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水调歌头_中秋》诗句全文

水调歌头.中秋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 又恐琼楼玉宇 , 
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 , 照无眠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解释:(1)高迈的意气,在“把酒问天”中排空直上 。
清满的明月 , 照耀着醉态朦胧的兀傲词人 。月宫本非人间,岂可以“年”月相询?“琼楼”既在仙境,又何有世间之炎凉? 醉中的思致奇怪而又可笑,在起舞弄影飘逸中 , 未尝不带几分怫郁的清狂 。彻夜的无眠毕竟孤清,亲人分隔的恼恨 , 便只能唯圆月是问 。月儿无恨 , 又焉知人间之离愁?阴晴圆缺,自是天运之常道 。醉中的思绪旷达而无奈,那离合的悲欢,正可借自宽自慰消解 。最有韵致的当然还是结拍:深情的祝愿,使人生充满希翼, 明丽的圆月,便不仅照耀了“千里” , 
也照亮了这首豪放俊逸的千古绝唱!
(2)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 , 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 。开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一似屈原《天问》,起得奇逸 。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已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 。但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同时吸引着 。相比之下 , 他还是立足现实,热恋人世,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生活来得温暖亲切 。月下起舞,光影清绝的人生境界胜似月地云阶、广寒清虚的天上宫阙 。虽在尘凡而胸次超旷,一片光明 。下片怀人 。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欢离合即为其一 。苏轼兄弟情谊甚笃 。他与苏辙熙宁四年(1071)颍州分别后已有六年不见了 。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 , 特地请求北徙 。到了密州还是无缘相会 。“咫尺天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颍州初别子由) , 但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须伤感 。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赏月中互致慰籍,离别这个人生憾事就从友爱的感情中得到了补偿 。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 。这首词上片执着人生,下片善处人生,表现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 。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并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行,不假雕琢,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胡仔《苕溪渔隐业话后集》卷三九) 。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 , 满襟雪 。”《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 。”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 。
(3)这首词写于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的中秋节 , 这一年也是苏轼出任密州的第三年 。词分为上阕和下阕,词中有中秋的圆月,杯中的美酒,更有词人深思,惆怅,困惑,幻想 , 相思,和最后的通透 。苏轼在词的小序写道:“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 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闭上眼将自己放置在这样的场景里 , 酒杯中残留的暧昧余香,与流动在血液里的酒精 , 一起作用,小心而又剧烈地碰触饮酒人此时敏感的神经 。没有醉酒的经历,不过见过一些,听过一些 , 在想 , 在那瞬间的人,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月下,醉酒的人也许无法辨认,究竟是自己的视线模糊,还是事物的轮廓模糊 。