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学习重点有哪些?

小学的古诗重点就是朗读、背诵、默写 , 理解意思 。
初中高中的重点同样也是朗读、背诵、默写,理解意思 , 不过理解层次要深一些,要会鉴赏诗歌 。品味诗句的关键词、写作特点、思想感情、意境等 。
小学语文古诗学习重点有哪些?1.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 , 但闻人语响 。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
2.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
深林人不知 , 明月来相照 。
3. 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4.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 此物最相思 5.《鹿柴》 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 , 但闻人语响 。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
6.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7.送崔九 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
莫学武陵人 , 暂游桃源里 。
8.终南望馀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
9.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10. 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11.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
12.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 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13. 送灵澈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
14.弹琴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
15. 送上人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莫买沃洲山 , 时人已知处 。
16. 秋夜寄邱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
17. 听筝 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
18. 新嫁娘 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
19.玉台体 权德舆 昨夜裙带解,今朝〔虫喜〕子飞 。
铅华不可弃 , 莫是藁砧归 。
20.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 , 独钓寒江雪 。
21.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 , 宫花寂寞红 。
白头宫女在 , 闲坐说玄宗 。
22.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
晚来天欲雪 , 能饮一杯无? 23. 何满子 张祜 故国三千里 , 深宫二十年 。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
24.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25.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
26.渡汉江 李频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
27.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 , 莫教枝上啼 。
啼时惊妾梦 , 不得到辽西 。
28.哥舒歌 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
李白的 29.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 孤云独去闲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30.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
却下水晶帘 , 玲珑望秋月 。
31.对雪献从兄虞城宰 昨夜梁园里 。
弟寒兄不知 。
庭前看玉树 。
肠断忆连枝 。
32.口号 (一作口号留别金陵诸公 ) 食出野田美 。
酒临远水倾 。
东流若未尽 。
应见别离情 。
33.别东林寺僧 东林送客处 。
月出白猿啼 。
笑别庐山远 。
何烦过虎溪 。
杜甫的 34.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 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35.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
36. 即事 百宝装腰带 真珠络臂鞲 笑时花近眼 舞罢锦缠头 小池 小 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  树阴照水爱晴柔 。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分析】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 。
他的诗意境鲜明,富有生活气息 。
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 。
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 , 那样的富有情意 。
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 , 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
题解:杨万里(1127—1206),吉水(今江西省吉安市)人 , 南宋著名诗人 。
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南宋四大家” 。
注释: ①泉眼:泉水的出口 。
②惜:爱惜 。
③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
④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
⑤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的尖端 。
今译:泉眼很爱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 。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 , 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
诵读: ①内容浅析:诗人用清新活泼的语言 , 形象地描绘了初夏小荷花池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热爱之情 。
②写作特点:将蜻蜓拟人化,增添了诗的情趣 。
③朗诵指导: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要突出“惜”、“晴柔”、“尖尖”、“立”等词 。
[简析] 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
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 , 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 。
一个“惜”字 , 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 。
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
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
小学80首古诗1 《江南》 乐府民歌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
鱼戏莲叶间 。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
2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 阴山下 。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3 《咏鹅》 骆宾王(唐)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
4 《风》 李峤(唐)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
5 《咏柳》 贺知章(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不知细叶谁裁出 , 二月春风似剪刀 。
6 《凉州词》 王之涣(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7 《登鹳雀楼》 王之涣(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 , 更上一层楼 。
8 《春晓》 孟浩然(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9 《凉州词》 王翰(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0 《出塞》 王昌龄(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11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12 《鹿柴》 王维(唐)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yǐng)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
