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结构是什么

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 , 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
①楚辞体: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种诗歌形式,其特点是运用楚地方言、声韵 , 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 。东汉刘向编辑的《楚辞》,全书十七篇,以屈原作品为主 , 而屈原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作 , 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体”为“骚体” 。
②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变成诗体的名称 。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 。魏晋和唐代及其以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成为乐府和拟乐府 。如《敕勒歌》《木兰诗》《短歌行》(曹操) 。一般来说,乐府诗的标题上有的
加“歌”“行”“引”“曲”“吟”等 。
③歌行体:是乐府诗的一种变体 。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颇多 , 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以后遂有“歌行”体 。到了唐代,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已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虽辞为乐府,已不限于声律,故称新乐府 。此类诗歌,至李白、杜甫而大有发展 。如,杜甫的《悲陈陶》《哀江头》《兵车行》《丽人行》,白居易的许多作品,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大多三言、七言错杂运用 。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 , 七言的简称七绝 。
②一种称“律诗” , 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
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例如,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的律诗 , 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如果在律诗定格基础上加以铺排延续到十句以上,则称排律,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 。再如,绝句仅为四句两联,又称绝诗、截句、断句 , 平仄、押韵、对偶都有一定要求 。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 , 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 。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 。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 , 至少是两曲 , 多则几十曲 。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 。它无宾白科介 , 只供清唱 。
2.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 。
(1)怀古诗 。
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 , 功业无成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 。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 。如 , 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
(2)咏物诗 。
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
(3)山水田园诗 。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 , 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
(4)战争诗 。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仍频,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
(5)行旅诗和闺怨诗 。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 。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
(6)送别诗 。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 。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 。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
(五)现代诗歌的分类
诗歌的分类也有多种方法,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基本的有以下几种:
1.叙事诗和抒情诗 。这是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的 。
(1)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 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 。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 。史诗如古希腊荷马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故事诗如我国诗人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诗体小说如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
(2)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如 , 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 。这类作品很多,不一一列举 。
当然,叙事和抒情也不是绝然分割的 。叙事诗也有一定的抒情性,不过它的抒情要求要与叙事紧密结合 。抒情诗也常有对某些生活片断的叙述,但不能铺展,应服从抒情的需要 。
2.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这是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类的 。
(1)格律诗: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 。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 , 如,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 , 欧洲的“十四行诗” 。
(2)自由诗: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 。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 , 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 。美国诗人惠特曼(1819—1892年)是欧美自由诗的创始人,《草叶集》是他的主要诗集 。我国“五四”以来也流行这种诗体 。
(3)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 。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裆⑽囊谎环中?,不押韵,如,鲁迅的《野草》 。