而我想,在覆盖的模糊中,一定会有某种存在的确定主宰着人的意志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时间在不停前移 , 时代在不断更替 , 但人寻找自我宣泄的方式似乎并不轻易改变 。记得在电视里看到过很多次人醉酒的场景,他们在自己摇晃的视觉空间中暴露着自己发问的欲望,但又似乎并不企图找到任何想要的答案 。中秋夜总能带来很浓的相思情绪,尽管自己也曾遭遇那种相思中落寞 , 但却不能说出这一晚与一年中剩下的364个夜晚有什么区别 。也许人们已经习惯地把它当作了一个悄悄承认自己消极一面的借口 。苏轼凝望着深蓝天空中的明月,回味着滑过喉间的酒味 , 设下疑问,让我们看到他心境的困惑与惆怅 。这种方式的设问,让我想起李白在《把酒问月》中写道:“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 。”以前觉得天际因为它的广阔无边而宽容得能包容下每一个彷徨的人关于宇宙关于人生的疑问,但发现人们虔诚的等待却被天际的空旷所嘲笑,答案埋得太深 , 人 , 依旧空洞而不知所措 。但也许 , 对天设问是古人偏爱的一种形式 , 亦或是一种固执的表现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一句在回答前面问题的同时又设下了新的疑问,是苏轼更深沉的思索 。两句相关联的疑问让诗人丰富幻想的产生展现得自然而符合情理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这一句写到了诗人从现实中引出的幻想 。觉得苏轼是一个容易沉醉于自然里的人,如同在他的《前赤壁赋》中一样,诗人在不经意间将自己和周围的事物融在一起 。我想这或许是因为苏轼其人具有的浪漫的性格和飘逸的情怀,也或许是因为大自然——这个客观的实体不会给人的思想和精神再带去任何禁锢和压迫,便也或多或少淡化了人们主观情感里的痛苦 。当时的苏轼正遭遇着政治上的失意——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调任地方官 , 前途的渺茫 , 加上与弟弟子由各分处异地,内心的抑郁如同一种强烈的药剂,使他产生了“乘风归去”的翩然想法 。这也恰恰体现了苏轼“出世”的思想 。上阕最后一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现实与幻想的摩擦,隐射出苏轼矛盾在“出世”与“入世”间的复杂心态 。他再次提出了上天和自己都无法作答的疑问,内心的苍凉无奈与孤独,赤裸在“青天”陪衬的“明月”里,而又被脑海中幻想与真实存在的现实所释放 。
我想,当心绪复杂或是混乱时,依赖某一种纯粹的情感或许可以是一种得到救赎的方法 。苏轼对弟弟子由的想念不仅是当时特定环境下的产物,更是他寻找自我宽慰的一种途径 。在词的下阕,诗人用一种美好的艺术形式 , 表现了个人情感的自然流露,也让我们看到人生中的怅恨和悲怨被因此转化为了哲学上的旷达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此时的月亮被赋予了生命的迹象,月光从红色楼阁到雕花门窗的流动 , 恰好与苏轼波动的思绪所对应 。月光最后移落到了长夜无眠的人身上 。这样的画面让我想起小时常背诵的李白的《月光》:“床前明月光 ,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似乎思念的苦总会在月光的映衬下显得越发深切浓烈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 , 会因为有了黑夜中月光映照下影子的陪伴,而在不情愿中更清楚的看到孤独的全身 。苏轼在相思情最强烈时遭遇到月亮最最完整与明亮的一面,而无声缓缓释放热量的月亮却单纯得一无所知 。诗人用反诘的语气发出了对月亮的质问:月亮本来是没有恨事的 , 为何偏要在人们离别之时显出晶盘的样子,偏要增添人们多少“月圆人未圆”的怅恨 。这是蓄谋的嘲弄?还是另类的同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 。”这既是对上一句的回答,又是诗人对人生的重新思考:自“古”以来,世上便没有十全十美的事——人的一生中有欢乐必有悲苦,有团聚必有离别,就好比月亮也会遇到阴、晴、圆、缺 。有人说这是苏轼对人生哲理性的思索,他意识到了事物的残缺性和两面性 。苏轼将感情转入理智,化苍凉为明达,在对人生的诠释中找到了自我宽解的路径 。不过想问自己:人在想不到其他出路时,是否常去找一些看似与自己“同命相连”的事物来进行类比,以此得到一丝丝的安慰?全篇的最后一句苏轼写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南宋谢庄《月赋》的诗句也写道:“美人迈兮音尘阕,隔千里兮共明月 。”既然世上没有完美的事情,那么与亲人的离别也就不用一直悲伤哀怨,只求永远身体健康,能在千里之外共赏明月 。不用怀疑,字的表面证实了诗人的洒脱与旷达 ——诗人似乎将自己对人生的思想领悟再一起升华,将之前所有的疑问化作一种美好的祝愿,充满迷茫苦闷怅恨凄切的情绪终究被积极达观的心境所替代 。但是想问问当时的苏轼,难道纠缠于内心的的疑虑就真的那么容易消散吗?那“悲观”连带出的一切孤独 , 迷惘,绝望,无助又有多少价值存在于一个人不可见的内心深渊呢?
