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结合的诗句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杜甫登高一诗中动静结合的诗句是哪一句,说明原因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 。
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 , 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 。
以动衬静 , 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 , 是反衬手法的一种 。
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指出“寂静之幽深者,每以得声音衬托而愈觉其深” 。
南朝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
其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两句被称为“文外独绝” 。
《梁书?文学传》有这么一段记载:“籍除轻车湘东王谘议参军,随府会稽 。
郡境有云门天柱山,籍尝游之 , 或累月不反 。
至若耶溪 , 赋诗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
’当时以为文外独绝 。
” 。
诗人写山林 , 在于写出若耶溪的幽静,这样幽静的环境,与“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和谐统一,是开头“泛泛”、“悠悠”之情趣的写实 。
写山林的幽静,不是以静写静,而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 。
夏日蝉噪,方知风声松涛俱息,才显得山林更寂静;惟闻鸟语婉转,方知人迹不到,才显得山更幽深 。
以“蝉噪”衬托“林静” , 用“鸟鸣”显现“山幽”,动中写静,充满生气,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据说,到了宋朝,王安石也很喜欢这两句诗,只是觉得还不够味,于是在他自己写的《钟山绝句》中,袭用了下句,并把它改成“一鸟不鸣山更幽”,全诗是:“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
改完以后,自己觉得挺得意,可是却被他的好朋友黄庭坚说成是“点金成铁”了 。
杜甫《题张氏幽居》:“青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陆游《客中作》:“茅檐独坐待童仆,不闻人声闻碓声”也均是以声音衬托寂静 。
再举几例: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 。
第二联写物,“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所见;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副清幽可爱的风景画 。
第三联是诗人用“竹喧”烘托山静,是所闻,用“莲动”衬托水幽,是所见,见闻交错,“喧”“幽”互衬,颇具艺术感染力 。
诗中描述动感的动词有:“照”、“流”、“归”、“下”等 。
而静态的物体是“山”和“石”,以及相对静态的“月” 。
作者用动词“照”,把明月与山松相互映衬,用动词“流” , 把清泉与山石进行动静相衬 , 用动词“归”,把原本幽静的竹林与喧闹的浣女进行动静相衬,而用“下”又把正在划行的渔舟与原本相对不动,却因船而动的莲叶相互映衬,增强动感 。
同样的动静相衬,除了通过物体的不同运动状态,即动与静的对比描述外 , 还通过“喧”与“寂”和“声”与“静”的对比,进一步烘托了动感,渲染了静感 。
空山是寂静的 , 而浣女是喧闹的 。
空山里的山石本无声,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 , 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
一个“流”字,起到奇特的声响效果 。
诗的上半部全部是写自然情景,因山泉流水声 , 使画面动中有静,恬静而不死寂;诗的下半部则是写社会场景了,人的加入,使宁静的山水顿时鲜活起来,一群浣女回家路过竹林,边走边谈笑喧闹;而正在划行的搅动了水莲叶子 , 画面静中有动,借动反衬静 , 安宁而不乏生动 。
王维的另一首诗《鸟鸣涧》也大量运用了动静相衬的意境描写的方法: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山夜晚异常幽静的景象 。
诗的大意说:在山中没有人声的环境里,桂花自开自落 , 寂静得好像可以感觉到桂花落地的声息 。
夜静更深的时候,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无所有 。
月亮刚出 , 亮光一显露 , 惊动了早已归宿的山鸟 , 它们在春涧中不时地鸣叫几声 。
这诗主要写春山的月夜之静 。
花落 , 月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用以动衬静的修饰手法,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
王维还有一首诗《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
返影入深林 , 复照青苔上 。
这是写景诗,描写的是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 。
诗的绝妙之处在于以动衬静 , 以局部衬全局 , 清新自然,毫不做作 。
前两句“静中有动”,写空山寂寂,不见人影,却有说话声回荡 。
后两句“动中有静”,描写光影流动,又充满寂静的感觉 。
该诗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 , 后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 。
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 。
接着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周身幽暗的感觉 。
最后以青苔结尾,由于长期没人走过的地方才长青苔,因此,所闻的人语只能是自己的自言自语 , 空山异常幽静 。
作者的描写 , 似随手拈来,不着痕迹,敏锐的感觉独具匠心 。
杜甫《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
本诗的第四句用“跳鱼”的“拨剌鸣”衬托江面的宁谧安静,以动破静,愈见其静 。
唐代以苦吟出名的诗人贾岛所作的著名诗篇《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
...(1)一,二句描绘怎样的景象?表达诗人怎样的心境? (2)动静结... 诗歌《村居》(1)一 , 二句描绘怎样的景象?表达诗人怎样的心境?答:两个绕字,由远景转到近景,生动地描绘出了好一派的田园风光 。
表达了诗人悠闲宁静而又略带清愁的心境 。
(2)动静结合的写法是这首诗的特点,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答:一、二两句主要描写绿水、田地、翠竹、屋篱、榆树、槿花等静景,三、四两句主要描写了行步迟迟的老牛,悄立牛背的寒鸦等动景 。
前后动静结合,烘托出了宁静平和的氛围 。
...雁声远过夕阳楼 。
(1)诗歌最后一句是如何写景的?请结合诗句赏析 。
...
