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梦见笑是怎么回事啊 女人梦见笑什么预兆

【梦里梦见笑是怎么回事啊 女人梦见笑什么预兆】扫码阅读全文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个“尼特族”群体(由英文“NEET”音译而成 , 即Not in Education , Employment or Training),指的是不升学、不就业、不接受技能培训的年轻人,俗称“家里蹲”,在社会中属于少数群体 。他们为何不想努力了?南都民调中心于11月5日至12日发起问卷调查并发布《尼特族现象调查报告(2022)》 。报告将尼特族界定为:有劳动能力但持续未就业、无固定收入、未升学、不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极少数青年群体 。
报告显示,受访尼特族大多受过高等教育,超七成拥有大专或本科以上学历,过半是90后;四成受访者主动选择成为尼特族;高学历的受访尼特族表示未找到理想工作,低学历者表示不知道自己想做或能做什么;四成受访尼特族曾全职工作过,个人积蓄、父母家人是目前主要的经济来源;在待业的状态下,五成受访尼特族容易感到焦虑自卑;面对现实困境 , 近七成受访尼特族表示有经济压力,想改变现状,六成表示无动力和方向 。专家表示,个人要学会自我调适,缓解焦虑情绪;家长多给予孩子正面反?。旆潘伞⑵降鹊姆瘴В谎:蜕缁崽峁┣樾鞲ǖ肌⑶笾凹寄堋⒕鸵底试戳唇拥戎С?。
调查概述
南都民调中心于2022年11月5日至12日开展本项调查,通过线下走访、电话采访和网络问卷调查相结合 , 共回收有效问卷850份 。其中 , 34.71%为尼特族自填,35.65%为尼特族身边的人代填,另有18.54%表示自己身边没有尼特族,11.10%表示不清楚 。因本次调查在“家里蹲”相关小组或群聊中转发推广,所以调查中的受访尼特族占比相对较高 。
受访的尼特族中,男性占58.06%,女性占41.94% 。从年龄段来看,以90后居多,占51.61% , 80后占22.58%,70后占15.05% , 00后占10.75%;从学历状况来看,38.31%是本科学历,35.82%是大专学历,15.42%是高中学历 。
●群体特征
过半受访尼特族是90后
本次调查中,72.14%的受访者表示知道尼特族,18.42%表示听过但不太了解,9.45%表示没听过 。进一步了解发现,34.71%的受访者曾经或现在是尼特族,35.6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有遇到过尼特族 。
受访的尼特族中,男性占58.06%,女性占41.94% 。从出生年代来看,受访尼特族以90后为主,占51.61%,80后占22.58%;从学历状况来看,38.31%是本科学历,35.82%是大专学历 。
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为什么成为了尼特族?调查结果显示,40.48%的受访者主动选择成为尼特族,32.31%是被动选择,还有23.81%反映主动、被动两者都有 。问及原因,受访尼特族表示想放松一段时间再去工作(50.00%)、未找到理想工作(47.62%)、不知道自己想做或能做什么(45.92%)是主要成因 。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自身原因外,家庭影响也是不能忽视的因素 , 其中受访尼特族表示“父母对我就业要求高,不知如何实现”“家庭经济充裕,允许我不工作”的比例分别占13.61%、9.86% 。
●日常生活
主动型爱刷社交媒体 , 被动型在看书备考
尼特族不去工作,他们每天都在做些什么?调查结果发现,刷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52.38%)、看书/备考(45.92%)是受访尼特族每天最常做的事情 。交互分析发现,主动成为尼特族的受访者刷社交媒体的比例较高,占57.14%,被动者则更多在看书或备考,占46.32% 。
CC(化名)今年25岁,当了四年多尼特族 。“2017年毕业后 , 我就走上了国家司法考试之路 。”可是 , 2017年CC第一次考试失败了 。“爸妈希望我考上,让我不要放弃 。所以当时我去了花都备考,每天早上7点开始自习,早上9点至下午5点上课,下课后继续自习到凌晨,回去宿舍还看自己的错题,连做梦都是错题 。”她说自己高考都没这么努力过,心理压力过大导致她出现了幻觉和记忆混乱的情况 。
备考生活持续了将近一年,但CC还是没有通过第二次考试,比2017年的成绩仅高了10分 。强烈的心理落差感让她觉得自己很没用,面对父母的压力更大了 。父母也因此严厉地责备她,认为她没有尽全力 。在父母不断否定和施压之下 , CC有了轻生的念头,2019年被确诊患上轻度抑郁症 。直到接受南都采访时 , 她考了四次司法资格证都没有成功 , 也没有出去工作 。
●工作经历
四成受访尼特族全职工作过
尼特族曾经工作过吗?调查发现,44.90%全职工作过,26.53%兼职工作过,24.83%全职、兼职的经历都有 。交互分析发现,主动成为尼特族的受访者中,68.07%表示全职工作过,而被动有兼职工作经历较多,占40.00% 。从过去累计的工作时间来看,工作一至两年、两至三年的受访尼特族较多,两者均占25% 。
