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秋天的古诗句子

一、含有秋天的古诗非常多 , 选取部分 , 以飨读者,示例如下:
1、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汉】刘彻《秋风辞》
2、青山隐隐水迢迢 , 秋尽江南草未凋 。——【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3、空山新雨后 , 天气晚来秋 。——【唐】王维《山居秋暝》
4、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5、月落乌啼霜满天 , 江枫渔火对愁眠 。——【唐】张继《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
6、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唐】刘禹锡《秋词》
8、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滕王阁序》
9、当年不肯嫁春风 , 无端却被秋风误 。——【唐】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10、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唐】黄巢《不第后赋菊》
11、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南唐】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12、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13、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元】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1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5、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 沉思往事立残阳 。——【清】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二、简介(节?。?
1、《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译文:
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 , 秋时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 。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
赏析:
这是一首调笑诗 。诗的首联是写江南秋景,说明怀念故人的背景,末联是借扬州 二十四桥的典故,与友人韩绰调侃 。意思是说你在江北扬州,当此深秋之际 , 在何处教美人吹箫取乐呢?颓废喧哗的地方更让诗人怀念对面江南的青山绿水 。
作者: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2、《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 王孙自可留 。
译文: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 , 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 , 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
赏析: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 。表面看来 , 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 。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
作者:
王维 , 唐代诗人 。字摩诘 。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进士 。累官至给事中 。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 。后官至尚书右丞 , 故亦称王右丞 。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 。诗与孟浩然齐名 , 并称“王孟” 。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 , 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 。兼通音乐 , 工书画 。有《王右丞集》 。
3、《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 。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 , 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
赏析: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 , 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被赞为秋思之祖这首成功的曲作 , 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
作者:
马致远(1250年-1321年) , 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 , 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 。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 , 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
我们去听秋的声音,读这首诗歌,你想到哪首古诗?把印象最深的两句... 《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在长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 。
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 。
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 , 跌宕有致,很有意境 。
“巴山夜雨涨秋池”直写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写景 。
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巴山 , 秋夜,大雨倾盆 。
作者对这个环境作了较为具体的描写,不仅写了天上所下之雨,而且写了地下所积之雨 。
透过写实的景物 , 使人仿佛感受到了这样一个气氛:周遭一片黑夜迷茫,大雨滂沱,池水涨满,作者身边无一个亲密的友人,雨骤风狂 , 人事寂寥,此情此景使人倍感孤独、凄凉 。
这淋淋的秋雨使人心烦,盈盈的池水令人情满,自然作者的内心情感也汹涌难平 。
那么,“涨秋池”给人的感觉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对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 。
所以 , 写景中又深深地透着写情,写的是环境,但绝不单单是环境 , 字里行间流露着一个“情”字 。
这样,情景交融就构成了一种艺术境界 。
本诗写了两次:“巴山夜雨”,第一次是实写,第二次是虚写、想象与妻子团圆,“共剪西窗烛”时再回忆起巴山夜雨情景 。
如果说前两句是实写当前景的话,那么后两句则是虚写未来情 。
诗人在秋雨绵绵之夜 , 触景生情 , 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丰富而自然的联想来表现他们夫妻的恩爱之情 。
诗人在此选取了两种情态:一个是动态“共剪”,一个是语态“却话” 。
“共剪西窗烛” , 具体细腻而又无限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图,一个“共”字极写了亲昵之情态 。
而“何当”一词却又把诗人描绘的美景推向了远方,推向了虚处 。
这美景原来不过是诗人追念、向往的,至于何时重回温柔乡中,一切都在“未有期”中 。
这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又是多么无奈的事情 。
这一句,字字含情,却又不着一个“情”字,表达非常含蓄 。
听听秋的声音 诗歌 一定要自己写的 这是我自己写的,苦想了大半天类,一定要选我,给点分吧!听听 秋的声音,雨婆婆眨眨眼睛,“滴答”,是与夏天道别的乐章 。
听听,秋的声音,小朋友咬着果子,“咔嚓” , 是迎接秋天的歌韵 。
听听,走进秋,走进大自然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秋的旋律 。
秋的声音,在每一个果子里,在第一颗露珠上 , 在每一颗种子里,在每一片落地的黄叶里 。
听听 , 秋的声音,带着丰收,从远方匆匆地来,捧着落叶,向远方匆匆地去 。
听听,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 。
简述诗歌的比兴手法 。
仿写听听秋的声音听听,秋的声音听听  , 秋的声音 , 蜜蜂扇动翅膀 , “嗡嗡”,是和花朵告别的声音 。
听听,秋的声音,石榴露出笑脸,“啪啪”,是对秋姑娘的问候 。
一只只燕子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一阵阵秋风掠过果园,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
听听,走进秋,走进这五彩缤纷的演奏厅,你仔细地去欣赏这秋的奏鸣 。
秋的声音,在每一个红红的苹果里,在每一片绚丽的花瓣上,在每一滴晶莹的露珠里,在每一朵绽放的秋菊里 。
听听,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跑来,又向远方匆匆地离去。
追问描写秋天天气的段落
诗词比兴怎么了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宋代朱熹比较准确地说明了"比、兴"作为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 ,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
"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
有的诗是个别地方采用比 , 而有的则是整个形象都是比 , 就像后代的咏物诗;"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