记得南宋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曾说到:“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我想 , 人们喜欢事物激进发展的趋势,我觉得这是苏轼在写作这首词时所选用的一种模式 。词充满了丰富的想象,丰富的描绘,丰富的情感,丰富的思想转折——让人豁然开朗的变化 。只可惜,觉得词中显露的这些跳跃出现得太突然,到来的太快 , 似乎超越了时间可以测量的范围 。所以有些相信词中隐藏着欺骗,痛心于诗人对自己伤痛的极力遮盖与掩饰 。不过,也有些嘲笑自己的这种想法,也许乐与悲的转换可以是一瞬间的事 , 也许乐与悲之间根本就没有明显的划分 。苏轼也只是努力在表现自己内心思想与情感的过渡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1139029.html
苏东坡诗词水调歌头全文①全文如下:水调歌头 【宋】苏轼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 。
不应有恨 ,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②译文: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 , 喝到大醉 , 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
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手持酒杯来寻问青天 。
不知道天上的那些宫殿,今天晚上又是那一年呢 。
我想要乘长风飞回月宫 , 又怕那高耸的琼楼玉宇,让我难以忍受那种孤寒 。
起舞翩翩玩赏月下清影 , 归返月殿怎比的人间 。
月光已经转过朱红楼阁,明亮亮地低洒在绮窗前,照着床上人们惆怅无眠 。
明月不应该有什么怨恨,为何在亲人离别时才圆?人都有悲欢离合的变迁 , 月也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
但愿世间离别的人常在,远隔千里共赏皎洁明月 。
③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男 , 字子瞻 , 又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
汉族 ,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 。
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 。
苏轼《水调歌头》原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 作此篇 。
兼怀子由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 , 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
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 。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
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 , 哪像是在人间 。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 , 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何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 , 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
扩展资料 明月是文人墨客最喜欢用来进行比喻的意向,如李白在诗词中提到“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体现了李白当时的悲愁;柳永在诗词中提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月亮目睹了柳永的贫困 。
伟大的文学家苏轼在宋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当日,挥笔写下了一篇名作《水调歌头》 。
当时 , 他正处在辗转各地为官的状态,在中秋之夜独居他乡 , 不能与亲人团聚,体现出了苏轼思念亲人的情感 。
词的开头写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这句词中的把酒问青天与词前小序“欢饮达旦,大醉 。
【苏轼《水调歌头_中秋》诗句全文】”起到了呼应的效果 。
苏轼非常喜欢饮酒,在他的诗词中经常会表现出来,他曾经说过“赖我胸中有佳处,一樽时对画图开 。
” 也就是说,酒能麻痹人们的感情,起到借酒消愁的作用 。
而这里的明月已经不是平常时期的明月,是中秋之月,人也不是正常之人,是喝醉了的人 。
苏轼一开始就以这种情境带入,表达了自己在中秋之夜举杯问天的非凡气魄 。
接下来的“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把酒问青天”中要问的内容,对明月的追逐和赞美又更进了一步 。
苏轼很想乘风到月宫中看一看 , 但是又怕那里的氛围太过凄凉,自己抵挡不住刺骨的寒冷 。
“乘风归去”表现了苏轼对人世间的不满,而“归”就好像表明他本来就是月宫中的人,只是暂时到人间住一段时间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上文连接的非常密切,作者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影子随着一起摆动 。
这里是一个转折,由厌烦人间到喜欢人间生活,跌宕起伏却又合情合理 。
词的下阕在赏月的过程中表达了苏轼思念亲人的感情,“转朱阁,低绮户”是由于明月转动,影子也跟随着变换了形状 , 这肯定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观察才能得出的结果,与下句“照无眠”互相呼应 。
但是,无眠与赏月又十分对应,从赏月引发了作者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悲痛之情,从而导致了作者一夜无眠 。
在思念亲人的情感变成主旨之后 , 作者对中秋明月的情感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进而起到了移情的效果 。
接下来的“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已经不是描述,而是作者的抒情,唐圭璋在《唐宋词简释》中提到:“不应”两句诗词描写的月圆人不圆,表达了作者对明月的不满,而“人有”三句诗词又话锋一转 , 感叹世事无常,又体现了对明月的理解之情 。
该处分析讲解的十分精确,亲人不能团聚与明月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却追究于明月 。
在这句词中 , “圆”包括了两种含义:一种是明月的形状是圆,另一种是由明月的圆而引出的亲人团圆 。
在月圆和人圆的双重含义下 , 才体现了作者感叹月圆人不圆的情感,也正是因为这种转折,导致作者对明月的不满也有了依据,充分体现了作者思念亲人的感情 。
后面作者为明月进行了辩解,其实是作者的自我安慰,但是作者的这种安慰带有不理性的情感,仍然将明月的阴晴圆情与人的悲欢离合联系在一起,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但是实际上 , 这种正相关是不理性的,只是作者自身的感情逻辑使然 。
而且,这不仅是论述 , 更是抒情,在词的最后将抒情与意向结合在了一起,“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也就是说,既然不能两全其美 , 那么就只能带着豁达的情感来看世界,只要人们的情感能够长久,只要能够望向同一轮明月 , 就算是不能相聚在一起,也是很美好的 。
其实,这是作者感情的收敛,从对明月的不满,到最后感情的转变 , 其中一张一舒,节奏非常有序,也将作者的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 。
综上所述,苏轼的思想将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思想结合在了一起,在佛家看破、淡泊名利的思想下使苏轼养成了豁达的性格,而道家出世、养生的思想使苏轼在遭受贬低之后还能活的清新雅致 。
因此,他顿悟出“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的情感,激励自己坚持自己的思想 , 成为古代诗人中一股清流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求苏轼的诗《水调歌头》附意思1、全诗如下: 水调歌头 作者:苏轼 丙辰中秋 , 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 ,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shèng)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2、译文如下: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 , 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
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 。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
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 , 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 , 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遗憾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
3、水调歌头,词牌名 。
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 。
扩展资料: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时所作 。
2、这首词以月起兴 , 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 , 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 , 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
3、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
汉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栾城 。
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 。
参考资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百度百科...
