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公鸡的诗词

画鸡
作者:唐寅 (明代)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
雄鸡
振翅不是为飞高,抖擞精神勤报晓 。
三声劲歌催人醒,梦里日子被我抛 。
描写公鸡 诗句雄鸡一唱天下白?。ɡ詈兀?飞来峰上千寻塔,闻道鸡鸣见日升?。ㄍ醢彩?狗吠深巷中 , 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归园田居》)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亭上十分绿醑酒,盘中一味黄金鸡(李白) 忧怀从中来 , 叹息通鸡鸣 。
(曹子建《弃妇篇》) 两头纤纤月初生,半白半黑眼中睛 。
腷腷膊膊鸡初鸣,磊磊落落同曙星 (古乐府徐朝云) 杀鸡未肯邀季路,裹饭应须问子来 (苏东坡《次韵徐积》) 纪德名标五,初鸣度必三 (杜甫《鸡》) 刻木牵丝作老翁 , 鸡皮鹤发与真同 。
须臾弄罢寂无事,却似人生一梦中 。
(唐梁锽《咏木老人》)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
《诗经》鸡鸣紫陌曙光寒-- 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漫话古代咏鸡诗 提及诗歌中的鸡 , 当代读者或许首先想到的是伟人脍炙人口的词句“一唱雄鸡天下白”(《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
其实,“一唱雄鸡天下白”,系化用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诗句“我有迷魂招不得,一唱雄鸡天下白”(《致酒行》) 。
显然,了解古代咏鸡诗,这对“古为今用”是颇为有益的 。
在我国,咏鸡诗源远流长 。
早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便有“鸡栖于埘”、“鸡栖于桀”(《王风·君子于役》),“风雨凄凄,鸡鸣喈喈”、“风雨潇潇 , 鸡鸣胶胶”、“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郑风·风雨》)等咏鸡的诗句 。
当然,这些尚不能说是咏鸡的诗篇 , 而只是一些烘托情境、渲染气氛的诗句 。
《诗经》之后,咏鸡的诗句层出不穷 。
如战国时期楚国爱国大诗人屈原有“宁与黄鹄比翼乎?将兴鸡鹜争食乎?”(《卜居》)的诗句,三国魏诗人曹植有“斗鸡东郊道 , 走马长楸间”(《名都篇》)的诗句,南朝宋诗人鲍照有“鸡鸣洛城里 , 禁门平旦开”(《代放歌行》)的诗句 。
南朝乐府民歌《华山畿》(其二十四):“长鸣鸡,谁知侬念汝,独向空中啼 。
”此诗 , 可谓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咏鸡的诗篇 。
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 。
咏鸡的诗句与诗篇为数众多 。
笔者利用北京大学《全唐诗》电子检索系统专业版查询,诗题中含有“鸡”字的,共有50项与查询匹配;诗行内含有“鸡”字的,共有1073项与查询匹配 。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诗篇有大诗人杜甫的五言律诗《鸡》,诗人崔道融的七言绝句《鸡》、韩偓的七言绝句《观斗鸡偶作》等 。
宋诗可谓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
咏鸡的诗句与诗篇超过了唐诗 。
笔者利用北京大学《全宋诗》电子检索系统专业版查询,诗题中含有“鸡”字的,共有275项与查询匹配;诗行内含有“鸡”字的,共有5059项与查询匹配 。
其中,颇具特色的诗篇有刘兼的《晨鸡》、宋庠的《斗鸡》、李觏的《惜鸡诗》、周紫芝的《责鸡》、高斯得的《鸡祸诗》等 。
宋代之后 , 也有不少咏鸡的诗句与诗篇 。
其中,写得较好的诗篇有元代诗人陈廷言的《金鸡洞》、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寅的《咏鸡诗三首》、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的《鸡》等 。
古诗咏鸡,有的是以鸡意象作为自然景物的一个组成部分 。
如: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诗句“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其一),唐代诗人顾况的诗句“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过山农家》) , 描绘田园风光,鸡为构成景物的意象之一 。
而唐代著名诗人温庭筠的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中的“鸡声”则不仅是构成景物的意象之一,而且以此突出了“早行”之“早”字,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
古诗咏鸡,有的是表达诗人对鸡不幸命运的同情 。
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的《鸡》:“养鸡纵鸡食,鸡肥乃烹之 。
主人计固佳,不可使鸡知 。
”写人养鸡,而“鸡肥”之日却难免一死的命运,并希望鸡的主人能“不可使鸡知” 。
字里行间,寄予了诗人对鸡不幸命运的同情 。
古诗咏鸡,有的则是以此作衬托 , 抒发诗人的情感 。
三国魏政治家、文学家曹操的诗句“白骨露于野 , 千里无鸡鸣”(《蒿里行》) , 以"千里无鸡鸣”衬托乱世景象之凄凉;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过故人庄》),以“故人具鸡黍”衬托“故人”对诗人的真挚友情 。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组诗《古风》中写到斗鸡:“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 。
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其二十四),“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举动摇白日,指挥回青天”(其四十六),以此抒发诗人对当时的权贵、奸佞小人的愤懑之情 。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有一首《咏鸡诗》:“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 。
三声唤出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晓月 。
”此诗系他登基之日闻鸡鸣而作,借咏鸡抒发了其登基的喜悦之情与雄视天下的豪迈气概 。
古诗咏鸡 , 有的明为咏鸡,实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
南朝乐府民歌《读曲歌》:“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 。
愿得连暝不复曙,一年都一晓 。
”与其说是咏鸡,还不如说是写诗人的心境 。
诗人之所以要“打杀长鸣鸡”,就在于“愿得连暝不复曙 , 一年都一晓”,而为何要如此,诗中并未明言直说,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或许,诗人是想念远方的亲人,愿在梦中与之相会 。
唐代诗人金昌绪的“打起黄莺儿,莫教...