13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14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15 《静夜思》 李白(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16 《古朗月行》(节?。?李白 小时不识月 , 呼作白玉盘 。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
17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18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19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20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 千里江陵一日还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21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22 《别董大》 高适(唐) 千里黄云白日曛 , 北风吹雁雪纷纷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23 《绝句》(其三) 杜甫(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24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 , 当春乃发生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25 《绝句》(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26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
27 《枫桥夜泊》 张继(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28 《游子吟》 孟郊(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29 《江雪》 柳宗元(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30 《渔歌子》 张志和(唐) 西塞山前白鹭飞 , 桃花流水鳜(guì)鱼肥 。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
31 《塞下曲》 卢纶(唐)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
欲将轻骑(jì)逐,大雪满弓刀 。
32 《望洞庭》 刘禹锡(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33 《浪淘沙》(其一) 刘禹锡(唐) 九曲黄河万里沙 , 浪淘风簸自天涯 。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
34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野火烧不?。悍绱涤稚?。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35 《池上》 白居易(唐)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
36 《忆江南》 白居易(唐)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能不忆江南? 37 《小儿垂钓》 胡令能(唐)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
路人借问遥招手 , 怕得鱼惊不应人 。
38 《悯农》(其一) 李绅(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39 《悯农》(其二) 李绅(唐)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40 《寻隐者不遇》 贾岛(唐)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
41 《山行》 杜牧(唐)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á),白云生处有人家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42 《清明》 杜牧(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43 《江南春》 杜牧(唐)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44 《乐游原》 李商隐(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45 《蜂》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
46 《江上渔者》 范仲淹(北宋)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
小学古诗词教学的重点是什么?教法是四步法:一、知作者 二、读诗文 三、明诗意 四、悟诗情”1、知作者是必须的 。
这步赞成 。
2、读诗文也是必须的 。
不只要读,而且要背诵 。
越熟越好 。
3、至于“明诗意、悟诗情”,感觉可能存在问题 。
古诗是古代文学中的精华,语言凝炼 , 意境优美 。
有时候涉及用典或是借物讽咏、借事喻事、借景抒情等 。
这要求不仅要对诗歌把握得当,而且要对当时的时世格局了如指掌 。
否则,谈何明意,更说什么悟情了 。
当然 , 有些诗 , 虽然不能说清楚它到底想表达什么 , 但读着读着就能让读者产生共鸣 。
或许,能明了,就是我们自己对诗的理解,能悟的 , 也只是诗在自己身上或生活中的还原和体现罢了?。?、所以,三四两步不要深究,也不要深钻 。
为了应试,只要逐字逐句能让学生说出每句诗大体在说什么就够了 。
5、背诵再背诵 。
所谓“读书百遍,其意自现” 。
其实这是很多大人的经验,小时候读诗,不管读多少都只算是背下来 。
等长大了,突然哪天脑子里突然浮出这首诗的时候,就能真懂这首诗了 。
专家观点: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从语言文字上看 , 它用的是古汉语,节奏强、跳跃大、文言语多、意义浓缩性大 , 要把理解古诗词意思、体会古诗词含义、辨析古今词义的不同作为复习重点;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的时代较久远,加之小学生认知层次较低 , 抽象思维能力不足,对古诗词的时代背景缺乏知识,因而对古诗词理解与情的体会、感悟自然就成了古诗词教学的难点 。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 , 突破教学难点,初浅的认为,可以利用“知诗(词)人、解诗(词)题;读诗(词)句,晓诗(词)意”的模式流程进行古诗词教学,坚持训练学生“查、解、释、换、猜、调、补”的古诗词学习习惯 , 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品味和实效 。
一、在“知诗(词)人、解诗(词)题”中让“查、朗”成为习惯 还清楚地记得在读书的时候,老师就是用“知诗(词)人、解诗(词)题”入手开始进行古诗词教学的 。
虽然当时觉得记忆非常困难,但现在回想起来 , 深深印在脑子里的伟大诗人、词者却恰恰是当时花费大功夫来记忆的 。
而现在,时过境迁这种做法基本上受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多媒创设情景、图画音乐导入等方式 。
当然这些方式能够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意境,有助于学生理解内涵,寓教于乐 , 但的确又是忽略了对诗人、词人的了解程度 。
其实,在古诗词教学中长期坚持“知诗(词)人、解诗(词)题的训练,有以下好处:第一可以养成查阅古诗词资料的良好习惯 。
让学生在查阅中了解诗(词)人的生平 , 写作个性特点,了解诗(词)的时代背景 , 为理解全诗(词)作铺垫(比如《七步诗》) 。
第二从诗(词)题目入手解释,可以培养审题能力,可以感知全诗(词),了解全诗大意(比如:《示儿》) 。
由此看来,古诗词教学开始,我们要坚持进行“知诗(词)人,解诗(词)题”的训练,让其成为学生学习古诗的终身习惯之一 。
二、在“读诗(词)句,晓诗(词)意”中让“释、换、猜、 调、补”成为习惯 。
试着新课改下古诗(词)句的理解 , 不管是名师课堂 , 还是一线教师的普通课堂,大都利用多媒体 , 注释等粗知大意,不求直译(古今词义对译),是先进的教学手段值得推广 。
然而就乡村小学 , 古诗词教学中,讲求实效的还是坚持训练学生用“释、换、猜、调、补”的学习方法直译古诗词 , 让其成为学习习惯 , 终身受用 。
1、释——查注释、解注释、看注释 。
这是学习古诗文的常用方法 。
在教学中,要时时提醒学生利用身边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尝试自己直译诗句,通晓诗句的意思 。
2、换——古今词对换 。
如我在教学新课标人教版教材第十册《古诗词三首》、《牧童》一诗 , 理解“草铺横野六七里”中的“铺”时,让学生查字典 , 学生找到词条:把东西展开或铺平!联系诗句大致理解意思后 , 再让学生给“铺”组词,学生很快想到了铺天盖地(把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铺”换成了现代汉语的多音节词“铺天盖地”,一下子就理解了草长的茂盛、草野辽阔的意境) 。
3、猜——联系上下文推测古诗(词)中词语的含义 。
如在教学十一册《泊船瓜洲》这首词 。
理解“京口瓜洲一水间”时,让学生推测其含义,有的说是“隔开” 。
于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辩论,结果是既可解释为“隔开”,也可解释为“间隔”,两个意思都能表现出京口和瓜洲的距离 。
4、调—调换顺序 , 即古诗词句中的词序有时与现代汉语语句的顺序不同,需要调换才能正确直译,比如在《绝句》一诗中,理解“门泊东吴万里船”时,应调换为“门泊万里东吴船”,翻译为“门前停泊着行了万里的东吴来的船只 。
”5、补—补白,即在直译古诗词遇到意义跳跃性大,意义含蓄时,就需要教会学生补充意思,补充含义 。
如在古诗《泊船瓜洲》中 , 理解“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时,如果设有补白的话 , 学生可能对京口、瓜洲、钟山这三个地名,机械地理解为“从京口到瓜洲仅一江之隔 , 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 不会明白其含义及作者心里的想法 。
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补白:这是诗人在瓜洲遥望家乡时的所见所闻 , 作者的...