古诗的类别有哪些一) 古诗的主要类别1. 送别诗: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2. 怀古诗:或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3. 战争诗: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4. 思乡诗: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 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5.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诗:或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或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借景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托物表达自己的高洁品质(二)古诗常用的一些技法1. 比喻:用某物比喻美好的品质和情操,或崇高的理想和追求,或小人的丑行2. 对比:有今昔对比、远近对比、是非对比、善恶对比、精神与物质的对比3. 衬托:有以动衬静、以暗衬明、以悲衬喜、以虚衬实4. 比拟:或拟人、或拟物(三) 赏析古诗常用的词语1.反映古诗总体表现手法的词语: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即事抒怀)间接抒情 , 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2.反映诗人感情的词语: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闲适恬淡之情3. 反映古诗语言特色的词语:凝炼、简洁、幽默、诙谐、质朴自然、清新秀丽、生动形象、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4.反映古诗结构特点的词语:对仗工整、逐层拓展、环环相扣、前后呼应5. 反映古诗总体风格的词语:刚健、雄奇、悲壮、旷达、洒脱、苍凉、沉郁、飘逸、委婉、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美、恬淡等6.反映古诗表达效果的词语:真挚感人、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言近旨远
诗歌的分类有哪些?诗歌分类 - 诗歌的分类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1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
诗歌怎么分类 诗歌的内容大致分为这样几类:送别诗、写景诗、咏史诗、咏物诗等.体裁上分为:古体诗;近体诗(绝句与律诗);词;曲. 从情节上分:抒情诗 叙事诗. 从表现内容分:山水田园诗 军旅边塞诗 闺怨诗 简介:诗 , 又称诗歌,是一种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
诗乃文学之祖,艺术之根 。
现代诗歌的分类 诗歌的分类也有多种方法,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
基本的有以下几种:1.叙事诗和抒情诗 。
这是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的 。
(1)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 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 。
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 。
史诗如古希腊荷马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故事诗如我国诗人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诗体小说如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
(2)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 , 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
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 。
这类作品很多,不一一列举 。
当然 , 叙事和抒情也不是绝然分割的 。
叙事诗也有一定的抒情性,不过它的抒情要求要与叙事紧密结合 。
抒情诗也常有对某些生活片断的叙述 , 但不能铺展,应服从抒情的需要 。
2.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
这是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类的 。
(1)格律诗: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 。
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 , 如,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 。
(2)自由诗: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 。
诗歌的分类有哪几种?按照诗歌发展的阶段分类: (1)中国现代诗歌:二十世纪上半叶以前的诗歌称为中国现代诗歌 (2)中国当代诗歌:二十世纪下半叶以后的诗歌称为中国当代诗歌 按照诗歌语言节奏和谐性的层级分类: (1)现代风体诗歌 (2)现代格律诗歌 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 (1)叙事诗 (2)抒情诗 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类: (1)格律诗 (2)自由诗 (3)散文诗 (4)韵脚诗 47 浏览1326 2017-11-21 现代诗歌的体裁分类有哪些 诗歌的分类有多种方法,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
基本的有以下几种: 叙事诗和抒情诗 这是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的 。
(1)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 。
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 。
史诗如古希腊荷马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故事诗如我国诗人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诗体小说如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
(2)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 , 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
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 。
这类作品很多 , 不一一列举 。
当然,叙事和抒情也不是绝然分割的 。
叙事诗也有一定的抒情性,不过它的抒情要求要与叙事紧密结合 。
抒情诗也常有对某些生活片断的叙述,但不能铺展,应服从抒情的需要 。
【诗的结构是什么】 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这是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类的 。
(1)格律诗: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 。
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 , 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 。
(2)自由诗: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 。
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 , 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 。
美国诗人惠特曼(1819—1892年)是欧美自由诗的创始人 , 《草叶集》是他的主要诗集 。
我国“五四”以来也流行这种诗体 。
(3)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 。
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裆⑽囊谎环中?nbsp;, 不押韵 , 如,鲁迅的《野草》 。
现代诗和当代诗 按照诗歌发展的阶段分类 。
(1)中国现代诗歌:二十世纪上半叶以前的诗歌称为中国现代诗歌 (2)中国当代诗歌:二十世纪下半叶以后的诗歌称为中国当代诗歌 16 浏览1257 2017-11-23 诗的分类有哪些?一.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1 古体诗 , 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
古体诗的诗体可分为乐府、杂言、四言、 五言、 七言等 。
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
2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
诗体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 。
3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
装备这个词的结构类型 格律诗:诗歌的一种 。
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 , 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 。
它是古老和传统的诗体 , 结构严谨,字数、行数、平仄或轻重音、用韵都有一定的限制 。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格律诗 。
如中国的近体诗(绝句、律诗)、西方的十四行诗、五行打油诗、四行诗、西班牙的八行诗、意大利的三行诗以及日本俳句等 。
格律诗是在字数、韵脚、声调、对仗各方面都有许多讲究的诗 。
它规定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讲平仄,严格压韵,而且律诗的中两联要对仗等 。