古诗苏轼水调歌头诗词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 , 低绮户,照无眠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时所作 。
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
词作上片问天反映执著人生,下片问月表现善处人生 。
落笔潇洒,舒卷自如,情与景融,境与思偕 , 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满哲理,是苏轼词的典范之作 。
苏轼水调水调歌头中的诗词水调歌头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 低绮户,照无眠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
苏轼的水调歌头全诗注音苏轼的中秋水调歌头(拼音版)shuǐ diào gē tóu sū shì水 调 歌 头 苏 轼bǐng chén zhōng qiū ,huān yǐn dá dàn ,dà zuì,zuò cǐ piān丙 辰 中 秋 , 欢 饮 达 旦,大 醉 ,作 此 篇,jiān huái zǐ yóu。
,兼 怀 子 由。
míng yuè jǐ shí yǒu ,bǎ jiǔ wèn qīng tiān。
明 月 几 时 有,把 酒 问 青 天。
bù zhī tiān shàng gōng què,jīn xī shì hé nián ?不 知 天 上 宫 阙 ,今 夕 是 何 年 ?wǒ yù chéng fēng guī qù,yòu kǒng qióng lóu yù yǔ我 欲 乘 风 归 去 ,又 恐 琼 楼 玉 宇,gāo chù bù shèng hán。
高 处 不 胜 寒。
qǐ wǔ nòng qīng yǐng ,hé sì zài rén jiān !起 舞 弄 清 影 ,何 似 在 人 间 !zhuǎn zhū gé ,dī qǐ hù ,zhào wú mián。
转 朱 阁 ,低 绮 户 ,照 无 眠。
bù yīng yǒu hèn ,hé shì cháng xiàng bié shí yuán ?不 应 有 恨  , 何 事 长 向 别 时 圆 ?rén yǒu bēi huān lí hé  , yuè yǒu yīn qíng yuán quē人 有 悲 欢 离 合  , 月 有 阴 晴 圆 缺,cǐ shì gǔ nán quán。
此 事 古 难 全。
dàn yuàn rén cháng jiǔ,qiān lǐ gòng chán juān。
但 愿 人 长 久 ,千 里 共 婵 娟。
苏轼《水调歌头水调歌头.中秋 宋.苏轼 丙辰中秋 , 欢饮达旦 , 大醉,作此篇 , 兼怀子由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 , 照无眠 。
不应有恨 ,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解释:(1)高迈的意气 , 在“把酒问天”中排空直上 。
清满的明月,照耀着醉态朦胧的兀傲词人 。
月宫本非人间,岂可以“年”月相询?“琼楼”既在仙境,又何有世间之炎凉? 醉中的思致奇怪而又可笑,在起舞弄影飘逸中,未尝不带几分怫郁的清狂 。
彻夜的无眠毕竟孤清 , 亲人分隔的恼恨,便只能唯圆月是问 。
月儿无恨 , 又焉知人间之离愁?阴晴圆缺,自是天运之常道 。
醉中的思绪旷达而无奈,那离合的悲欢,正可借自宽自慰消解 。
最有韵致的当然还是结拍:深情的祝愿,使人生充满希翼,明丽的圆月,便不仅照耀了“千里”,也照亮了这首豪放俊逸的千古绝唱! (2)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 。
开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一似屈原《天问》,起得奇逸 。
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已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 , 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 。
但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 , 出世和入世,两方面同时吸引着 。
相比之下,他还是立足现实,热恋人世 , 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生活来得温暖亲切 。
月下起舞,光影清绝的人生境界胜似月地云阶、广寒清虚的天上宫阙 。
虽在尘凡而胸次超旷 , 一片光明 。
下片怀人 。