(1)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根据题干中的“如何写景”可知,这是考查表现手法,应从写景的角度和特点入手.“雁声远过夕阳楼”,首先要了解其中“声”与“夕阳”是视听的结合和动静结合,然后结合诗句对手法进行分析,最后指出表达的情感即可.(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诗眼”是指能够集中体现诗歌思想的词语,这是一首羁旅诗,表达了游子思乡怀人的愁苦,所以可以确定本诗的诗眼为“愁”字.接下来结合全诗分析,诗句是如何体现“愁”的.分析时一定要注意突出“愁”字. 答案:(1)视听结合,动静结合.写了“声”和“夕阳”,夕阳下的楼景为视觉 , 雁声为听觉,雁声为动,夕阳下的楼为静.大雁已飞过洒满夕阳的高楼而渐渐远去,唯有即将消失的雁声尚在耳畔回响 , 描写了一幅辽远却又寂寥的图景,表达了漂泊天涯的孤客思乡怀人的愁苦心情.(2)“愁”.诗歌内容情感句句围绕“愁”字展开,首句写诗人客居他乡 , 处处秋景引发游子的悲秋情怀;第二句写梧桐落叶的景象触动了异乡客寂寞、孤独的悲秋情思;第三句写诗人急盼见到亲人朋友的片语只言,结果却“无字到”,杳无音讯 , 便是更添愁苦;最后一句写传书的鸿雁飞过 , 消失在洒满夕阳的高楼之外,只余雁声回荡耳际,更是愁上加愁.译文:漂泊不定、天涯羁旅的情怀是脆弱的 , 常常经不起一片秋叶的飘落.秋风时至,梧叶翻飞,秋雨梧桐的萧瑟景象触动了游子的悲秋.那一声声雁叫,徒增诗人的失望 , 只那一声声雁叫,也早让人心欲碎了.无情之叹 , 此刻我们似乎看到了诗人目送鸿雁消失在夕阳的光里时的失望和颓然默坐的神情.赏析:首句“ 客怀处处不宜秋”,漂泊不定、天涯羁旅的情怀是脆弱的,常常经不起一片秋叶的飘落.“处处”虽有到处之意,却又深刻地道出了游子极易悲秋的情怀.“不宜秋”是惆怅之语.之所以“不宜秋”,是因为“秋到梧桐动客愁” , 秋风时至,梧叶翻飞,秋雨梧桐的萧瑟景象触动了游子的悲秋.“梧桐更兼细雨”“秋雨梧桐叶落时”的凄苦场面,怎不令人备感寂寞、空虚、无聊和无奈.在孤单寂寞的秋日里,能有亲人的一言半语,或许也宽慰孤独的灵魂,然而却又“故人无字到” , “无字到”便更加重了孤独,无疑是愁上加愁了.这与杜甫“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有相近之处.“ 雁声远过夕阳楼”那一声声雁叫,徒增诗人的失望,只那一声声雁叫,也早让人心欲碎了.“远”字极妙,诗人盼“字”到来,雁却远远地过 , 颇有无情之叹 , 此刻我们似乎看到了诗人目送鸿雁消失在夕阳的光里时的失望和颓然默坐的神情.诗人并不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来写因秋而来的悲愁,而是缓缓写来,轻轻落笔,让愁思如“密雨斜侵”,欲罢不能,以现愁思之深.本诗抒发了异乡客怀念家乡 , 怀念亲人的情怀.