小学的重点古诗词有哪些?1.山村咏怀宋代: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
2.画唐代: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
3.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野火烧不?。悍绱涤稚?。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4.宿新市徐公店宋代: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 , 树头花落未成阴 。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5.咏柳 唐代: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古诗内容(共6首)1课 独坐敬亭山 这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 。
当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 。
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诗人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以山为伴,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 。
全诗的大意是: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 。
我静静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 , 好像在互相交流 , 彼此总是看不够 。
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
1)“众鸟高飞?。?孤云独去闲 。
”既写眼前之景,又抒发了孤独之感: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 , 直至无影无踪;寂寥的长空有一片白云 , 却也不肯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厌弃诗人远离而去 。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寂”的境界;在飘忽的白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 。
这两句诗中“动”中有“静” 。
无论是“静”与“动”,都烘托了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
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静观之久,表现出他“独坐”时孤寂的情景 , 也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
(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运用拟人的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 。
鸟儿飞走了 , 云飘远了 。
诗人只有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 。
此刻诗人十分动情,世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做伴吧,真是难得一知己!“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互为知己的感情 。
“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惜惜相怜的感情 。
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提炼的,突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 。
望 洞 庭1.课文简说 。
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 。
明月当空的夜晚,诗人经过洞庭湖,记下所见的景象 。
故名为“望洞庭” 。
全诗的大意是:湖光秋月互相辉映,显得多么和谐,平静潭水无风,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迷蒙的铜镜,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从远处看 , 就好像在白银盘里盛放着的一枚青螺 。
2.词句解析 。
(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总写洞庭湖的秋色 。
在月光皎洁的秋夜 , 洞庭湖的波光和皎洁的月光互为映衬,显得那么和谐、宁静 。
在月光的映照下,无风的洞庭湖平静得像一面没有打磨过的镜子,朦胧中带着一种宁静、柔和的美 。
洞庭湖其实面积很大,方圆数百里 。
说“潭面” , 是作者有意把很大的洞庭湖说成是小小的水潭 , 意味着作者十分广阔的胸怀 。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确切的比喻,描绘洞庭湖的山水 。
先写从远处看洞庭湖的山光水色;再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银白色的盘子”将洞庭湖中的群山比喻成一只小小的“青螺” 。
银白色的盘子里摆放一只小小的青螺,显得小巧玲珑 , 十分精致,又和月光笼罩下的湖水、山色相称 。
也是对上一句作的补充说明 。
宋人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群山》中的“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便是从这两句中脱化而出 。
忆 江 南1.课文简说 。
这首词是白居易离开杭州,回到洛阳以后怀念杭州时写了三首《忆江南》中的第一首 。
“忆江南”,词牌名 。
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 。
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 。
词中所回忆的是诗人曾经观光游览当地风景时所留下的印象 。
课文选了其中第一首,原题下的另两首是:其一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
何日更重游 。
其二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
早晚复相逢 。
2.词句解析 。
(1)“江南好”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 。
“风景旧曾谙 。
”“旧”:从前,指诗人年轻时游过杭州 。
“曾”:曾经 。
“谙”:熟悉 。
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多么的了解 。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 , 阳光普照大地,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光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映照 , 所以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江水更显得碧绿 , “蓝”字 , 形容春水深碧的美好景象 。
(3)“能不忆江南?”江南的这种风光在洛阳是看不到的,所以词的结尾用反问句说,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能不让人回忆吗?选编这三首古诗词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和欣赏 , 感受南方自然风光之美 。
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同时积累古诗词名句,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增加文化积淀 。
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上 。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
23课 《乡村四月》是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组中第二十三课《古诗词三首》中第一首 ,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 。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 。
前两句着重写景 ,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波光粼粼 , 天空中云雾蒙蒙,杜鹃欢唱,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写人,四月到了,农活多了 , 乡里的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
突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