不工作的情况下,尼特族靠什么维持日常的生活支出?据受访尼特族表示 , 其主要经济来源是个人积蓄、父母家人,两者均占40%以上 。
具体分析发现,持续尼特族生活小于半年或大于五年时间的受访者,依靠父母家人提供经济支持的比例较高,分别占56.52%、62.07%;而持续尼特族生活半年至一年、一年至两年的受访者,依赖个人积蓄的比例更多,分别占53.57%、40.91% 。
35岁的Sasha在成为尼特族之前是一名全职潜水教练,从2015年开始在菲律宾、泰国等多个东南亚国家执教 。2022年初新冠疫情发生后,Sasha回到了国内发展,但求职之路却不太顺利 。“我当时找了一份做护目镜出口的文职,面试完第二天就正式上班了 。做了两个月,却在试用期最后一天被老板无理由辞退 。”
其他招聘企业看到她简历上显示短暂的试工经历后,连面试的机会都不给她 。这让Sasha对后续的求职逐渐失去信心,取而代之的是过尼特族生活 。
●求职意愿
学历越高找工作意愿越强
尼特族不工作的生活状态可以持续多久?调查数据显示,29.93%的受访尼特族持续了一至两年,19.05%持续了半年至一年,持续三至五年、五年及以上的“长期尼特族”占18.36% 。
交互求职意愿发现 , 成为尼特族的时间越长 , 他们找工作的意愿越低,其中持续了半年至一年的受访尼特族中,55.36%在找工作,但持续时间大于五年的受访尼特族中 , 仅27.59%在找工作 。
从不同学历来看,受访尼特族学历越高,找工作的意愿越强,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受访尼特族占49.15%,而高中及以下学历者仅占33.42% 。
●社交情况
六成受访尼特族参与社交
除了工作,尼特族的社交情况如何?调查中 , 67.35%的受访尼特族常参加社交活动,其中“经常参加”占45.24% 。
有社交活动的受访尼特族表示,自己参与亲友聚会、公益活动、社团活动较多 , 比例依次是59.71%、49.45%、43.22% 。Sasha说自己平时会做义工 , 认识了不少当地的朋友 。“摄影、航拍、客服我都做过,还有免费的午餐,可以省下一笔钱 。”
尼特族有“外向型”也有“内向型” 。调查发现,父母家人、同学或同事是受访尼特族日常交流最多的人 , 两者均占40%以上,另外有两成尼特族受访者与网友互动比较多 。
南都研究员与不少尼特族受访者交流发现,相较于电话沟通 , 他们更倾向于文字交流 。小王便是其中一位 。今年26岁的她已成为尼特族四年多 , 她笑称自己是社恐患者 。“我一个月可能出去两三次吧,多数是和妈妈逛吃 。”小王平时与父母交流最多,不太喜欢出门的她,在线上认识了几个聊得来的网友 。对比起线下社交 , 小王更倾向于线上交流 。她说,“可能是我太敏感了,会经常顾忌别人的想法,导致线下社交对于我来说是一件心理负担很重的事情 。”
●心理状况
五成受访尼特族感到焦虑自卑
面对这种生活状态,受访尼特族容易感到焦虑(52.72%)、自卑(49.66%) 。交互分析发现,持续尼特族生活小于半年的受访者,感到自卑的比例较高,占60.87%,持续了半年至一年的尼特族受访者则更容易感到焦虑,比例高达64.29%;而持续三至五年、五年及以上的长期尼特族受访者,出现失眠的情况更明显,占41.38% 。
杨先生今年30岁,做了三年多的尼特族 。生活作息不规律,他经常失眠 。三年前创业失败后,他几乎每天晚上都会约朋友出去通宵打游戏、聊天,次日早上5、6点才回家睡觉 。“这几年差不多都这样过,一想到投入的十几万(创业)全没了,现在还要还钱 , 晚上就睡不着 。”2017年,杨先生在顺德开了一家大排档,但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以及自身经验不足等原因,开业不到一年就倒闭了,从此过上了尼特族生活 。
对于尼特族这种生活状态,身边的人会如何看待?本次调查中,48.30%的受访尼特族表示,身边的人对自己持理解的态度较多,25.17%表示会鼓励他们自力更生,尽快走出舒适圈 。
不过,也有25.51%的受访尼特族反映身边的人不理解自己,给家庭和社会增添负担 。深入分析发现,高学历的受访尼特族遇到他人不理解自己的情况更多,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占35.77% 。
●现实困境
没有动力找不到方向是最大障碍
尼特族是否希望脱离这种生活状态?调查显示,44.90%的受访尼特族表示自己仍在努力中 , 41.84%表示自己已脱离尼特族 , 但有13.26%表示自己不想脱离或无所谓 。
对于想脱离尼特族的受访者来说,有经济压力,需要工作维持生活是改变的最大驱动力,占68.71%,其次是希望通过自力更生获得自我价值和社会尊重,占54.42% 。对于不想脱离尼特族的受访者来说,没有动力、找不到方向是最大的阻碍因素,占61.54%,还有51.28%认为自身问题难以克服,35.90%觉得没有改变的必要 。
Sasha说成为尼特族这一年多以来,她会经常感到焦虑 , 反复思考自己未来的去向:是出去找工作,或是自己开个潜水小店,还是去国外继续当教练 。“有朋友叫我去马尔代夫做回老本行,但一想到疫情,而且当地还是个旅游国家,我就会担心 。想自己开个店吧,可是成本太高了 。”谈及此 , Sasha有点期待但也有点担忧,她说自己非常想摆脱尼特族的身份,不想再浪费时间 。