描写公鸡的诗词 相关诗句示例如下:1、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
——明·唐寅《画鸡》2、昂然大雄鸡,高冠紫沉羽 。
——宋·梅尧臣《鸡》3、丰年留客足鸡豚——宋·陆游《游山西村》4、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
——唐·李贺《致酒行》
表达农家土公鸡的诗句有?《田家》宋 华岳 鸡唱三声天欲明,安排饭碗与茶瓶 。
良人犹恐催耕早,自扯蓬窗看晓星 。
意思:雄鸡啼了三声 , 天将亮未亮 , 做妻子的已经忙忙碌碌地洗碗、烧饭、装茶水,做下田劳动的准备了 。
丈夫还怕妻子太早催促自己下地,亲自扯开茅草遮盖着的窗子,望望天上的星斗 , 察看是什么时候了 。
诗中既反映出农家妇女的辛勤 , 也显示出农忙季节的劳累 。
华岳,南宋诗人 。
生卒年不详,字子西,贵池(今属安徽)人 。
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 。
开禧元年(1205)因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 。
韩侂胄诛,放还 。
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 。
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 , 杖死东市 。
其诗豪纵 , 有《翠微北征录》 。
...
谁有描写山、水的诗句?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稠叠千万峰,相连入云去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山路元无雨 , 空翠湿人衣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忍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初惊河汉落,半撒云天里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分野中峰变 , 阴晴众壑殊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惊涛来似雪,一坐澟生寒 气蒸云梦泽 , 波撼岳阳城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一、描写山的诗句: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
天台四万八千丈 , 对此欲倒东南倾 。
题西林石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
王维的《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
二、描写水的诗句: 李白《将进酒》中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 奔流到海不复回! 白居易的《忆江南》中的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 三、描写山、水的诗句: 王维的《青溪》 言入黄花川 , 每逐青溪水 。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
漾漾泛菱荇 , 澄澄映葭苇 。
我心素己闲,清川淡如此 。
请贸盘石上 。
垂钓将已矣 。
王维的《汉江临眺》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
山 : 1、 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陆游《游山西村》) 2、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
(曹操《观沧海》) 4、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孟浩然《过故人庄》) 5、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苏轼《题西林壁》) 6、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甫《望岳》) 7、 登东山而小鲁 , 登泰山而小天下 。
(孔子) 水 : 1、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李白《将进酒》) 3、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
(苏轼) 4、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李白) 5、 至于夏水襄陵 , 沿溯阻绝 。
(郦道元《三峡》) 6、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
(吴均《与朱元思书》)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望庐山瀑布 孟浩然 李白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一、天地山水 1.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3.雄鸡一唱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 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7.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8.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 9.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11.孤帆远影碧空?。?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2.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13. 江作青罗带 , 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1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5.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16.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宋.苏轼《题西林壁》 17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8.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9.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20.青山遮不?。?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 。
书江西造口壁》 21.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描写公鸡的诗词】--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