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诗词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浅显易懂300字本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 。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 , 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
词上片写望月奇思,幻想游仙于月宫 。
下片写赏月后的体司与希望 。
词人视月为有生命、有情感之友伴 , 既可感客观存在自然之美,亦可领略人情之爱,达到物我交感,人月融一的境界,体现了极富人情味的美好愿望 。
从月亮的转移变化,盈亏圆缺 , 联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从而得出不应事事都求完美无缺的结论 。
全词构思奇幻,豪放隽秀,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 盾和困惑 , 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格富哲理与人情 。
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 。
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 , 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 。
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
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因其意境优美,富于哲理,情感动人 , 而绝唱至今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诗句赏析这是苏东坡写来怀念自己的弟弟苏辙的诗(当时他俩分隔异地),面对天空圆满的月亮,想到月圆可人不圆,前两句是触景生情 , 后面感情逐步加深,最后豁达: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诗的全文如下: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 , 照无眠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
明月几时有 歌词(一句一句)欣赏《明月几时有》歌词分句赏析:(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 , 今夕是何年?)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 。
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 。
( 我欲乘风归去,) 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像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 , 所以说“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 高处不胜寒 。
) 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像在人间?。ㄗ旄?nbsp;,  低绮户,照无眠 。
) 月光从朱红色楼阁的一面转到另一面 , 低低的洒在窗户上,照着不眠之人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明月不该有什么怨恨 , 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之时才圆?(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 , 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 但愿离人能平安康健,远隔千里共享月色明媚皎然 。
《明月几时有》鉴赏:上片写中秋赏月,因月而引发出对天上仙境的奇想 。
起句奇崛异常 , 词人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诗意 , 用一问句把读者引入时间、空间这一带有哲理意味的广阔世界 。
词人的提问,似乎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伊始,又好像是在赞叹中秋的美景、造化的巧妙 。
其中蕴涵了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
作者之所以要化用李白诗意,一是李白的咏月诗流传甚广,二是苏轼经常以李白自比,这里也暗含此意 。
李诗语气比较舒缓,苏词改成设问句以后,便显得峭拔突兀 。
苏轼将青天作为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豪放的性格与不凡的气魄 。
“不知”二句承前设疑,引导读者对宇宙人生这一类大问题进行思考 。
“天上宫阙”承“明月”,“今夕是何年”承“几时有”,针线细密 。
继续设疑,也将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推进了一层 。
设问、思考而又不得其解,于是又产生了“我欲乘风归去”的遐想 。
李白被称为“谪仙”,苏轼也被人称之为“坡仙” 。
词人至此突发奇想,打算回到“天上”老家,一探这时空千古奥秘 。
苏轼生平自视甚高,以“谪仙”自居,所以他当然能御风回家 , 看看人间“今夕”又是天上的何年?仙境是否胜过人间?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 。
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 。
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 , 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以及《前赤壁赋》描写自己在月下泛舟时那种飘然欲仙的感觉,皆产生于共同的思想基础 。
然而 , 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 , 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 , 高处不胜寒” 。
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 。
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 。
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
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 。
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 。
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
“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 。
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 , 在月光下起舞 , 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 。
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 。
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 。
“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
下片写望月怀人,即兼怀子由,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 。
换头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 。
夜深月移,月光穿过“朱阁” , 照近“绮户”,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 。
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 。
月圆人不圆是多么令人遗憾?。〈嗜吮阄蘩砺裨乖苍拢骸安挥τ泻? ,何事长向别时圆?”相形之下 , 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 。
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同时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不幸离人的同情 。
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便转而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 。
”既然如此 , 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 。
从语气上 , 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 。
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 。
因为,月有圆时 , 人也有相聚之时 。
故结尾“但愿”便推出了美好的祝愿 。
“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 , “千里共婵娟”是要突破空间的阻隔,让对明月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 。
...