关于诗歌中的描写手法~~~诗歌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庞杂的概念,为便于大家区分、识记、判断,我把它分为五大版块: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抒情方式、除描写手法和抒情方式外的其它表现手法、结构艺术 。
以下是诗歌中常见的几种描写手法 。
一、 细节描写 常言道: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片枯叶能显现出肃杀的清秋 。
大多具有生命力的作品都有精到的细节描写 , 从某种意义上说,细节是文学写作的出发点,或者说是文学写作的触发点 。
 , 因细节描写具有见微知著的效果,鲜明的艺术形象和它总是分不开的,长篇大论的小说 二、白描手法(与工笔相对)1、概念:白描也是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
它要求抓住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 。
诗歌中的白描多为人物白描和景物白描 。
人物白描又以描写外貌和描写动作为主 。
于直白平淡中寄寓含蓄深情,这正是白描的魅力所在 。
2、“白描”在古诗中的运用:A、刻画人物,不绘背景 , 只突出主体 。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此处纯用白描,直陈三儿形象,此三子呼之欲出,情状非常生动 。
农家以劳作为根本,故常人如以此为标准,小儿实是"无赖",但辛弃疾又坦言"最喜"小儿"无赖",迥异常人 。
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 , 三言两语就能揭示人物的外貌、神态 , 使读者如见其人 。
B、叙写事件,不求细致,只求传神 。
(白描不用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饰语,而须用准确、简洁的语言进行朴素、单纯的描写,做到既省俭 , 又传神 。
)如聂夷中的《田家》: 父耕原上田,子属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
这首诗表现田家的悲苦命运,没有大肆铺张,用语简炼 , 诗人冷静地叙述田家的生活与遭际:父亲在原田上耕种,儿子在山边开垦荒地 , 他们不惜流血流汗,想尽办法扩大耕种,增加收获,以维持生计,图个日子过得好一点 。
然而,在青黄不接的六月,田地里的庄稼还没有成熟,“官家”早已迫不及待地修缮粮仓,张开血盆大口,只等着禾苗成熟,便如数搜刮进自己的仓里 。
全诗没有半句议论与抒情 , 却深刻地提示了农民深受苦难的根源 。
用白描手法用于叙事,使人感到线条明晰,言简意真 。
C、描写景物,不尚华丽,务求朴实 。
(所用语言要省俭、概括、传神 。
)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 古道西风瘦马 。
诗人连用九个名词,分别描绘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意象 , 成一幅苍凉寂寥的秋景图,表现出浓烈的思乡之情 。
尽管作者不著一个哀字,但是悠悠哀愁在这样萧瑟苍凉的暮景中尽露无遗 。
用白描手法写景,可让人快速抓住景物的特征,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感情 。
白描,有别于细描 。
细描是对事物的主要特征作细致入微的刻画 。
这种描写 , 文字绚丽,色彩斑斓,有如镂金错彩,绚丽华美 。
常运用对比、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
白描则是强调简单质朴,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
总之,白描手法就是不用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辞语,也不精雕细刻、大加渲染 , 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炼的语言 , 寥寥数笔就写出活生生的形象来,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 。
鲁迅先生曾把这种手法概括成十二个字,即“有真意 , 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
高考怎么考?——还没找到资料 三、动静结合 王安石曾集诗两句,组成对联,上联是“风定花犹落”,下联是“鸟鸣山更幽” 。
风息声静,然而花儿还在悄然落下;鸟鸣有声,深山却更显幽静 。
王安石深谙前辈诗句中动静结合手法的意趣 。
【动静结合的诗句】动静结合是古代诗歌中最常见的表现手法 。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对事物特征做动态或静态的描写 , 两者互相映衬,形成一种情趣 。
在运用时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化静为动,或化动为静 , 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独出心裁,“每着一字” , 而使“境界全出” 。
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这里的“动”含动与声:如“竹喧归浣女 , 莲动下渔舟”“喧”为声 , “动”为动),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 。
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 。
动静手法大致有下列具体情形:四、虚实结合(另一资料见黄皮书18页,更好 。
)1、导入 有一首《军港之夜》的歌是这么唱的: “年轻的水兵 , 睡梦中露出甜蜜的微笑”,有人对此提出责难――“都睡觉却了,那谁来守卫军港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艺术不可也不可能太“实”,否则就呆板了 。
还有一个故事,据说宋徽宗出了《深山藏古寺》一题来考画师 , 令他满意的只有一幅 。
画中画了跳珠溅玉的泉水,旁边有一位老态龙钟的和尚在打水 。
这个故事说明:只有虚实结合,才会有美感 。
2、什么是虚和实 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虚,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 。
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 让人回味无穷 。
诗画同理,诗歌借鉴了中国画的这种方法 。
诗歌的“虚” , 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
...(1)默写全诗约客赵师秀 背诵默写是中考的必考内容,其题型也发生变化,从根据上下文填空,到填写某篇的名句、中心句等 , 又出现了理解型默写题、迁移型默写题和开放型默写题.(1)为直接默写,根据知识储备回答即可.(2)是理解型默写,围绕“动静结合”这一写作手法,展开的古诗词检查,理解型默综合性较强,结合诗句内容填写. 注意正确书写,如“敲”难写易错字.答案:(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一道高考古诗鉴赏题 关于除夜作 高适除夜作 高 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
(1)除夕之夜,诗人不写大红灯笼而写“寒灯” , 这一意象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4分)(2)沈德潜评论第三句话“作故乡亲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 。
”为什么说“愈有意味”?请作具体分析 。
(4分)(1)除夕之夜不写大红灯笼,而写寒灯,是为了渲染旅馆的清冷(1分),表达诗人内心的凄凉孤寂(1分) 。
(2)诗句写故乡的亲人在这除夕之夜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其实是写诗人思念自己的故乡和亲人 。
这样写 , 把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委婉含蓄,因而“愈有意味” 。
(或:写出虚实结合 , 沟通作者和对方的情感,扩大作品意境 。
或:运用“曲笔”的表现手法,从对方着笔,更显情真意切 。
)评分标准:能说出“亲人思念我”、“从对方着笔”或“虚实结合”等给2分 , 能说出这种写法的好处作用给2分
长征时候写的诗词,除了七律 长征 以外的最佳答案长征 七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清平乐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
踏遍青山人未老 ,  风景这边独好 。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
十六字令(作于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湘贵一带群山间)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
天欲堕 , 赖以拄其间 。
忆秦娥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
霜晨月,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
雄关漫道真如铁 ,  而今迈步从头越 。
从头越 ,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