●未来期许
调整就业期待找到合适工作
作为过来人,已经脱离尼特族的受访者表示,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学习机会、视自身能力与岗位需求调整就业期待均有助于自己摆脱尼特族,两者各占49.67%、48.34% 。
杨先生做了三年多的尼特族后,在2022年11月份重新回到职场 。“主要是因为我有了女朋友,觉得再这么颓下去不是办法 。”他笑笑说,因为伴侣的持续鼓励 , 他接受了朋友多次推荐的销售工作 。
除了“为爱发电” , 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尼特族摆脱现状?受访尼特族表示,希望社区提供志愿服务等实践机会,占65.76%;其次对尼特族进行职业测评、帮助了解个人优劣势、相关职能部门或机构提供就业指导、持续追踪等措施也有助于他们摆脱困境 , 各占57.97%、53.13% 。
受访者杨同学提到,身边大部分的同学包括自己都选择了升学考研,一是觉得本科学历在求职市场中缺乏优势,二是未做好进入社会工作的准备,害怕面对工作中各种人际关系 。
专家建议
个人:学会自我调适,正确归因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陈彩琦及其团队成员农莹表示,要调整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学会正确归因 。如今就业形势紧张,每个初入职场的人都会碰到挫折,不要把所有的失败都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 。我们应多给自己一些正面的心理暗示,比如“能走到职场这一步,说明我有能力克服各种困难”“每个问题肯定都有它的解决办法”“我一定能慢慢适应职场生活”等等 , 可以缓解自身焦虑情绪 。
面对职场人际关系,陈彩琦和农莹还表示,可以从职场人际关系心理学中的“跷跷板互惠原则”来看待问题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就像跷跷板一样,要高低交替才会有趣,既要有原则又要敢于低头;与同事相处时不要拒人千里之外,也不要彼此亲密无间,保持适当距离才能有的放矢地处理好各种关系 。
家庭:给予肯定,善用现有资源
陈彩琦和农莹针对尼特族的心理特征,强调了提高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 , 即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的重要性 。家人应多给尼特族子女正面的反?。蚴且妓亲鲆恍┳约荷贸さ氖虑?。
优势力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服务总监龙晓芬表示,父母也要调整个人心态 , 要有同行意识,放下焦虑心态和催促行为,接纳和肯定孩子已付出的努力 。定期开家庭会议 , 营造放松、平等的沟通氛围,了解子女真实的想法 。此外,父母可以与子女讨论家庭现有的资源以及如何运用,并给孩子赋能,协助他们成长和重新回归社会 。
学校:提供求职技能+就业压力疏导
高校作为人才输出社会的“第一关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徐松表示 , 首先 , 高校可以结合本校专业特色和学生群体特点提供全面、多样性的职业指导 , 帮助学生主动开展自我认知和探索职业世界,提供优质实习实践机会 。其次,高校应关注学生的职业心理调整和就业压力疏导,帮助他们提升求职技能等硬实力的同时,也需要提升解决求职焦虑、职场压力等软实力 。再次,可考虑将就业率统计周期延长至三年,采用“三年周期就业率统计指标”,通过“初次、中期、最终”就业率来统计毕业生的整体就业情况,为毕业生提供更长的择业期,从容地进行职业选择 。
社会:主动摸排登记,提供公益+半公益性岗位
龙晓芬表示 , 大多数尼特族不会主动联系社工寻求帮助 , 通常是其父母在社工走访过程中 , 讲述孩子的情况并求助 。社工每年年初调研时会和村居了解辖区内失业青年的情况 。但由于这类青年与社区接触较少 , 村居也无法提供相关的信息,导致社工较难确认服务对象 。因此社区主动对辖区内的尼特族进行摸排登记、提供帮助十分重要 。其次,对于调查中受访尼特族希望参加社会实践,多位受访专家提到社区的作用 。比如提供公益性和半公益性的就业岗位 , 作为尼特族的就业过渡期,营造积极、包容的社会氛围 。
目前社工中心可提供情绪辅导、就业资源链接、技能培训等支持 。如遇问题,大家可向当地社区服务中心求助 , 也可致电12320公共卫生热线、共青团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求助 。
社会调查与公共舆情研究课题
社会群体与公众心理研究
项目出品:南都民调中心
项目监制:谢斌 张纯
项目主持:文轶然
项目执行:南都研究员 麦洁莹 文轶然 实习生 翁婉婷 温依庭 杜美玉 向子欣
支持平台:南方都市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咩事微信公众号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