明月几时有这个诗的诗句是什么 这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开头的两句 。
原词如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苏轼丙辰中秋 , 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 , 兼怀子由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 , 低绮户,照无眠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
明月从何时才有?端起酒杯来询问青天 。
不知道天上宫殿 , 今天晚上是哪年 。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
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 , 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何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 , 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诗词】 但愿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
主题: 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 , 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 。
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 , 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
赏析: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 。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 , 欢饮达旦,大醉 , 作此篇,兼怀子由 。
”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 。
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 , 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 。
苏轼一生 , 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 。
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貌岸然纠葛当中的 。
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 。
公元1071年(宋神宗熙宁四年) , 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 。
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 , 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 。
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 。
这首中秋词 , 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 。
“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 。
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 。
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 。
一钩新月 , 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 。
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诗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 。
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
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 , 自具雅量高致 。
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 。
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 。
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 。
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 。
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
”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 。
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 。
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 。
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 , “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 。
李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那种因失意怅惘的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闻的 。
苏轼此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 。
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 。
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 。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 , 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
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
”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 , 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 。
“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 , 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
赏析: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是苏轼著名的《水调歌头》 。
苏轼是宋代最著名的词人之一,他创作这首词的时候已经41岁了,但身世漂泊 , 政治上很不如意 , 又恰逢与弟弟苏辙分别 。
心中的才学不能得到认可和发挥以及亲人的远离 , 促使他产生强烈的感叹 。
上面列举的是词的前两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意思是说人生无常 , 美好的景致总是不能够长久地存留,就好比那天上的月儿,也不知什么时候圆缺 。
无法抒发心中的感叹,只能借酒消愁,问一问是否为那苍天刻意地作弄 。
全词所表达的正是一种质问天意 , 寻求答案的感情,而这也是自古以来很多才子们为之苦恼的情景 。
词的结尾是那句广为流传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是他在酒醉之后内心深处的祈愿,更能体现出这位大诗人虽深陷凡尘,但意志却高如明月的伟大形象 。
金子诺原创,个人分析 。
诗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首诗是谁写的 题目是什么〖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 , 兼怀子由 。
上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 ,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下阙: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定格】中仄仄平仄,中仄仄平平 。
中平中仄平中,中仄仄平平 。
中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
中仄仄平仄,中仄仄平平 。