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欢离合即为其一 。
苏轼兄弟情谊甚笃 。
他与苏辙熙宁四年(1071)颍州分别后已有六年不见了 。
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 。
到了密州还是无缘相会 。
“咫尺天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颍州初别子由),但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 , 须伤感 。
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赏月中互致慰籍 , 离别这个人生憾事就从友爱的感情中得到了补偿 。
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 。
这首词上片执着人生,下片善处人生,表现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 。
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并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行,不假雕琢 ,  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 。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 , 余词尽废”,(胡仔《苕溪渔隐业话后集》卷三九) 。
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 , 清露下,满襟雪 。
”《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 , 唱的就是这“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 。
”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 。
(3)这首词写于丙辰年 , 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的中秋节 , 这一年也是苏轼出任密州的第三年 。
词分为上阕和下阕,词中有中秋的圆月 , 杯中的美酒,更有词人深思 , 惆怅,困惑,幻想,相思,和最后的通透 。
苏轼在词的小序写道:“丙辰中秋 , 欢饮达旦 , 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闭上眼将自己放置在这样的场景里,酒杯中残留的暧昧余香 , 与流动在血液里的酒精,一起作用 , 小心而又剧烈地碰触饮酒人此时敏感的神经 。
没有醉酒的经历,不过见过一些,听过一些,在想 , 在那瞬间的人,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月下,醉酒的人也许无法辨认,究竟是自己的视线模糊,还是事物的轮廓模糊 。
而我想,在覆盖的模糊中,一定会有某种存在的确定主宰着人的意志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时间在不停前移,时代在不断更替 , 但人寻找自我宣泄的方式似乎并不轻易改变 。
记得在电视里看到过很多次人醉酒的场景 , 他们在自己摇晃的视觉空间中暴露着自己发问的欲望,但又似乎并不企图找到任何想要的答案 。
中秋夜总能带来很浓的相思情绪,尽管自己也曾遭遇那种相思中落寞,但却不能说出这一晚与一年中剩下的364个夜晚有什么区别 。
也许人们已经习惯地把它当作了一个悄悄承认自己消极一面的借口 。
苏轼凝望着深蓝天空中的明月,回味着滑过喉间的酒味,设下疑问,让我们看到他心境的困惑与惆怅 。
这种方式的设问,让我想起李白在《把酒问月》中写道:“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 。
”以前觉得天际因为它的广阔无边而宽容得能包容下每一个彷徨的人关于宇宙关于人生的疑问,但发现人们虔诚的等待却被天际的空旷所嘲笑 , 答案埋得太深,人,依旧空洞而不知所措 。
但也许 , 对天设问是古人偏爱的一种形式,亦或是一种固执的表现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一句在回答前面问题的同时又设下了新的疑问,是苏轼更深沉的思索 。
两句相关联的疑问让诗人丰富幻想的产生展现得自然而符合情理 。
“我欲乘风归去 , 又恐琼楼玉宇 , 高处不胜寒 。
”这一句写到了诗人从现实中引出的幻想 。
觉得苏轼是一个容易沉醉于自然里的人,如同在他的《前赤壁赋》中一样,诗人在不经意间将自己和周围的事物融在一起 。
我想这或许是因为苏轼其人具有的浪漫的性格和飘逸的情怀,也或许是因为大自然——这个客观的实体不会给人的思...
