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先生李淳风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 天文学家李淳风简介

关于李淳风 , 民间知道更多的只是《推背图》 。严格意义上来说,李淳风应归类于科学家,只是,他的道士身份让世人看他时,总是习惯于跟那些算命之类的相联系 。
经人推荐,李淳风成了李世民的记室参军 。贞观十四年(公元641年),李淳风任职太史丞,工作就是看看日月星辰,记录天气变化 , 还得修订历法 。
也因此,李淳风参与了《晋书》、《隋书》中的《天文志》、《律历志》、《五行志》的编写 。
“彗体无光,傅日而为光,故夕见则东指,晨见则西指 。”李淳风在《晋书·天文志》中明确指出:彗星自身无光,是因为太阳的照射而“发光” 。
而且,彗星的尾巴总是背对着太阳 。中国古人很早就观测到彗星了,《春秋》就有记载“613年7月 , 有星孛于北斗 。”
但是 , 也有人说世界公认的有关彗星最早记录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彗星光出东方 , 见北方,五月见西 , 彗星复见西方 。”
中国史籍有关彗星的记载,截止到1910年,应是不少于500次 。不过,首先观测到彗星为何会发光的人就是李淳风 。
可以说 , 这个发现要比西方人早上好几百年 。
由于古人受限于对自然界的认识,像日食、月食这类现象 , 总会认为不吉,这时就需要皇帝出面将大臣召集起来,大家不停的敲鼓弄出大声响,希望以这种方法可以拯救太阳、月亮 。
事实上,中国人最晚在汉代时期就已经知道日食、月食这种自然现象了 , 《史记·天官书》中有记载:“日月薄蚀,日月之交 。月行黄道,而日为掩,则日食,是曰阴胜阳,其变重 。”
只是在民间看来,这些异常的自然现象,一定还是有其它说法的 。
李淳风就曾准确的预测(预言)了一次日食 。李淳风有两部历法著作《历象志》和《麟德历》 , 后者从665年用到726年,《麟德历》确立了以定朔排历谱 , 后世一直沿用此法 。有了新历书后,李淳风很是自信的对天文变化进行了预测 。
唐高宗时期,他就发现某天会出现日食,于是,立刻上报朝廷 。这可是大事,唐高宗非常重视此事 。
【算命先生李淳风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 天文学家李淳风简介】但当一切准备就绪后就是不见日食,皇帝不高兴了就诘问李淳风:“如果日食不出现,这可是死罪 。”
李淳风坚持自己的推断,据说 , 他在墙上画了一个标记 , 且指着这标记说:“陛下 , 日光再走半指,走到我指的这个标记处,就会出现日食 。”
没过多久,太阳果然缺了一块,日食出现的时间和李淳风说的完全一致,就听此时敲击声不绝 。
当然,李淳风的心里其实也是蛮担心的,他悄悄的抹了一下额头,借机和唐高宗说:“臣用新历法去检测前人记录的日食,都是无任何差误的,今天又再一次验证了它的精准性,臣愿陛下可以尽快下诏颁用新历 。”
历法在古时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皇家选择祭祀、冠婚或其它的重大典礼日期 , 都是靠历法 。李淳风用实例验证了《麟德历》的厉害 。
也传递出了一个信息:早日用上新历法 , 方能顺天知命、利国安邦 。于是 , 唐高宗就当即颁布了《麟德历》 。也因此,明·杨维桢的《说郛序》中说道:“古今知天文历数者,首推李淳风和僧一行 。”
李淳风的父亲李播就是个天文学家 , 著有《天文大象赋》,李淳风受父亲的影响很深,也精通天文、历算、阴阳之学 。
后人常说他跟袁天罡合著的《推背图》厉害,据说,李世民想知道大唐的国运 , 于是,就下令让这二人负责编写 。所以,有人就说:李淳风是被皇帝毒死的,因为天机不可泄露啊 。
其实,这个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如果 , 李、袁二人真能算出一国之国运,哪有后来的安史之乱?这才是真正改变了大唐国运的大事件 。
史料记载,李淳风活得比李世民还久,李世民不过50岁,人家李淳风是68岁寿终 。李淳风非常敬业,干了两朝,按照唐代档案《甲库甲历》的说法,李淳风是“溘逝”,就是忽然逝世,大概是这“溘逝”二字给了后人想象 。
能预言日食的人 , 在常人看来,就是异人 , 那一定也会算出自己的寿终之日 。很多得道高人就是这样,第一天和徒弟们说:“我明天就要去见师祖了 。”第二天果真就仙去了 。李淳风9岁就入道家,绝对可以说是高人中的高段位 。
其实,李淳风更痴迷于天象,他的眼中永远只有那些星星、太阳、月亮,看他毕生所为,基本都是围绕天文,而且,他还发明了浑天仪 。
那么,大唐第一预言家李淳风究竟是怎么死的?
大概率就是“风卒”,急性脑血管疾病 。放于现在 , 若是救治不及时,或者不对症,死亡率也是非常高的 。
关于李淳风的墓 , 在岐山县城东北约六华里之处的凤鸣镇李家道村 , 有一座唐代天文学家李淳风的坟墓 。
紧靠大墓一路之隔便是李淳风祠堂,三间大瓦房 , 坐北向南 , 其建筑古色古香、幽雅古朴,颇有特色 。
每年清明节在这里还要举办一天的盛大庙会,张灯结彩,敲锣打鼓唱大戏 , 四面八方的香客都来祭拜这位先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