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李绅写《悯农》 悯农春种一粒粟




在中国诗词大会第十场的比赛中 , 比拼异常的激烈 , 充满了火药味 , 少女选手邓雅文闪亮登场 , 邓雅文虽然仅仅13岁 , 还是一名初中生 , 但是邓雅文很沉着冷静 , 走上赛场的时候 , 很有礼貌的向观众和评委们深深的进行鞠躬 , 主持人董卿在介绍邓雅文的时候是这样说的:“邓雅文可是我们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的连续四期的擂主啊 , 实力不容小觑呀 , 今天也是又一次站在了我们的舞台上 , 要参加最后一场总决赛 , 此刻是什么样的心情呀 。”邓雅文调侃的说自己是从预备团里飞出来的 , 因为实在是很巧合 。抗震教授更是说邓雅文今天来到这里是与民同乐的 , 是来品尝一下逐级往上升的感觉的 , 对邓雅文是赞赏有加 。


邓雅文选题选关键词的时候 , 她选到的是丰衣足食 , 第一道题是让邓雅文从给出的字中选出一首五言唐诗 , 邓雅文毫不迟疑的答出了“四海无闲田 , 农夫犹饿死”的答案 , 得到了观众的一片掌声 。这首诗出自唐代李绅的《悯农》 , 这首诗的流传程度很高 。
【春种一粒粟,李绅写《悯农》 悯农春种一粒粟】《悯农》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 ,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 农夫犹饿死 。


这首诗的意思很浅显易懂 , 但是道理很深刻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 , 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 , 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 , 却仍有劳苦农民被饿死 。诗中从“一粒粟”到“万颗子” , 形象生动的的描绘了丰收的景象 , 这些都是农民劳动的成果 , 农民是最辛劳的 , 是最应该值得尊敬的 , 是推动社会前进和进步的力量 。在普天之下 , 没有荒废不种的土地 , 但是勤劳的百姓仍然要饿死 。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 , 而他们自己呢 , 还是两手空空 , 惨遭饿死 。这一切的结果都是封建社会的剥削造成的 , 是分配的不合理造成的 。


《悯农》让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 。这首诗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 , 辛苦换来了丰收的粮食 , 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 , 出现了“农夫犹饿死”的事实 。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 , 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 , 得出结论 , 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 。诗的语言通俗、质朴清新 , 音节和谐明快 , 朗朗上口 , 容易背诵 , 也是这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 。


《悯农》这首诗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这首诗说明古代社会制度的不合理 , 但是从另外的角度也说明了付出和收获的关系 。春种秋收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 , 付出多少才能有多少的收获 , 这既是自然规律 , 也是人生存发展的社会规律 。想要让自己的人生与众不同 , 就要付出千百倍的努力 , 古今中外 , 凡是做出巨大成就的人都是懂得付出的人 , 成功的花朵都是汗水浇灌出来的 。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