苏轼的词《水调歌头》词名是什么?请帮帮忙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 。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
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 。
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 。
嘉佑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 。
仁宗殿试时 , 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 。
因母丧回蜀 。
嘉佑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 , 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
任期满后值父丧归里 。
熙宁二年(1069)还朝任职,正是王安石推行新法的时期 。
他强调改革吏治 , 反对骤变 。
认为「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 。
」因意见未被采纳,请求外调,从熙宁四年(1071)起,先后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 。
每到一处,多有政绩 。
元丰二年(1079),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摘取苏轼诗句深文周纳,罗织罪名,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入狱 。
5个月后被贬黄州为团练副使 。
元丰八年(1094)哲宗立,任用司马光 , 废除新法 。
苏轼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由于与当政者政见不合,再次请调外任 。
先后任杭州、颍州、扬州知州 。
后迁礼部兼端明殿、翰林待读两学士 。
绍圣元年(1094)哲宗亲政后,苏轼又被一贬再贬 , 由英州、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 。
直到元符三年(1100)徽宗即位,才遇赦北归 。
死于常州 。
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
苏轼政治上几经挫折,始终对人生和美好事物有着执着的追求 。
他的思想主体是儒家思想,又吸收释老思想中与儒家相通的部分 , 保持达观的处世态度 。
文学主张与欧阳修相近 。
要求有意而言 , 文以致用 。
重视文学的艺术价值 。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 。
其文纵横恣肆 ,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 。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
创作以诗歌为多,计)2700余首,题材丰富多样 。
诗中表现了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关切,特别是对农民的同情 。
如《荔枝叹》、《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五禽言》、《吴中田妇叹》等 。
描写自然景物的诗写得精警有新意,耐人寻味 。
如《有美堂暴雨》、《题西林壁》等 。
诗歌还反映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生活画面 , 无事不可入诗 。
写物传神,奔放灵动,触处生春,极富情韵,成一代之大观 。
散文成就很高 ,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谈史议政的文章气势磅礴,善于腾挪变化 。
叙事记游的散文既充满诗情画意 , 又深含理趣 。
《喜雨亭记》、《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是其代表作品 。
词作多达三百四五十首,突破了相思离别、男欢女爱的藩篱,反映社会现实生活 , 抒写报国爱民的情怀 。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包括对农民生活的表现 。
词风大多雄健激昂,顿挫排宕 。
语言和音律上亦有创新 。
「指出向上一路,而新天下耳目」 。
在词的发展史上开创了豪放词派 。
代表作品有《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
爱情词、咏物词均有佳作,表现出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
传世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1.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 。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
”历代选苏轼词的也总选到这一首 。
这词作于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即公元1076年)中秋,苏轼四十一岁,时为密州(现在的山东诸城)太守 。
题说“兼怀子由”,当时苏轼与其弟子由已经六七年不见了 。
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 。
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的矛盾过程 。
而前人却多妄解,说神宗读到“琼楼玉宇”两句,叹云:“苏轼终是爱君”,即量移汝州 。
此说与事实不符 。
苏轼移汝州在黄州之后,不能说因这词而“量移汝州” 。
词的上片主要抒发自己对政治的感慨 。
开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两句,是从李白《把酒问月》诗:“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两句脱化而来 。
同时点明饮酒赏月 。
接下说“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表面上好像是赞美月夜;也有当今朝廷上情况不知怎样的含意 。
《诗经》中“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并非问今天是什么日子,而是赞美的语气:“今天是多么好的日子?。钡囊馑?。
下面“我欲乘风归去”三句,表面是说“我本来是神仙境界中来的,现在想随风回到天上神仙住的‘琼楼玉宇’中去,但是又怕经受不住天上的寒冷” 。
这几句也是指政治遭遇而言,想回到朝廷中去,但是又怕党争激烈 , 难以容身 。
末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两句是说,既然天上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好,这里所谓“人间”,即指作地方官而言 , 只要奋发有为,做地方官同样可以为国家出力 。
这样想通了,他仰望明月,不...