《小学语文必背古诗词75首》 哪个出版社的好?《小学语文必背古诗词75首》主要有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青海人民出版社、民教育版社等几个出版社,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 不可一概而全 。
古诗如下:1.《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 , 更上一层楼 。
2.《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3.《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4.《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5.《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请问如何教小学语文古诗生活中有美,古诗教学中也有美 。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能够选入小学课本里的古诗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可谓字字珠玑 。
它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 。
它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的一个切入点,尤其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 70首古诗词,都是历代名篇,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 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体和谐,节奏性强 , 易读易记 。
小学古诗的教学,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 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 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始终警策着我们 。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是个难点 ,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基本上是一个路子教学:老师讲解 , 学生识记,最后背诵 。
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来试图改变这一局面:如创设情境教学古诗,利用音乐欣赏古诗,进行美的古诗教学研究,利用网络进行古诗教学 ,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等,但总觉得这些教学模式内容丰富,且只留于形式,这样的模式教学,也只能是强硬地灌给学生一些知识 , 而学生的自学能力得不到培养,更何况中国的古诗诗情画意充满了美感 , 这种模式教学却又让学生失去了那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
反思过去,我们说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重视学生的自主性,重视以读为本,读中感悟,使学生终生受益 。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体 , 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古诗的教学就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放开自己 , 放开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切体会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和形象美 。
同时,新课标也强调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整合 , 这种古诗教学模式启发学生自求自得,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语文古诗教学中,能力与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
二、课题的界定 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
而古诗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是一次自主体验的过程 。
近十年来 , 在美国兴起的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同时原有的知识经验又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 。
所以学习过程不是对新信息的直接吸收和积累 , 而是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 。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意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成的 。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 , 写作是倾吐 。
实际上 , 阅读也需要倾吐 , 可以说阅读是伴随着倾吐的吸收 。
犹如吃饭 , 吃饭自然是吸收,但必须分泌唾液、消化液,伴随着倾吐消化液才能吸收食物营养 。
由此看来,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 , 毫无疑问,必须十分尊重学生这种自主性 . 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完全处于整个学习探索过程之内 。
现在各种资料充斥着学生的生活,相信学生完全有能力利用自己手头的资料,利用自己已有的查字典解释字词的能力理解古诗 。
三、课题操作策略 1.自主感悟,读准诗句 。
古诗语言精练、含蓄、优美,首先要让学生抓住重点字、词,读准字音 , 了解字义,让学生大声朗读,不求甚解地读,读通,读好,读到朗朗上口 , 在读中自悟 。
2.自主理解,画诗意图 。
激发学生进入诗句所描述的景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诗句的描写,充分发挥想象,画诗意图 。
古诗把诗人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熔铸在短短的几十字中 , 以少胜多,以大见?。?给古诗教学鉴赏者留下充分的再创造的余地 。
3.画演古诗,探究诗意 。
古诗意境深邃 , 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扩展,想象的空间 。
诗意图形成了,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又深了一层 , 在教学中让学生合作交流讨论,结合自己画出的诗意图,对照诗句说说或演演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
四、课题实验成效 1.学生自主、探究,理解古诗的内容 , 并能通过赏析 , 理解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达到会背诵 。
2.学生学习古诗由被动变为主动的探求,自学能力大大增强,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同时把古诗当作一种乐趣和享受,从而真正发挥古诗教学的特有魅力;锻炼了学生搜集、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 。
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及对古诗的阅读鉴赏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形成言简意赅的文风 。
3.通过对古诗的学习与鉴赏,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和美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4.古诗教学并不是为了学古诗而教古诗 , 该实验研究让学生跳出了单纯学古诗的境界 , 拓宽学习空间,渗透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与交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的能力与素质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
五、课...
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古诗文部分 1 , 作文,作文它分数很高啊 , 以后到了大学的时候分数就更高了,所以学写作文很重要的 。
2,课外阅读,课外阅读要知道它每句话的意思,虽然咱们猜不到他出哪一篇可是可以知道方法,知道了方法不管什么文章都可以知道思想感情 。
到了初中 , 课外阅读你只要意思一偏离正确答案他就给你算错 , 所以课外阅读基础很重要 。
3,要多背课文的重点,字词的时候看准怎么写 , 我就在这个地方吃过很多亏 , 其他的大部分没有了 , 就这些
【小学语文古诗学习重点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