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重阳节是怎么过,重阳节在重庆还有什么含义

重阳节是秋季最适合出去游玩的好时候,这时菊花正开得烂漫,好多城市都有赏菊的习俗和活动,而且在沿海地区这个时候也正是品尝螃蟹的好时候,与朋友家人登高望远、把酒言欢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那么在重庆重阳节是怎么过?重阳节在重庆还有什么含义?
重庆重阳节是怎么过
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 。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 消积食,治寒热 。
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 带茱萸以辟邪求吉 。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
【重庆重阳节是怎么过,重阳节在重庆还有什么含义】吃重阳糕
与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 。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 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
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 。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 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 时尚 。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
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 灾祈福的吉祥酒 。
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 。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 。晋代葛洪在《 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 。
重阳节在重庆还有什么含义
抗战时期重庆把重阳节改为体育节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在征兵的过程中发现当时的民众普遍存在着身体素质较差的情况,如1937年民政部的一份报告称:(民国)二十六年应征壮丁,结果虽一再降低及格标准,不及格者仍占五分之三以上 。
这一结果引起了各方面的震动 。在一届国民参政会上,不少代表呼吁开展国民体育活动,以增强人民体质,国民政府亦不得不采取临时抱佛脚的方法,急抓体育 。
1940年10月10日,教育部在陪都重庆召开了全国国民体育会议第二次大会,蒋介石在会上强调:今后抗战建国的教育,就是要注重体育,重秩序,守纪律 。
1942年初,教育部呈文行政院称:为利用重九习俗(指民间重阳节登高的风俗)推行国家大法(即《国民体育法》),并为实施国民体育;
纪念国父首次起义(即孙中山拟于1895年10月26日重阳节发动的广州起义)起见,特规定农历九月九日为体育节,并拟定《体育节举行要点》 。此议得到了行政院的批准,颁布全国执行 。这是我国第一个由政府规定的体育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