中中中,中中仄,仄平平 。
中平中仄,平中平仄仄平平 。
『中仄平平中仄 , 中仄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
【注】前片第三、四句,后片第四、五句,可作上六下五,也可作上四下七,随意而为即可 。
词牌释义〔题考〕 【隋唐嘉话】:“炀帝凿汴河,自制[水调歌] 。
”【脞说】:“[水调]、[河传],炀帝将幸江都时所制 。
”【明皇杂录】:“禄山犯阙,议欲迁幸,帝置酒楼上 , 命作乐 , 有进[水调歌]者,上问谁为此曲,曰李峤,上曰,真才子也 。
”【南唐近事】:“元宗尝命乐工杨花飞奏[水调词]进酒,花飞惟唱‘南朝天子好风流’一句 。
”白乐天听[水调]词云:“五言一遍最殷勤,调少情多但有因 。
”【碧鸡漫志】:“[水调歌],【理道要诀】所载唐乐曲,南吕宫,时号[水调];世以今[水调歌]为炀帝自制 , 今曲乃宫中吕调 。
”综观以上诸说 , 本调创始隋唐间,为五言曲调 。
嬗至五代,乃有七字句 。
入宋,始演变新腔,而成今调 。
当时最为通行,词人填者极多 。
吴梦窗名曰[江南好],姜白石名曰[花犯念奴] , 后遂句为本调异名 。
至所谓“歌头”者,乃首章之一解也 。
(见【海录碎事】)〔作法〕 本调九十四字 , 重在拗句 。
首句五字 , 下三字为仄平仄,定格也 。
次句五字,为通常之五言句 。
此两句各惟第一字平仄不拘 , 余无可勉强 。
第三句十一字,句法上六下五,或上四下七均可;此词则作上六下五 , 第一三七字俱平仄不拘 。
【词律】于第六字亦注可平,殊不尽然 。
盖惟作上四下七句法,第六字间或可平,而上六下五之句法,则万无作平之理也 。
第四句六字不用韵 。
第五句亦六字,有时可与上句对偶;而第五字平仄均不拘 。
第六句五字,与第二句同 。
第七八句亦均五字 , 与首、次两句相同 。
后阕换头 。
起首为三字三句,与[相见欢]后阕起首三句同 。
【词律】注第一句三字平仄不拘 , 第二句上两字亦可平可仄,殊非是 。
且第三句定须作仄平平,盖此调烦协韵之句 , 尾三字皆作仄平平 , 乃定格也 。
第四句以下与前半阕完全相同 。
明月几时有,⊙●●○●(句)把酒问青天 。
⊙●●○△(平韵)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协平韵)我欲乘风归去,⊙●○○⊙●(句)又恐琼楼玉宇 。
⊙●○○⊙●(句)高处不胜寒 , ⊙●●○△(协平韵)起舞弄清影,⊙●●○●(句)何似在人间 。
⊙●●○△(协平韵)转朱阁,●⊙●(句)低绮户,⊙●●(句)照无眠 。
●○△(协平韵)不应有恨,⊙○⊙●(句)何事长向别时圆 。
○●○●●○△(协平韵)人有悲欢离合,⊙●○○⊙●(句)月有阴晴圆缺,⊙●○○⊙●(句)此事古难全 。
⊙●●○△(协平韵)但愿人长久,⊙●⊙○●(句)千里共婵娟 。
⊙●●○△(协平韵)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写作背景和赏析 水调歌头译文 明月从何时才有?手持酒杯来询问青天 。
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年是哪年 。
我想要乘御清风归返,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琼楼玉宇,爱不住高耸九天的冷落、风寒 。
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殿怎比得上在人间! 转过朱红楼阁,月光低洒在绮窗前,照到床上人惆怅无眠 。
明月不该有什么怨恨 , 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时候才圆?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 , 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
但愿离人能平安康健,远隔千里共享月色明媚皎然 。
水调歌头赏析(一)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倍受后人的赞誉和喜欢 。
是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 。
一七零六年苏轼贬官密州,时年四十一岁的他政治上很不得志,时值中秋佳节,非常想念自己的弟弟子由内心颇感忧郁 , 情绪低沉,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词 。
其立意,构思,奇逸飘妙,以超现实的遥想,以虚无飘渺的幻想世界,表现非常现实而具体的人之常情 。
在这里 , 词人通过对月宫仙境的想象,在一种极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现自己的思想矛盾与波折,人生体验与认识 。
这种表现不仅超凡脱俗,也构成了本篇的浪漫主义色调和超旷飘逸的风格 。
上片一开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这两句是从李白的《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
”脱化而来的 。
“举着酒杯询问青天,天上的月亮是何时有的”?此句充分显露出作者率真的性情,也隐藏着内心对人生的痛惜和伤悲 。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问的内容,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 。
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 。
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 。
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他想乘风回到月宫,又怕那里的凄凉,受不住那儿的寒冷,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这里表达了词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情 。
“乘风归去”说明词人对世间不满,“归”字有神仙自喻的味道,好象他本来住在月宫里只是暂住人间罢了 。
一“欲”一“恐”显露了词人千思万虑的思想矛盾 。
真可谓“奇逸之笔” 。
“其舞弄清影 , 何似在人间?”与上紧密相接 , 写词人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影子也在随人舞动,天上虽有琼楼玉宇也难比人间的幸福美好 。
这里由脱尘入圣一下子转为喜欢人间生活,起伏跌宕,写的出神入化 。
词人最初幻想仙境,要到月宫里去,脱离曾让他无限烦恼的人间,但是词人终究是现实的,对人生是热爱的,因此,亲手抹去了这种虚无的画景 。
下片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 。
“转朱阁,低绮户 , 照无眠 。
”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 。
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 , 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找着屋里失眠的人 。
“无眠”是泛指那些和自己相同的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 。
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谑鞘寺裨姑髟滤担骸安挥τ泻蓿问鲁は虮鹗痹玻俊泵髟履懿桓糜惺裁丛购薨桑裁蠢鲜窃谌嗣抢氡鸬氖焙虿旁材兀空馐锹裨姑髟鹿室庥肴宋眩?给人增添忧愁,却又含蓄地表达了对于不幸分离的人们的同情 。
词人思想是豁达的 , 他需要自我解脱,所以他一质问的语气发泄佳节思亲的情感 。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人世间总有悲、欢、离、合,象天上的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这些自古以来都是难以周全圆满的 。
此句流露出了词人悟透人生的洒脱和旷达的性格,也是对人生无奈的一种感叹,这里以大开大合之笔从人生写到自然,将各种生活加以提炼和概括,包含了无数的痛苦、欢乐的人生经验 。
结束句“但愿人长九,千里共婵娟 。
”只希望人们能够永远健康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在中秋之夜共同欣赏天上的明月 。
这里是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也是一种祝福 。
全词情感放纵奔腾,跌宕有致,结构严谨 , 脉络分明,情景交融,紧紧围绕“月”字展开,忽上忽小 , 一会离尘,一会入世,语句精练自然,显示了词人高超的语言能力及浪漫洒脱超逸的词风 。
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受到人们的推崇 。
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
”认为这是写中秋最好的一首词,此说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