它是根据汉语一字一音 , 音讲声调的特点和诗歌对音乐美、形式美、精炼美的特殊要求而产生的,所以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而流转不息 。
格律诗对声律的要求极为严格 。
声律包括压韵和平仄,其中又以平仄最重要,正如所说:“因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 。
”(《给陈毅同志的一封信》) 格律诗分为绝句和律诗,都分五言和七言 , 律诗还有排律 。
那种以为绝句就是律诗的分割的观点应该说是不正确的,绝句产生在律诗之前,绝句产生的时候格律诗还没有完全定型,故而还有不合律的古绝存在,如床前明月光 。
格律诗的定字定句要求大家大体都知道,值得一提的是律诗的中间两联一定要对仗 。
韵脚方面格律诗多以平韵为主,起首一句可压韵也可不压韵,其他的单句尾字讲究平仄,一定要与韵脚的平仄相反 。
那么最难的,应该就是句中字的平仄问题了 。
这里,我们简单地说一下格律诗的创作规则 。
关于格律诗的创作,王永义先生编了个歌谣,可供参考: 格律不难记,二四六分明 。
首句仄平仄,或为平仄平 。
上下句要对,邻句粘即成 。
四字防孤平,末防三连同 。
七绝重一遍,七律也就成 。
双末押平韵,单末多仄声 。
七言去两字,五言不费功 。
起收式怎知?首句二末定 。
大体意思是:近体诗的格律不难记?。?每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一定要符合 。
第一句的第二四六字应该是仄平仄,或者是平仄平 。
上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与下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对立,邻句,就是第一联的末句和第二联的首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相同 。
七言第四个字一定要防止出现孤平,它自己是平音而左邻右舍都是仄音就叫孤平,每句末三个字应防止全平或全仄 。
确定了绝句格律的步骤,再重复一遍就成了律诗的格律 。
律诗双句末一字都是平声,押一个韵,单句末一字多数是仄声 。
七言诗的格律去掉前面两个字,注意,此时第四字应为第二字,就成了五言诗的格律了 。
一首格律诗是平起还是仄起,是平收还是仄收,都要看第一句第二字和该句末一字 。
自由诗:诗体的一种 。
其体结构自由,段数、行数、字数没有一定规格;语言有自然节奏而不用韵 。
在西方以美国诗人惠特曼为创始人 。
我国"五四"以来的新诗也流行这种诗体 。
自由诗又称新诗,这是相对旧体诗而言的 。
它在章节、音步、押韵等方面都比较自由、灵活,没有格律诗那样严格、固定的限制和约束 。
一般认为,美国19世纪诗人惠特曼是自由诗的创始者,代表作《草叶集》 。
五四前后,自由诗开始在我国流行,如郭沫若《女神》、胡适、刘半农、徐志摩(“新月派”)自由诗是白话文学领域中的先行者,它的产生可以看作是五四新文学和五四文学革命开端的标志 。
五四运动前旧体诗词的腐朽最为明显,反映在思想内容上无病呻吟言之无物;在形式上又死死坚守着陈腐不变的格律 。
为此 , 胡适明确指出:形式上的束缚,使精神不能自由发展,使良好的内容不能充分表现......五七言八句的律诗决不能容丰富的材料,28字的绝句决不能写精密的观察,长短一定的七言五言决不能委婉表达出高深的理想和复杂的感情 。
......近来的新诗发生,不但打破七言五言的诗体,并且推翻词调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 , 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胡适《谈新诗》) 。
这一主张,成为后来白话新诗创作的经典理论 。
自由诗从旧式诗词格律的镣铐里脱胎而出,在体式、音节、语言方面力求解放,显示出新的特色: 首先是破除僵化陈腐文言,以白话加入诗行 。
尤其是提倡以接近大众口语的简洁亲切的俗字俗语取代文言的艰涩滥调 , 实写社会状况 , 表现真挚的感情和崭新的思想 。
其次是在音节韵律上破除旧体诗词的声韵、格律平仄 , 废除骈偶典故等僵化的束缚 , 讲究切合自然音乐而不必拘于音韵(康白情《新诗之我见》),诗歌的声气音节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只求合乎诗人自身情绪感兴的自然消涨和语气的自然节奏 。
另外,在体式上有意追求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表达方式 。
不为格律音韵所束缚,毫无顾忌的倾吐心里的东西,诗既不分行也不押韵,即使分节分行也完全按照作品内容而随意排列,以此形成了自由诗艺术形式上的主要特点 。
自由诗在思想内容上最引人注目的特点 , 便是对被压迫被奴役的下层工农劳动者的悲惨命运 , 表现出深切的同情和关怀 。
前所未有的以大量篇幅,展现了他们现实人生的苦难,以此来揭示旧社会贫富尖锐对立和封建专制的本质特征 。
另一显著特点是在反封建专制种种旧传统旧观念的精神禁锢和束缚的主题上更多地寄寓着渴求个性自由解放、独立不阿的意义 。
这一特点又集中地体现...
诗歌的种类有哪些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 。
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 , 可分为很多类别 。
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诗歌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反映 。
(2)诗歌有丰富的感情与想象 。
(3)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 。
(4)诗歌的形式: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 , 分行又主要是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
一、古诗分类:1、按音律分类: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
2、按内容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 。
二、新诗分类:1.叙事诗和抒情诗:这是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的 。
2.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和韵脚诗:这是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类的 。
关于诗歌的分类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
1.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
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
②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
③ 词 , 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
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 。
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
④ 曲 , 又称为词余、乐府 。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 。
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
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 , 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 。
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 。
它无宾白科介 , 只供清唱 。
2. 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① 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
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
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 ,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 。
其风格清新自然 。
② 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约耐惺俗约旱母星椋泶锸说木瘛⑵分驶蚶硐?。
③ 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
④ 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 , 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
诗歌的分类表热爱祖国的结构类型热爱祖国动宾短语词的组合的五种基本类型:1.主谓结构:这种结构反映陈述对象和陈述内容的关系 。
如:星光灿烂、今天星期四、岁月如歌 2.述宾结构:这种结构的意义比较复杂,大抵反映动作(述语)和受动作支配的事物(宾语)的关系 。
如:上网、值得学习、爱干净3.述补结构:在述语的后面,也可以适当的加上一些成分以表示述语的程度、结果、趋向等 。
这叫做补语 。
如:洗干净、高兴得很、走进来4.偏正结构:这种结构反映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 。
分为名词性偏正:如海派文化、花样年华、素质教育 。
动词性偏正:刻苦钻研、格外热心5.联合结构:联合结构的构成成份在语法上是平等的 。
如:长江长城、黄河黄山、少而精、调查研究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