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联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 。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集,其中赋、比兴是其中的写作手法 。
比兴手法最早出现于《诗经》 。
《关雎》首章就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句子,以河洲上和鸣的鸟兴起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而二者之间多少有一些意义、气氛上的关联处,又接近于比;又如《氓》第三章以传统的比兴的开头 , 写“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先以葱茏的茂盛的桑树写照自己的青春,继而又以诱人的桑葚比喻令人沉醉的爱情,把恋爱中的少女比作贪食而快乐的小鸟,谆谆告诫之:不能沉溺于爱情,否则,结局悲惨,悔之晚矣 。
在写作中采用比兴手法的作品后代有很多,如《孔雀东南飞》开头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用具体上邪的形象来激发读者想象,不由得人不从美禽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这样就给全诗笼罩上一种悲剧气氛,起了统摄全诗、引起下面故事的作用 。
又如《归园田居》中把自己比成“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来表现诗人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 。
也有单句并没有用比兴手法,而整个形象都是比,如《迢迢牵牛星》,整首诗借牛郎与织女隔河相望而不能团聚的民间故事来比喻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的相思之情,含蓄蕴藉而又哀婉动人 。
...
听听秋的声音诗歌《听听秋的声音》是不是古代诗歌?《听听秋的声音》不是古代诗歌 。
是现在小学三年级课文听听 ,  秋的声音 ,  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 。
听听,秋的声音,蟋蟀振动着翅膀,“**”,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
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 ,  你好好好地去听听秋的声音 。
秋的声音 ,  在每一片叶子里 ,  在每一朵花里, 在每一滴水里, 在每一颗展开的谷粒里 。
听听,秋的声音 ,  从远方匆匆走来,向远方匆匆走去 。
听听,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 。
关于秋天的古诗词名句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
(曹操:《观沧海有感》)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
(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
(李绅:《悯农有感》)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
(《汉乐府 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 , 门泊东吴万里船 。
(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 , 潭面无风镜未磨 。
(刘禹锡:《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刘禹锡:《秋词》)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
(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 , 往事知多少 。
(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 , 却道天凉好个秋 。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11.秋丛饶舍似陶家,遍饶篱边日渐斜. (元?。?12.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李煜《相见欢》) 13.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苏轼:《赠刘景文》) 14.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王维的:《山居秋暝》) 附加上其他几个楼主的也八九不离十了 。
描写秋天的诗词名句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 。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
波:微波泛动 。
木叶:枯黄的树叶 。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 , 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 。
燎栗:凄凉 。
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 , 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 , 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 。
亭亭:远貌 。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 。
眺:远望 。
平楚:平野 。
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
两句写初秋之景 。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 。
木叶:树叶 。
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 。
木下:树叶落下 。
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 。
玉门:玉门关 , 在今甘肃敦煌西 。
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 , 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 , 无义 。
序:时节 。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 。
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 。
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 , 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 , 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 , 珠帘不卷夜来霜 。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
”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 , 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 , 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 。
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 。
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 , 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 。
故:仍然 。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 , 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 , 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 。
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 , 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 。
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 。
嶂:陡立的山峰 。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 , 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 。
合:长满 。
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 , 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 。
嗾:怂恿 。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
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红烛秋光冷画屏 , 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 。
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 , 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
唐·杜牧《秋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宫中的台阶 。
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 。
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 。
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 。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山野客醉醒时 , 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声遥人语绝 , 谁家素机织新雪 。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
”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
【关于秋天的古诗句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