呢,听说贤才来了,吐掉嘴里的饭菜就去接见 , 而且不止一次,经常这样,那叫一个操心 。洗澡洗不踏实,吃饭吃不完整 , 心思全在工作上,周公算是个工作狂 。周成王继位7年 , 长大了,周公将国家权力归还给成王 , 自己做臣子,继续发挥余热 。除此之外,还告诫成王,要知道老百姓生活的艰苦,要学习前代贤明君主的做法,这样国家才能治理好 。不可谓是费心费力 。
周公辅政这些年,并不是一帆风顺 , 一度流言蜚语满天飞,说他想篡夺周成王的权力,自己做周王 。周成王也曾被流言所惑 , 对周公心生厌恶和疑惧 。不过,周公都熬了过来,他克制坚忍,用自己还政成王的行动,让流言最终销于无形,也为后世的辅政大臣们树立了一个道德标杆 。尽管,限于种种原因,后世人能做到他这样的,凤毛麟角 。周公还政后,过了几年 , 得了重病,临死前 , 他说:"一定要把我葬在成周洛邑,我要守着成王!"周公死后 , 成王没把周公葬在洛邑,而是葬在了周文王埋葬的地方 , 毕 。为什么葬在这儿,周成王是要对周公表示无比的尊敬,"我不敢把周公当作臣子" , 周公应该和祖父文王在一起 。
最后,我们对周公的一生做一个简单的评析:周公为周朝的稳定、强大,劳心费力,一生操劳,在那个动荡不安,不是战乱的年代,正是他的存在,让年幼的成王吃了一剂定心丸 。无论是对周国的国君还是子民,他都称得上尽心尽力 。进而,我们更可以肯定一件事,后世对他的评价属实,这是一位真伟人 。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