苏轼的水调歌头的资料水调歌头 苏轼 〔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
作此篇 , 兼怀子由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 ,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 低绮户,照无眠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解释〕 手足深情:手足,比喻亲兄弟 。
亲兄弟的感情深厚 。
形影不离:形容彼此关系亲密 。
宽慰:宽解安慰 。
婵娟:本文指月亮 。
〔大意〕 明月,你什么时候开始出现? 我举起酒杯提问,面向青天 。
不知天上月里的宫殿,今夜,是哪一年? 我真想驾着长风,回返天上,怕琼楼玉宇里难以长期盘桓; 因你那里离地面实在太高 ,  我受不了你那刺骨的风寒 。
还不如起身跟月下的影子翩翩起舞 。
多美呵,天上又怎比得人间! 转向朱红的楼阁,低低射进美丽的窗扇 ,  你照射失眠的人儿难合双眼,月亮呵,你对人类未尝有什么怨恨 ,  可为什么在我弟兄分别后却更加团圆? 人生,免不了要遭受悲欢离合, 月亮 , 免不了要经历阴缺晴圆 。
但是,这“离合”、“圆缺”, 自古以来就难如人愿 。
不过,只要人们能长寿健在,哪怕远隔千里均可共同领略这月光的美满! 这是苏轼一首著名的中秋词 , 此词构思奇特,境界清虚,胸襟豁达 , 才气飘逸,历来被推为写中秋词的绝唱 。
这首词语言明白如话,可以说不假雕饰,洗尽铅华,如出天籁 。
但真切的手足之情,感人至深,至情至理、豪迈高洁的情怀撼人心魂 。
全词境界高洁,说理通达 , 情味深厚,同时又寄寓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 折射出诗人感人的人格魅力 。
因此,九百年来,传颂不衰 , 深得人们的喜爱 。
题记中的丙辰年为公元1076年,正是宋神宗熙宁九年 。
苏轼同苏辙兄弟情谊很好 。
但两人自熙宁四年(1071)颍州分手后已有六年不相见了 。
苏轼任杭州太守三年后,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 。
到了密州 , 还是无缘相见 。
这一情形我们从“咫尺不相见,实与千里同 。
人生无离别 , 谁知恩爱重 。
”(《颍州初别子由》)一诗也可以了解到 。
中秋月圆人不圆,这对于经历了诸多人生坎坷、兄弟天各一方的苏轼来说,举头望月 , 情何以堪?古人说:悲莫悲兮生别离 。
朋友离别、骨肉分散,可说是人生的一大憾事 。
唐宋以来 , 出现了许多写离情别绪的诗词 。
那么,苏轼的这首词是如何表达这种至真至深的情的呢? 虽然此词用了明白如话的语言和白描的手法进行抒情和说理,但是却摈弃了线性平面的抒情方式,而采取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抒情方式,表现为抒情方式的丰富性和行文的跌宕有致 , 寓情于景,寓情于理 。
开头几句为一个层次,接连问月问年,好似屈原的《天问》 , 起得奇逸,情丝高远 。
又逢佳节,浩月当空 , 面对姣洁的月色,浩渺的宇空,诗人神思飞扬,情怀激荡,不禁对月发问,明月你何时开时有?天上如今是何年何月?这问月问年,好似张若虚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表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自然、对人生的思索 。
美好的月色令人陶醉 , 月宫仙殿令人神往,因而,诗人也设想自己是月中人 , 象“谪仙”李白一样,想“乘风归去” 。
但又怕月宫金殿,虚寒寂寞,怎比得上有兄弟亲朋之爱的人间生活温暧亲切 。
这一“欲”一“恐”体现出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留恋 。
天上和人间,出世和入世,同时吸引着他,最后诗人还是坚定地立足现实 , 热恋人世 。
月下起舞、光影清绝的人生境界,胜似月地云阶、广寒清虚的天上宫阙 。
诗人望月抒怀,胸怀豪迈的逸兴壮思,从高处着笔,幻想琼楼玉宇“不胜寒”从而转向现实 , 对人间生活寄与深情与热爱 。
然而人间也并非没有寂寞和遗憾,兄弟长别离,相见遥无期 , 这令诗人离愁难遣 。
古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举杯赏月,诗人自然会想起难得相见的远方亲人 。
因此 , 下片转为直接抒情 。
前五句为一个层次,夜阑姗,月徘徊,人难寐 。
无眠是因为思念所致,深深的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
想到与弟弟无缘团聚,所以向月发问:为什么在人们离别时偏偏这样圆呢?“不应有恨”而恨在其中 。
这是长期囿积于诗人内心的发问 。
但是,这首词不同于其他离别诗词之处 , 就在于诗人能及时地从这种难遣的思绪中摆脱出来,从更高的角度来写,宕开一笔,使行文舒缓,也体现了诗人情怀旷达的一面 。
诗人转而想到 , 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从古以来皆是如此 , 何须怀恨?最后,诗人终于以理遣情,只要亲人能平安幸福,生命长久 , 虽分隔千里,但共赏这同一轮明月,并互致慰藉不也是一种团聚吗?难遣之情至此释怀,这是自我安慰 , 也是对亲人的劝慰 , 发乎情而止于理 , 表现出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以及超妙的见解 。
这一阙由思念难眠到互致慰藉再到真诚的祝福,层层推进,至情至理 。
苏轼一生虽然屡遭贬谪,仕途艰难坎坷,却处之泰然;历经人世沧桑,但仍然乐观向上,这与他那豁达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是分不开的 。
读苏轼的词,“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乎尘埃之外”(胡寅《酒边词序》) 。
几百年来苏轼以其在诗、文、词等...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