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 。
既有理性 , 又有情趣,很是耐人寻味 。
它的意境光阔,胸怀乐观而旷达 , 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 , 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一种美好的享受 。
-------------------------------------------------------------------------------- 水调歌头赏析(二)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 作此篇,兼怀子由 。
”丙辰,是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 。
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 。
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能启发人的艺术联想 。
一钩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萌芽的事...
明月几时有这首诗全文水调歌头【宋】苏轼丙辰中秋 , 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赏析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为作者醉后抒情 , 怀念弟弟苏辙之作 。
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 , 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
上片表现词人由超尘出世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侧重写天上 。
开篇“明月几时有”一句 , 借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意 , 通过向青天发问,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漠太空的神仙世界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以下数句 , 笔势夭矫回折,跌宕多彩 。
它说明作者在“出世”与“入世”,亦即“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态 。
以上写诗人把酒问月,是对明月产生的疑问、进行的探索,气势不凡 , 突兀挺拔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几句,写词人对月宫仙境产生的向往和疑虑,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写词人的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 , 表现了词人执着人生、热爱人间的感情 。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表现词人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解释 , 侧重写人间 。
“转朱阁 , 低绮户,照无眠”三句 , 实写月光照人间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 , 承“照无眠”而下,笔致淋漓顿挫,表面上是恼月照人,增人“月圆人不圆”的怅恨 , 骨子里是本抱怀人心事,借见月而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三句,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 , 表明作者由于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 , 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庞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视为一体,求得安慰 。
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 , 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 , 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 , 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 。
词的下片,笔法大开大合,笔力雄健浑厚 , 高度概括了人间天上、世事自然中错综复杂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幸福的生活的向往,既富于哲理,又饱含感情 。
这首词是苏轼哲理词的代表作 。
词中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永恒的宇宙和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两者的综合理解与认识,是作者的世界观通过对月和对人的观察所做的一个以局部足以概括整体的小小总结 。
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薄宦海浮沉,在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中,渗入浓厚的哲学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契合 。
明月几时有的全诗+解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 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译文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
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 。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 , 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
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 , 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
扩展资料赏析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 , 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
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 。
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 。
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
创作背景 苏轼诗、词、文、书、画皆工,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 。
词存三百四十多首,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 , 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 。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 。
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
作此篇,兼怀子由 。
”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 。
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 , 以求兄弟多多聚会 。
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 。
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 。
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 , 词人与弟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 。
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 , 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
...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